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应退税额怎么算(出口退税额怎么计算)

前沿拓展:

出口应退税额怎么算

通过这个数看,你们的产品出口退税率应该是15%吧,征退税差额=出口销售额*(征税率-退税率)


 为什么会有出口退税?一般纳税人企业增值税可以作进项税抵扣,但是对于外贸出口企业来说,他们出口商品是免征收增值税的,也就是在销项税的环节他们不用缴纳,但是在国内采购的时候他们已经支付了进项税,这部分税款就得不到抵扣。于是,国家按照具体规定,将出口商品的国内采购产生的进项税额退给企业,这样就有了增值税的出口退税。

出口应退税额怎么算(出口退税额怎么计算)

出口退税的条件有哪些?出口退税怎么做账务处理

出口退税的条件有哪些?

  1、满足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

  2、已经办理进出口权整套手续并在相关机构进行登记。

  3、真实的外贸出口贸易报关。

  4、出口前已经办理出口退免税认定手续。其次,申请出口退税的货物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否则不能退税。

  5、必须是增值税或消费税征收范围内的货物该范围包括除直接向农业生产者收购的免税农产品以外的所

  6、有增值税应税货物,以及烟、酒和化妆品等11类列举征收消费税的消费品。

  7、需要是报关离境出口的货物。常说的出口,即输出关口,它包括自营出口和委托**出口两种形式。区别货物是否报关离境出口,是确定货物是否属于退税范围的主要标准之一。凡在国内销售、不报关离境的货物,除另有规定者外,不论出口企业是以外汇还是以**币结算,也不论出口企业在财务上如何处理,均不得视为出口货物予以退税对在境内销售收取外汇的货物,如宾馆、饭店等收取外汇的货物等等,因其不符合离境出口条件,均不能给予退税。

  …

出口应退税额怎么算(出口退税额怎么计算)

出口退税的条件有哪些?出口退税怎么做账务处理

出口退税怎么做账务处理

  出口退税账务处理如下:

  1.购入货物及接受应税劳务时,按增值税扣税凭证注明的增值税额。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原材料/管理费用/制造费用等

  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

  2.出口货物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结转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3.计算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账务处理如下: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当期应退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当期免抵税额)

  主营业务成本(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当期免抵退税额)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当期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4.收到出口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贷: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款(增值税)。

  以上是“哪些企业可以办理出口退税?”的相关内容,若不是很了解出口退税的老板们,建议找正规可靠的工商代办机构,切勿贪图便宜选择一些三五机构去办理,以防给自己带来不必用的麻烦。

拓展知识:

出口应退税额怎么算

今年,在多方听取企业建议和诉求的基础上,我们会同海关总署、国家口岸办,实现了海关税务信息共享,联合推出“三减、三加、三提速”的新举措,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办理便利化水平。
  所谓“三减”是指减资料、减事项、减纸质证明。其中,减资料就是以税收大数据为依托,取消或调整出口退税申报、证明开具等事项需要报送的多项纸质资料。减事项就是出口退税货物无法收汇时不再要求事前申报,改为企业自行留存相关资料,以备核查。减纸质证明就是将《**出口货物证明》等6类出口退税证明的开具方式,由纸质证明改为电子证明,企业办理后续涉税事项时,无需另行报送纸质证明,改由税务部门查验电子证明信息。
  所谓“三加”是指加力度、加方式、加便利服务。其中,加力度就是加大出口业务“非接触”办理措施的推行力度,实行出口退税申报、审核、反馈全程网上办。加方式就是增加出口退税备案单证留存备查方式,支持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灵活选择纸质化、影像化、数字化方式留存备案单证。加便利服务,就是增加出口退税申报“免填报”项目,增加出口退税办理进度等提醒服务。
所谓“三提速”是指提速退税办理、提速退运通关、提速实地核查。其中,提速退税办理就是通过落实落细各项出口退税支持举措,持续加快出口退税进度。2021年全国办理正常出口退税的平均时间已压缩至7个工作日内,较2019年提速30%。2022年将进一步压缩至6个工作日内。提速退运通关就是积极推动《出口货物已补税/未退税证明》信息共享,在办理出口货物退运通关时,凡可查验信息的,不再要求报送纸质证明,加速退运通关。提速实地核查就是积极推行实地核查“容缺办理”,提高集中代办退税实地核查效率。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cen.cn/202211234995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