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报酬个税怎么算(劳务报酬个税怎么算的)

前沿拓展:

劳务报酬个税怎么算

劳务报酬个人所得税怎么算
个人的劳务报酬所得税的起征点一般是800元,其税额计算方法为:第一,如果每次的收入不足4000元,则应交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800)*20%。
第二,如果你的收入在4000以上,则应交的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每次收入额*(1-20%)*20%。

第三,如果每次收入的应纳税所得额超过了20000元,则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次收入额*(1-20%)*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以上就是个人的劳务报酬所得税的具体计算方法,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带入上面的公式进行计算。
个人的劳务报酬所得主要是指个人从事医疗、法律、设计、安装、化验、测试、书画、**、翻译等劳务取得的报酬。是一次性的收入,取得该项收入记为一次。如果属于同一项目连续性收入的,按照一个月内取得的收入为一次。
二、征税对象
法定对象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境内居住而从**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在**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公司新招一批临时工,付的钱是按工资薪金还是按劳务报酬扣缴个人所得税?

解答:

劳务报酬所得与工资、薪金所得等非**个人劳动取得的报酬是有区别的,根据《国家**关于印发<征收个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第十九条规定:

工资、薪金所得是属于非**个人劳务活动,即在机关、团体、学校、部队、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中任职、受雇而得到的报酬;劳务报酬所得则是个人**从事各种技艺、提供各项劳务取得的报酬。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存在雇佣与被雇佣关系,后者则不存在这种关系。

因此,判断劳务报酬所得的关键词是“**”和“非雇佣”,而工资、薪金所得的关键词是“非**”和“雇佣”。通常情况下,劳务报酬是**个人从事自由职业取得的所得。

虽然有上述的规定,但是在实务中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税务局,其实对于“工资薪金所得”或“劳务报酬所得”的区别都是不太严格的。

实务**作通常是,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申报的,就不需要临时工提供税务局代开的**,用人单位直接造工资表发放工资;如果是按照“劳务报酬所得”申报的,就需要临时工提供在税务局代开的**(金额低于500元可以不要)。税务局在稽查时,基本上也是按照这样的口径在执行。

似乎按照“工资薪金所得”申报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最方便的,但是有些地区或有些单位,又害怕临时工的工资会计入整个单位的工资基数(也是必须的),会导致社保缴纳基数升高,以及用人单位的工资总额超标(尤其是“工效挂钩”的国企),所以实际上很多单位并不愿意采用这种方式。

PS:企业对个人的支付是否需要**,可以按照如下流程图进行判断:

劳务报酬个税怎么算(劳务报酬个税怎么算的)

劳务报酬个税怎么算(劳务报酬个税怎么算的)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19497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