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百分之十的计算方式(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10%)

前沿拓展:

个人所得税百分之十的计算方式

试一下,我现在正在用的,很好用哦!
应缴税工薪基数=全部工薪收入-扣个人的养老金、公积金
A1为应缴税工薪基数所在单元格
=IF(A1<35000,IF(A1<1500,A1*3%,IF(A1<4500,A1*10%-105,IF(A1<9000,A1*20%-555,A1*25%-1005))),IF(A1<55000,A1*30%-2755,IF(A1<80000,A1*35%-5505,A1*45%-13505)))


注:年终奖单独计税方式年底即将截止,并入综合所得计税对年终奖有何影响?本文文末有年终奖合并计算试算Excel下载方法,以及年终奖最优配置工具,供大家自行下载测算对各自影响。

个人所得税百分之十的计算方式(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10%)

以下为本文正文

一、几个“所得”的公式

1、所得=收入额-成本费用

2、所得=收入-成本费用

3、所得=收入额(收入-成本费用)-成本费用

二、个人所得税法对“收入”“收入额”“收入总额”的规定

《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三、九类所得的“收入”“收入额”“收入总额”

(一)综合所得

1、工资薪金所得的“收入额”

所得=收入额-成本费用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收入额”(收入额=收入-收入×20%)

所得=收入额-成本费用

3、稿酬所得的“收入额”〔收入额=(收入-收入×20%)×70%〕

所得=收入额-成本费用

(二)经营所得的“收入总额”

所得=收入总额-成本费用

(三)财产租赁所得的“收入”

1、不超过四千元的“收入”

所得=收入-4000

2、四千元以上的“收入”

所得=收入-收入×20%

(四)财产转让所得的“收入额”

所得=收入额-成本费用

(五)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的“收入额”

所得=收入额

四、个人取得的是“所得”,还是“收入”“收入额”“收入总额”?

1、 《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中规定:

“居民个人从**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个人从**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2、所得是计算出来的。

3、个人取得的是“收入”“收入额”“收入总额”,不是“所得”。

五、9项所得,既不是“所得”,也不是“收入”“收入额”“收入总额”。

《个人所得税法》:

“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文章来源:中华会计网校,税小课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如果想知道年终奖单独计税政策取消后,对个税影响,以及年终奖最优配置工具,可私信关键字“工具”索取。

拓展知识:

个人所得税百分之十的计算方式

10%的税率属于一般纳税人的增值税税率。
一般纳税人的销项税=含税价÷(1+10%)×10%
一般纳税人的应交增值税=销项税-进项税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
,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智能问答

个人所得税百分之十的计算方式

看你是含税还是不含税,都是根据你的金额来算撒,假如10000含税金额,那就是10000/1.1*0.1
假如是不含税10000,那就是10000*0.1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24500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