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元宵节放假吗(今年元宵节会放假吗)
前沿拓展:
2019元宵节放假吗
不放根据国家规定,元宵节不属于法定假日。
光明网讯 9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科学精准做好**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应急办副主任周旻介绍了今年中秋假期客流量相关情况。
周旻表示,经过综合研判,预计今年中秋节假期全国日均发送旅客约2400万人次,同比下降32%,较2019年下降53%。受**形势和各地防控政策的影响,假期群众旅行半径较正常时期将明显缩短,以“郊区乡村游、城市休闲游”的本地游、周边游、短途游为主,不会出现明显的客流高峰。
周旻介绍,交通运输部门将通过三方面措施,统筹做好**防控和运输服务保障工作,全力保障旅客平安、健康、便捷出行:
一是强化运输组织保障。科学调配城乡运力,增加重点区域运力投放,加密运营班次,延长运营时间,强化车站、机场、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服务保障能力,畅通出行“最后一公里”。同时,积极开展定制客运、联网售票、电子客票等服务,优化老年人等群体服务措施,进一步改善公众的出行体验。
二是强化客运**防控。督促客运场站和客运经营者严格按照规定开展场站和车辆消毒通风,对旅客进行测温验码,一线从业人员实行一周两次核酸检测并加强个人防护。对涉疫地区强化**防控举措,控制客运场站和车辆人员聚集程度,严格按规定做好旅客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查验和信息登记,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妥善有效处置突发**。
三是强化安全应急管理。督促有关经营单位严格落实客运场站源头安全管理,在假期来临前强化人员培训和车辆维护,密切关注极端天气情况,运营过程中强化动态**,全链条加强安全管理,根据预警信息和相关规定,该停就停、该关就关,坚决杜绝违规驾驶和涉险运营,切实保障旅客出行安全。(记者谢芸)
来源:光明网
拓展知识:
2019元宵节放假吗
根据国家规定,元宵节不属于法定假日,所以正常上班。
元宵节的由来:
一、元宵节的由来是什么:起源于“火把节”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逐渐变为了彩灯。自唐朝中期以来,元宵节发展成为了我国全民性的狂欢节,因此元宵节是把传统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
二、元宵节的由来是什么: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
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上元节要燃灯。
二、元宵节的由来是什么:纪念“平吕”而设
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相传吕后一系在吕后**后害怕大全旁落,密谋叛乱,宗室齐王刘囊联合开国老臣周勃一起平定了“诸吕之乱”。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法定节日种类:
第一类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二条中规定(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 (五)端午节,放假1天 (六)中秋节,放假1天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汉族的四大传统节日。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7年12月14日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大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自2008年开始共有七大全民法定公休节日,分别为元旦、春节、清明、端午、劳动节、中秋和国庆节,全民公休节日的假期通过调整双休日来集中休假,休假时段每年由国务院发布。地方性节日、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其他特定群体的节日限于特定群体或局部地区。
第二类
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还有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28周岁以下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14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三类
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
法律条文
《中华****劳动法》(不包括**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省的法定节假日)第四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元旦,春节,国际劳动节,国庆节,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休假节日,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我国节假日包括三类,其中有两类为法定节假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1949年12月23日政务院发布根据1999年9月18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07年12月1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第一条
为统一全国年节及纪念日的假期,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条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14~28周岁的人为青年)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四条
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
第五条
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
第六条
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
第七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1849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