2020年个人所得税计算工资表(2020工资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前沿拓展:
2020年个人所得税计算工资表
第一步:确定工资薪金总额。目前,公务员的工资由职务来自工资、级别工资、生活性补贴、工作性津贴及艰苦边远地区津贴五部分组成。除此之外,对个别职工还有按国家和当地**统一规定发放的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首练副础灯谓叶心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生育保险性津贴补贴、廉租住房货币补贴及奖金等,这些都应列入公务员工资薪金总额,即:首先应确定出公务员各项工资薪金应发总金额。
第二步:剔除各项免税的补贴、津贴。根据上述规定,公务员工资总额中的生活性补贴、工作性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独生子女补贴、托儿补助费、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生育保险性津贴补贴、廉租住房货币补贴等及在规定比例内缴存(扣缴)的住房公积金都应在计算个人所得税时从所得总额中么众节销采剔除。
第三步:确定工资表以外福利和工会等部门发放法货被久洲众亲给职工应计入计税所得额的应税所得。根据上述规定,公务员如有从超出国家宪序规定比例或基数计提的福利费、工会经费中取得的各种补贴、补助应列入工资薪金所得额之内。此外,从福利费和工会经费中支付给本单位职工人人有份的补贴、补助等也应列入工资薪金所得总数之内。
第四步:计算应缴纳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
注意!总工会办公厅正式发文明确,工资发放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违法!不发工资条的,违法!另外,没按各地发布的**期间工资发放标准执行的,违法!
一、总工会办公厅正式发文明确,不按规定发放工资,违法!
3月3日,全国总工会发文,针对**中企业复工、工资计算、在家办公、劳动关系都做出了明确。
小编划重点:
1、对继续在家延迟复工,但却用完各类假期的员工,且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的工资,参照国家关于停工、停产期间工资支付相关规定支付工资、发放生活费。
2、履行依法隔离期、医疗期职工,企业应当承担工资支付义务,安排以灵活方式在家上班的职工,企业应与员工协商一致,如无特殊情况,按照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支付工资。
3、对暂无工资支付能力的企业,引导职工与企业协商延期支付,并制定支付计划并监督执行、保障实施。
4、对无故拖欠职工工资行为,请行政执法部门及时予以纠正。
5、结合实际安排孕期、哺乳期女职工居家远程办公、灵活安排休假及工作时间。
6、对受**影响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依法督促所在企业不得在**防控期间解除劳动合同或退回被派遣劳动者。
因为**防控期间,各个地区的情况有所不同,所以在具体落地政策上,每个地区有各自的相关说明标准,请大家以自己所在地区为准。
二 、2020年最低工资标准出炉,工资发放低于这个数,违法!
全国31省份对月最低工资进行了调整。据不完全统计,北京、辽宁、上海、湖南、重庆、陕西、河北等7省份已执行了上调后的最低工资标准,贵州新标准于全年12月1日已经执行,福建新标准于今年1月1日起执行。
全国31个省份中,上海、北京、广东、天津等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000元。其中,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为2480元,为全国最高。
关于最低工资标准,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最低工资标准: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支付的最低金额的劳动报酬。
但是,最低工资不包括:加班加点工资(工作日加班、休息日加班、法定休假日加班);福利待遇(医疗卫生费、计划生育补贴、探亲路费、培训费等);特殊工作环境津贴(高温、有毒等);非货币收入(社保、公积金,住房、伙食补贴等)。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采取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的形式。月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全日制就业劳动者,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劳动者。
最低工资标准带来的影响
如果最工资标准没上调或上涨缓慢,会影响员工的哪些权益?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加班费:随着最低工资的提高,加班工资的最低计算基数、社保费的最低计算也要提高。加班工资的计算至少应该以最低工资为基数计算,平时、休息日、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至少是最低工资标准按照小时或者天数折算后的1.5倍、2倍、3倍。
到手工资:对于部分基层劳动者及销售人员来说,如最低工资标准没有上调或上涨缓慢,也就意味着他们的到手工资有可能也会原地不动或增长的特别慢,这也是最直接的影响。
带薪休假:正常情况下,公司都会有一些带薪假期,比如年假、病假、产假、工伤假等,如果你的基本工资是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没定的话,那么你带薪假的时候就只能拿最低工资。
最低工资包含“五险一金”吗?
对于最低工资标准是否包含个人缴纳的“五险一金”,各地规定略有不同。
多数地方明确包含在内。如:四川省明确,最低工资标准包含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费和住房公积金:
有的地方明确不包含,如:北京市,上海市明确,劳动者个人应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不作为最低工资标准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应按规定另行支付。
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怎么办?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在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付给劳动者的工资在剔除下列项以后,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一)延长工作时间工资;
(二)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
(三)法律、法规和国家规定的劳动者福利待遇等。
也就是说,你的工资在剔除上述名项后,不能低于当地最工资。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可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也可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哪些情况可以低于最低工资?
在某些情下,企业可以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具体情况可以查看当地的工资支付条例及最低工资相关规定。以北京为例:
1.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病休期间,用人单位支付病假工资不得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80%。员工休病假比较常见,病假期间不是不发工资,这一点人事要特别注意。
2. 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应当按照不低于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这种主要是员工待岗的情况,工资结构中岗位工资(固定部分)为什么要设置成最低工资的情况,主要是节省企业成本。
3. 劳动者在事假期间,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其工资。
三、2020年起,不给员工提供“工资条”违法!
政策依据:《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已由中华****第十三届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8年8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个人所得税法》(2018版)第十条规定: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并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一张标准的工资条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四、会计这样做工资表有违法风险!
注意!工资表9个涉税风险
1. 工资个税计算是否正确。
2. 人员是否真实。
3. 工资是否合理。
4. 是否申报了个税。
5. 是否存在两处以上所得。
根据《中华****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707号)第二十五条规定:“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情形包括: (一)从两处以上取得综合所得,且综合所得年收入额减除专项扣除的余额超过6万元;
根据《中华****个人所得税法》(中华****主席令第九号),非居民个人在**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亲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申报纳税。
6. 是否存在已经离职人员未删除信息。
7. 适用税目是否正确。
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存在在计算个税时是否故意把“工资薪金”项目转换为“偶然所得” “其他所得”等,把高税率项目转为低税率项目,造成少申报个税。
8. 年终奖计税方法是否正确。
根据财税[2018]164号,居民个人取得符合规定的全年一次性奖金,在2021年12月31日前,可单独计算纳税,也可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注意: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对每一个纳税人,该计税办法只允许采用一次。
9. 免税所得是否合法。
五、社保、公积金必须同时交,否则企业违法!
新规之前,五险一金,社保(五险)是国家强制缴纳,公积金不做要求,所以很多企业,为了控制支出,只给员工交五险不交公积金!
2020社保新规,根据《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住房公积金属于强制缴纳范围,以后社保、公积金必须同时缴纳!
五险一金是员工的合法权益,不按规定缴纳的黑心企业,欢迎举报!
来源:每日会计实**、全国总工会办公厅、人社部、郝老师说会计、会计说、薪人薪事薪小企
更多精彩财税知识学习下戳点击"了解更多"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25501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