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是杭州 下载
前沿拓展:
最忆是杭州 下载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的意思是: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一、原文
忆江南其一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其二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忆江南其三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二、译文
忆江南其一
江南的风景多么美好,风景久已熟悉。春天到来时,太阳从江面升起,把江边的鲜花照得比火红,碧绿的江水绿得胜过蓝草。怎能叫人不怀念江南?
忆江南其二
江南的回忆,最能唤起追思的是杭州:游玩天竺寺寻找中秋的桂子,登上郡亭,枕卧其上,欣赏钱塘江大潮。什么时候能够再次去游玩?
忆江南其三
江南的回忆,再来就是回忆苏州的吴宫,喝一喝吴宫的美酒春竹叶,看一看吴宫的歌女双双起舞像朵朵迷人的芙蓉。清晨夜晚总要再次相逢。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白居易曾经担任杭州刺史,在杭州两年,后来又担任苏州刺史,任期也一年有余。在他的青年时期,曾漫游江南,旅居苏杭,他对江南有着相当的了解,故此江南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当他因病卸任苏州刺史,回到洛阳后十余年,写下了这三首《忆江南》。
而作词的具体时间,历来说法不同。有说在白居易离苏州之后;有说在开成三年(838年);有说在大和元年(827年);王国维则说写于“大和**间”。这些说法,笼统简单,缺乏事实根据。
刘禹锡曾作《忆江南》词数首,是和白居易唱和的,所以他在小序中说:“和乐天春词,依《忆江南》曲拍为句。”此词在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初夏作于洛阳,由此可推白居易所作的三首词也应在开成二年初夏。
二、作品鉴赏
这三首词,从今时忆往日,从洛阳忆苏杭。今、昔、南、北、时间、空间的跨度都很大。每一首的头两句,都抚今追昔,身在洛阳,神驰江南。每一首的中间两句,都以无限深情,追忆最难忘的江南往事。结句呢?则又回到今天,希冀那些美好的记忆有一天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现实。
因此,整个组词不过寥寥数十字,却从许多层次上吸引读者进入角色,想象主人公今昔南北所经历的各种情境,体验主人公今昔南北所展现的各种精神活动,从而获得寻味无穷的审美享受。
“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 江山与风月,最忆是杭州。”周末出游,畅游杭州。
清晨和傍晚的杭州是令我印象最深的。杭州的清晨是悠闲且干净的,清晨的街道一尘不染,阳光洒满地面,温暖且美好。清晨的杭州有些许清凉,漫步在西湖边、断桥上,隔着西湖望向湖边,山色空蒙,宁静美好。傍晚的杭州是热闹的,与清晨不同,熙熙攘攘,人们准备开始一天的夜生活。骑一辆单车,慢行在杭州的街道,即使人来人往、川流不息,你也会感受到内心的宁静。
杭州人是热情的、善良的。周五凌晨到高铁站,凌晨一点打车去旅馆,司机师傅热情攀谈,还会告诉你,你放心,杭州人是从不会拉着你绕行的。简单的话语,平复了高铁晚点两个半小时急躁的心情。周六骑行到断桥残雪,一路上车流不息,不闻车鸣声。即使是急着赶路的人,看到行人和非机动车,他们也会让行。小小的细节,温暖又动人。泛舟西湖,杭州人会热情的给你讲述杭州的历史、西湖的大大小小的典故,语气中总透着身为杭州人的骄傲。杭州人,每一个杭州人都是杭州的明信片,看到他们,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杭州会被千年传唱。杭州是个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即使你不是地地道道的杭州人,你也有种回家的感觉。宾至如归,也许是杭州对于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一年四季,四季十二月,杭州的美各有不同。“颊上带微酡,解颐开笑口。何物醉荷花,暖风原似酒。” 是苏堤春晓的美;“深柳叫黄鹂,清音入空翠。若果有诗肠,不应比鼓吹。”是曲院风荷的美;”秋空见皓月,冷气入林皋。静听孤飞雁,声轻天正高。”是雷峰夕照的美;“夜气滃南屏,轻岚薄如纸。钟声出上方,夜渡空江水。”是断桥残雪的美。来杭州,最该去的是西湖和钱塘江。
西湖断桥
西湖的美是宁静的美、静态的美;水天一色、湖天相连。在雷峰塔上看西湖,西湖仿佛是一副油画,淡妆浓抹总相宜。
钱塘江
钱塘江的美是另一种美,是大气的美、动态的美。在六和塔上看钱塘江,蓝天白云、江水菊黄。如果是涨潮,该是怎样的壮观。怪不得苏东坡要说,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曲院风荷
山环秀郭,湖抱丽城;荷香十里, 柳韵千株。停立船头,极目四野;望断桥残雪, 迎曲院风荷; 听南屏晚钟, 赏平湖秋月 。
看东边高楼林立,西边湖光山色。远眺宝淑雷峰,近观三潭印月。苏堤如黛,白堤翠绿;一池涟猗,满目碧翠;平湖画卷,美景尽收!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cen.cn/20221116495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