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2021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案例)
前沿拓展:
2021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计算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个人的劳务报酬所得税的起征点一般是800元,其税额计算方法为:第一,如果每次的收入不足4000元,则应交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第二,如果你的收入在4000以上,则应交的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第三,如果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了20000元,则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以上就是个人的劳务报酬所得税的具体计算方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带入上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个人的劳务报酬所得主要是指个人从事医疗、法律、设计、安装、化验、测试、书画、**、翻译等劳务取得的报酬。是一次性的收入,取得该项收入记为一次。如果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按照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二、征税对象
法定对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境内居住而从**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图片与文字无关、侵权必删!
工资、薪金所得——按月预扣预缴
一、累计预扣法
1、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 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2、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二、工薪预扣预缴的一般情况及应用举例
例1:甲居民个人 2021 年每月取得工资收入 12000 元,每月缴纳社保费用和住房公积金2000 元,该居民个人全年均享受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
附: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
级数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预扣率
速算扣除数
1
不超过 36000 元
3 %
0
2
超过 36000 元至 144000 元的部分
10 %
2520
3
超过 144000 元至 300000 元的部分
20 %
16920
4
超过 300000 元至 420000 元的部分
25 %
31920
5
超过 420000 元至 660000 元的部分
30 %
52920
6
超过 660000 元至 960000 元的部分
35 %
85920
7
超过 960000 元的部分
45 %
181920
解: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基本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月份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
1
月
12000-5000-2000-1000=4000元
4000×3%-0=120元
2
月
24000-5000×2-2000×2-1000×2= 8000元
(8000×3%-0)-120=120元
3
月
36000-5000×3-2000×3-1000×3=12000元
(12000×3%-0)-120×2=120元
………………
10月
120000-5000×10-2000×10-1000×10= 40000元
(40000×10%-2520)-120×9=400元
11月
132000-5000×11-2000×11-1000×11= 44000元
(44000×10%-2520)-120×9-400=400元
12月
144000-5000×12-2000×12-1000×12=48000元
(48000×10%-2520 )-120×9-400×2=400元
三、工薪预扣预缴的特殊情况及应用举例
【依据】总局公告 2020 年 13 号《关于完善调整部分纳税人个人所得税预扣预缴方法的公告》。
1、 首次取得工资、薪金
A、自 2020 年 7 月 1 日起,对一个纳税年度内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时,可按照 5 000 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 截至本月的月份数计算累计减除费用。
B、首次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居民个人,是指自纳税年度首月起至新入职时,未取得工资、薪金所得或者未按照累计预扣法预扣预缴过连续性劳务报酬所得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
例2:大学生小王 2021 年 7 月毕业后进入乙公司工作,公司发放 7 月份工资并计算当期应预扣预缴的个人所得税时,可减除费用 35 000 元(7 个月×5 000 元/月)。
2、累计收入 不超过 6 万元的月份 暂不预扣
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对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居民个人,扣缴义务人在预扣预缴本年度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时,累计减除费用自 1 月份起直接按照全年 60000 元计算扣除:
A、上一纳税年度 1-12 月均在同一单位任职且预扣预缴申报了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
B、上一纳税年度 1-12 月的累计工资、薪金收入(包括全年一次性奖金等各类工资、 薪金所得,且不扣减任何费用及免税收入)不超过 60000 元。
C、本纳税年度自 1 月起,仍在该单位任职受雇并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例3:小张为 丙 单位员工,2021 年 1-12 月在 丙单位取得工资、薪金 50000 元,单位为其办理了2021 年 1-12 月的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税全员全额明细申报。2022 年,A 单位每月给其发放工资 8000 元、个人按国家标准缴付“三险一金”2000 元。假设不考虑专项附加扣除。
解:
(1) 采用原预扣预缴方法,小周每月需缴税 30 元。
(2) 采用新预扣预缴方法:
1~7 月份,小周因其累计收入为 56000 元(8000 ×7)不足 60000 元而无须缴税;从 8 月份起,小张累计收入超过 60000 元:
月份
预扣预缴税款
8 月
(8000 ×8 -2000 ×8 -60000)×3% -0=0
9 月
(8000 ×9 -2000 ×9 -60000)×3% -0=0
10月
(8000 ×10-2000×10 -60000)×3%-0=0
11月
(8000 ×11-2000 ×11-60000)×3%-0=180
12月
(8000 ×12-2000 ×12-60000)×3%-180=180
结论:两种方法总额不变,原预扣预缴方法每月交30元,12个月交360元。新预扣预缴方法,1–10月不交税,11月和12月分别交180元,共360元,延迟纳税了。
抛转引玉!点赞、关注、转发、交流!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204988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