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计算方法有哪些)

前沿拓展: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计算方法

颠峰之云给出的**是适用于查账征收的个体工商户。
按你的提示,纳税行为应该是定期定额征收或核定征收,
当期应纳税所得额=当期收入 X 核定的应税所得率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应纳税所得额 X 适用税率
可以这样理解,具体计算如下
75980*10%*2/12=1266.33(平均每个月的应纳税额)
1266.33*12=15196(换算成年应纳税所得额)
这时候选择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适用5%-35%的超额累进税率:超过10 000-30 000元的部分 20 %
当期预交的个人所得税应为:75980*10%*20%-250=1269.5
到4月份缴税时要按同样的方法换算成年应纳税所得额,确定适用税率,在计算1-3月份应纳税额-预交的税额=当月应补缴税额


大家可能听说过,个人所得税也可以核定征收,并且税率可低至0.25%。那么,关于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的相关规定是怎样的?税率又是如何计算的呢?快来和鼎瑞优企的小编一起了解一下。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计算方法有哪些)

个人所得税大致可分为两种:其一是大部分普通人都知道的,大致是以个人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主要形式呈现的;

另一种是个人生产、经营所得税,是按年计算、季度预缴、自行申报,且不需要汇算清缴,计征方式是对照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个人经营所得税核定征收的相关知识。

先来看一下个人经营所得税税率表。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计算方法有哪些)

应纳税所得额是什么意思呢?

简单的说就是收入减去合理的成本和费用。比如收入100,成本和费用是20,那么应纳税所得额就是80。

粗看下来,个人独资企业除了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之外,完全不占优势。但是,有了“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结果就不一样了。

什么是核定征收?

核定征收是指由于纳税人的会计账簿不健全,资料残缺难以查账,或者其他原因难以准确确定纳税人应纳税额时,由税务机关依据相关法规采用合理的方法依法核定纳税人应纳税款的一种征收方式。

针对不同的行业,税务局给出这样一个利润率: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计算方法有哪些)

以一家个人独资企业为例,某人从事交通运输业,免征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计算:收入按照5%的核定利润率进行计算,再乘以5%的个人所得税,得出个人核定征收税率可低至0.25%。

个独核定征收的优势有哪些?

1.税种少、税率低:

核定征收无需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分红税,仅需缴纳个人经营所得税、增值税、附加税,小规模纳税人个人经营所得税核定后在0.25%-2.16%之间,增值税1%,附加税为0.06%,因此综合的税负率一般不超过3%。有效解决年终奖金、股东分红、股权转让个税高、社保费压力大等问题;

2.公转私不交分红税:

完税后,不用再缴纳其他分红个税,可以直接公转私到私卡上自由支配,解决股东借款不及时归还等问题;

3.解决**难题:

企业的个人生产经营所得税也可以核定征收,直接根据企业的开票额核定,不管企业的收入、成本和利润,解决企业进项无票、回扣无票、物流票不合规等问题。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计算方法(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计算方法有哪些)

拓展知识: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计算方法

个体工商户核定个人所得税,正常来讲应该是一个月个税和增值税的基数都是3万,如果超过3万的话交个人所得税,增值税如果一个月超过10万的话交增值税。

换算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应向税务机关办理自行纳税申报。

换算公式为:应税所得率=征收率÷税率,但因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无法直接套用税率,可以根据纳税人全年应纳税额直接反推出应税所得额,反推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速算扣除数)÷税率

扩展资料:

个体工商户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和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不一样。理论上个体工商户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是按5%~35%的5级超额累计税率,可以扣除其成本费用,按剩余的余额计算。实际上,税务机关不会让按标准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法计算,而是采取核定征收的办法,根据你的经营规模、经营地点、经营品种等因素决定你需要缴纳的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个人所得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计算方法

定期定额征收是对没有设置账簿的个体工商户,税务机关依法按程序核定纳税人在一定经营时期内的应纳税经营额或所得额,从而确定其应纳税额的征收方式。影响其个人所得税的因素是营业额和个人所得税征收率。税务机关应当根据定期定额户的经营规模、经营区域、经营内容、行业特点、管理水平等因素核定定额。

个人所得税对个体工商户的征税内容包括生产、经营所得的4个方面:

1、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开业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城乡个体工商户,从事工业、手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修理业及其他行业的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

2、个人经**有关部门批准,取得营业执照,从事办学、医疗、咨询以及其他**活动所得。

3、其他个人从事个体工商业生产、经营取得的所得,既个人临时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得。

4、上述个体工商户和个人取得的生产、经营有关的各项应税所得。

此回答由有钱花提供,有钱花是度小满金融旗下信贷平台,度小满金融将切实把国家支持小微企业渡过难关的号召落到实处,全面支持小微生产经营,大多数小微业主选择有钱花,满足小微经营周转需求。据悉,度小满金融的信贷用户中,有七成是小微企业主。截至目前,度小满金融携手数十家金融合作伙伴,累计为小微企业主发放数千亿元贷款,**就找度小满金融,大品牌更安心。    

详情

在线客服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个人所得税核定征收计算方法

根据《国家**关于明确年所得12万元以上自行纳税申报口径的通知》(国税函[2006]1200号)规定:对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投资者,按照征收率核定个人所得税的,将征收率换算为应税所得率,据此计算应纳税所得额。
根据上述口径,换算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应向税务机关办理自行纳税申报。换算公式为:应税所得率=征收率÷税率,但因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适用五级超额累进税率,无法直接套用税率,可以根据纳税人全年应纳税额直接反推出应税所得额,反推公式: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速算扣除数)÷税率
举例:2013年度某个体工商户月定额100000元,个人所得税征收率2%,如何判断该个体工商户是否需进行2013年度年所得税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
该个体工商户2013年度全年收入=100000*12=1200000元
全年应纳个人所得税=1200000*2%=24000元
对照税率表,年交个人所得税24000元,应适用第五档即35%税率,速算扣除数为14750元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24000+14750)÷30%=110714元
所以,该个体工商户2013年度年所得为110714元,未超过12万元,不需进行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19498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