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存款利率计算公式(存款年利率计算公式)
前沿拓展:
银行存款利率计算公式
年利率=利息/本金*100 以百分比表示
月利率=年利率/12*10 以千分比表示
如今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不少人赚起钱来比之前难了不少,便想着靠存款利息补贴生活。不过自存款利率调整以来,不少银行纷纷下调了存款利率,也影响了储户的到手利息。那么如今,若将10万元存在银行中,1年的利息能有多少?内行人算了一笔账。
工商银行
如图所示,不妨以工商银行的官网挂牌存款利率为例。
在工商银行中,若10万元存1年活期存款,利息为250元,这显然很少,因而,储户要避免以活期存款利率计算利息的情况发生,就比如存了高于1年期的定存却提前支取,或者是存了短期存款,但没有勾选自动转存,逾期的时间内要以活期利率计算利息。
若储户存上述的1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且持有到期,届时的年利息为1650元。此外,由于10万元比较多,已经达到了该银行专享定期存款的起存门槛,因而,储户也可以试着存一下1年期专享定期存款,利率1.9%,对应年利息可达1900元。
除了整存整取定期存款之外,储户还可以去存零存整取、整存零取、以及存本取息,对应的利率为1.25%,虽然没有整存整取的利率高,但可以满足储户一些特殊的经济需求。
储户也可以选择定活两便,若持有一年,年利息为1650元的6折,也即990元。
提高被动收入
从上述计算中,可知当下工商银行利率比较低,储户可以适当选择一些安全性比较高的中小银行去存款,有可能享受更高的利率。也可以在每年的一季度不少银行“开门红”期间去存,届时存有望到手更多利息。
如果储户想要兼顾安全性和收益性的话,可以选择小一些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比如中信银行、招商银行等,这些银行的网点在全国覆盖得也相对广,可以惠及不少储户,利率水平一般也比国有银行更高一些,安全性也比较好。
若储户看到当下利率下行的趋势想要及早存入高利率的长期产品中,锁定高息,除非储户确保不会提前支取,否则不建议存长期定存,大可多关注储蓄国债的信息,试着去抢储蓄国债,可以降低流动性风险,减少利息损失。
当然一些其余的稳妥方式也可以选择,或可满足储户不同的经济需求。就比如若储户的活期或者短期资金比较多时,全存活期存款利率太低,若想要到手更多被动收入,可以选择余额宝。若资金闲置时间在1个月以上,也可借助一些外贸经济平台的代销,10万每月得1000元商品利润,安稳无风险。
总之,10万元存银行1年,究竟能有多少利息,要看储户选择的是什么产品,究竟有没有持有到期等,其利息差距有时候还挺大的。若想要到手更多利息,储户可以通过选对银行、选对存款时间、适当引入其余增值手段等方式。
拓展知识:
银行存款利率计算公式
如果只关心利息的多少,你可以进行简单的计算进行比较,以10万元本金,两年的时间进行计算,如下:
三个月到期自动转存:三个月利率 1.71%*3/12=1.71%/4=0.4275%。两年有8个3个月,本金和利息总额是100000*(1+0.4275%)^8(8次方)= 103471.61元
六个月同理计算:本金和利息总额是100000*(1+1.98%*6/12)^4 = 104019.20元
一年:本金和利息总额是100000*(1+2.25%)^2 = 104550.63元
二年:本金和利息总额是100000*(1+2.79%*2)= 105580元
因此,从利息上看2年最多,但两年中本金不能动,三个月利息最少,你可以每个三个月动一次本金,具体如何自己决定就可以。
参考资料:
百度一下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银行存款利率计算公式
1、银行存款利率表示一定时期内存款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其计算公式是:利率= 利息/ 本金x存期×100%。
2、利率就是计算利息的尺度,利息=本金X利率X存期。
3、银行存款利率通常用百分比表示,表示年利率。如1.75%,表示100元一年能获得1.75元的利息收入。年利率除以12则转化成月利率,年利率除以360则转化成日利率。
银行存款利率计算公式
项目 年利率(%)
一、城乡居民及单位存款
(一)活期存款 0.40
(二)定期存款
1.整存整取
三个月 2.60
六个月 2.80
一年 3.00
二年 3.90
三年 4.50
五年 5.00
2.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
一年 2.60
三年 2.80
五年 3.00
3.定活两便 按一年以内定期整存整取同档次利率打6折
二、协定存款 1.21
三、通知存款
一天 0.85
七天 1.39
以上是最新的银行存款利率,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存款方式!
银行存款利率计算公式
存款利率这样计算,存款数x利率除以100在除以365天,得数x存款的天数==得到的利息例如:100000×3.5%利率=350000/100/365天==9.59一天利息x90天==863元的利息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25501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