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税收是怎么计算的(个人交税收如何计算)

前沿拓展:


个人所得税,相信大家都很熟悉,那您知道哪些情况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是如何计算的吗?

依据《中华****个人所得税法》,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经营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下简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办理汇算清缴。

一、综合所得

(一)综合所得税率表

个人税收是怎么计算的(个人交税收如何计算)

注:1、工资、薪金所得每月按此表预扣预缴。

2、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按以下预扣预缴。

收入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总额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其中,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减除费用: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个人税收是怎么计算的(个人交税收如何计算)

注、居民个人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百分之二十的比例预扣率。

(二)年终按每月的综合所得收入(1月1日至12月31日实际取得)合并按综合所得税率表计算个人所得税,多退少补。

(三)费用扣除额

1、基本费用:每月5000元,全年60000元。

2、专项扣除: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

3、专项附加扣除:子女教育(每月每人1000元)、赡养老人(每月最高2000元)、住房租金(每月定额1500元)、住房贷款利息(每月定额1000元)、继续教育(每月定额400元或取得职业证书当年3600元)、大病医疗(个人承担超过15000元部分,汇算时在80000元内据实扣除)。

4、其他扣除:国家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

(四)计算公式

1、工资薪金预扣预缴:

应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收入总额-5000-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劳务报酬预扣预缴:应纳税额=劳务报酬收入总额×8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稿酬预扣预缴:应纳税额=稿酬收入总额×80%×70%×适用税率20%

4、特许权使用费预扣预缴:应纳税额=特许权使用费收入总额×80%×适用税率20%

二、经营所得税率表

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

个人税收是怎么计算的(个人交税收如何计算)

注: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税是指依照《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的规定,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有综合所得的,不得在经营所得再重复扣除6万元基本费用。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

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四、年终奖个人所得税计算

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规定的,在2023年12月31日前,可以选择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

计算公式: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个人税收是怎么计算的(个人交税收如何计算)

最后提醒大家,2022年专项附加扣除信息还没有填报的,建议您在个人所得税APP上点一下“一键确认”,完成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确认,确保能够继续享受专项附加扣除的政策红利!

拓展知识:

个人税收是怎么计算的

一、 个人所得税 的计算方法是什么?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3] 注:新 个税 法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最新起征点和税率。新个税 法规 定,自2018年10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 工资 、薪金所得,先行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以及专项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按月换算后计算缴纳税款,并不再扣除附加减除费用。 [4] 例:已婚人士小李在 北京 上班,月收入1万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为2000元,每月租金4000元,有一子女上幼儿园,同时父母已经60多岁。 起征点为3500元的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345元个税; 起征点为5000元的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10000-5000-2000)×3%=90元个税。 根据新政策,小李就可以享受住房租金1200元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扣除、 赡养老人 1000元扣除(跟姐姐分摊扣除额),所以,个税=(10000-5000-2000-1200-1000-1000)×3%=0元。 适用税率 个人所得税根据不同的征税项目,分别规定了三种不同的税率: 工资、薪金所得,适用7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该税率按个人月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高一级为45%,最低一级为3%,共7级。 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适用5级超额累进税率。适用按年计算、分月预缴税款的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全年应纳税所得额划分级距,最低一级为5%,最高一级为35%,共5级。 比例税率。对个人的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按次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适用20%的比例税率。其中,对稿酬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并按应纳税额减征30%;对劳务报酬所得一次性收入畸高的,除按20%征税外,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万元至5万元的部分,依照税法规定计算应纳税额后再按照应纳税额加征五成;超过5万元的部分,加征十成。” 征收管理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实行源泉扣缴与自行申报并用法,注重源泉扣缴。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可分为按月计征和按年计征。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业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特定行业的工资、薪金所得,从**境外取得的所得,实行按年计征应纳税额,其他所得应纳税额实行按月计征。 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对象 法定对象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境内居住而从**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法在今年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广大就业者应当及时关注相关政策信息,保证自身的知情权。同时,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是身为**公民的义务,向国家缴纳个人所得税也是更好保障自身的利益,享受应当有的 社会保险 待遇和 医疗险 待遇等。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20498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