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新政策(关于二胎新政策)
前沿拓展:
二胎政策新政策
广东省二胎产假2022年最新政策
第二胎产假多少天2022年新规定第二胎产假98天。分别是:女职工可以在产前休假15天;难产的,女职工可以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产假,是指在职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一般从分娩前半个月至产后两个半月,晚婚晚育者可前后长至四个月,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九十八天的产假。职业女性在休产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降低其工资、辞退或者以其他形式解除劳动合同。
新条例规定,对于已经怀孕的女职工,用人单位应合理安排其休息时间,或者相应减少其劳动定额;经与女职工协商一致,用人单位可以调整其工作岗位。同时,女职工怀孕7个月以上的,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其夜班劳动。女职工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间,即哺乳期,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其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其夜班劳动。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女方享受八十日的奖励假,男方享受十五日的陪产假。在规定假期内照发工资,不影响福利待遇和全勤评奖。
产假期间的待遇有哪些
1.产假期间,依法享受生育生活津贴和生育医疗费补贴。月生育生活津贴标准为本人生产或者**当月城镇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当月缴费基数低于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按照上年度全市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2.如果本人工资标准高于社会保险支付标准的,超出部分,仍应由用人单位补足。女职工生育或者**的医疗费用,按照生育保险规定的项目和标准,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支付。
法律依据: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产前可以休假15天;难产的,应增加产假15天;生育多胞胎的,每多生育1个婴儿,可增加产假15天。
女职工怀孕未满4个月**的,享受15天产假;怀孕满4个月**的,享受42天产假。
最近,全面二胎传的沸沸扬扬,不少网友发表自己的观点,有愿意生二胎的,有不敢要二孩的,可是在全面二胎没有放开之前,所有的担忧评论都是徒劳。那么,全面二胎什么时候放开呢?等你了解了全面二胎政策大概就知道所以然了。
(网络配图)
继2014年“单独二孩”生育政策陆续在**贯彻执行后,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又呼吁放开“全面二胎”,这一消息在民众间引起一场**动。然而,国家卫生**却泼了一盆冷水。
对于近来有关“今年5月份会出台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的传言,国家卫生****发言人宋树立10日在例行**发布会上予以否认。
国家卫计委**发言人宋树立表示,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一表述包含三层含义,一是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二是考虑人口发展趋势、人口现状,以及**群众的生育意愿,启动单独两孩政策。第三是,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
宋树立表示,这意味着单独两孩不是句号,会继续“往下走”。她表示,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国家卫计委多年来一直在做,包括加强政策实施评估、人口形势研判,依法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
在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网上有消息称今年5月将出台全面二孩政策,是否属实?宋树立明确表示,传言不实。
三中全会对全面二胎的相关报告回顾:
第一,三中全会指出我们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因为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对于资源、环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是长期存在的,我们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这是第一。
第二,考虑到目前人口结构的现状和今后人口发展的趋势,以及群众的生育意愿,依法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
第三,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也就是说单独二孩不是句号,要往下走,往下走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促进人口的长期均衡地发展,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在做,加强政策的实施评估,加强人口形势的研判,稳妥地、扎实地做好进一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的研究论证工作,依法完善人口政策。
至于政策已落地地区,公众总体上对单独二孩新政的反应,并不像行政部门所担忧的那般热烈。
根据卫计委前期开展的生育意愿调研,符合“单独”二孩政策的人数在1500万至2000万间,其中50%-60%的夫妇愿意生育第二个孩子。
全面二胎将带来人口的急速增涨
****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翟振武测算,单独二孩政策将会使**总和生育率有一个相对显著的回升,最高点可能超过1.8,但累积效应释放后,生育率会波动在1.6-1.7。
****学部委员、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的估算则更高:放开单独二孩,生育率将上升到2.4左右;即便是分步放开二孩,生育率也将稳定在1.8左右。根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翟振武和蔡昉的测算分别意味着每年出生人口将超1900多万及2500万。
半成居民表示愿意生二胎
全国调研中,有57%的受访者表示愿意生二胎。有22%的人表示“不想生”,称生养成本太高,压力大。担忧的包括小学“择校热”会更火爆吗?幼儿园会更难上吗?学区房价格会更高吗?大医院、好医生会更紧俏吗?最重要的是教育成本会更高吗?
单独二孩遇冷 全面二胎放开受挫?
“单独二孩”政策施行之后,绝大多数符合新政策条件且具有生育二孩意愿的家庭会在5年内完成第二个孩子的生育。但从目前的申请量看,首年申请人数虽然已超过3万,但远未达到此前预期。同时,近日不少媒体也报道了“单独两孩”政策在各地实施“遇冷”的消息。
对此,国家卫计委统计,截至2014年底,全国共有106.9万对单独夫妇申请再生育,基本符合预期。预计2015年,受单独两孩政策影响,出生人口比2014年多100万左右。
北京市卫计委并不认为单独二孩会“遇冷”。市卫计委副主任、**发言人钟东波指出,**此前公布的预期数据是生育意愿,但转变为生育行为还会有更多因素。“比如今年条件不具备,有可能到明后年。”他认为,大约要花上三到五年,才能看出该政策对生育行为的具体影响。
**人口学会会长、****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翟振武对此持相同看法,他对新京报记者表示,从“单独二孩”到全面放开二胎是改革的趋势,但是在这之前,需要看到“单独二孩”政策的落地情况。
关于全面二胎大胆猜测
全面二胎消息一出来,不少网友都在大胆猜测全面二胎什么时候放开,有网友猜测最早要到2016放开全面二胎,因2014年刚放开单独二孩,人口普查数据不可能马上分析出来,最快要到2016年“两会”后才决定要不要放开全面二胎。但是全面放开二胎可能要等到2018年十九届三中全会了,因为三中全会是决定政策的全会。所以,什么时候放开全面二胎,我们只能用时间来说话了。
在深圳,生二胎你要知道这些
“单独二胎”放开的消息一公布,便成为最近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之一。尽管深圳尚未公布何时启动,但这项期盼已久的生育政策已在不少家庭中引起热烈讨论。
面对“单独二胎”政策,深圳市民的反应既有欢喜也有纠结。调查显示,在受访的深圳网友中,有七成多表示愿意生二胎,但也有两成多网友表示不愿生,不生的主要原因就是担心“养不起”,经济压力、教育问题是他们犹豫的主要原因。
在深圳某网站发起的“你会选择生二胎吗?”的调查中,有76.08%的受访网友表示会生二胎,表示不会的网友有23.92%。其中57.81%的受访网友都选择在“30~40岁选择生二胎”。此外,有87.24%的网友表示生二胎是因为“觉得一个小孩太孤单了”,而在选择不会生二胎的网友中,60.18%的网友是因为“养不起”。
深圳生二胎的申请条件
深圳市单独二胎最新政策 将深圳市“双方或一方为深圳市户籍且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双方合计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增列为计划生育特殊情况审批范围。
一、深圳市单独二胎政策内容
将深圳市“双方或一方为深圳市户籍且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双方合计已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增列为计划生育特殊情况审批范围。
二、可以申请深圳市单独二胎的公民
同时具备下列三个条件,可以申请生育第二胎:
(1)双方或一方为深圳市户籍;
(2)一方为独生子女;
(3)双方合计已生育一个子女。
三、可以被认定为“独生子女”的公民
具备下列三个条件之一的,就可以被认定为“独生子女”:
(1)本人为父母生养的唯一子女。即:无同父同母、无同母异父、无同父异母、无收养的兄弟姐妹。
(2)本人为父母依法收养的唯一子女。即:被养父母依法收养,且为养父母的唯一子女。
(3)父母依法生育(依法收养)过两个及以上子女,其他子女均已**亡并未生育,本人为父母现存的唯一子女。即:本人为父母现存的唯一子女,且其他已**亡的兄弟姐妹未生育后代。
四、申请生育第二胎的部门
符合申请条件的夫妻可以到下列计生工作机构提出再生育申请。
(1)夫妻双方中只有一方是深圳市户籍的,向深圳市户籍地所在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申请再生育。
(2)夫妻双方都是深圳市户籍的。其中,①双方都是农业户口的,向男方户籍地所在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申请再生育;②其他户口性质的,向女方户籍地所在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申请再生育。
五、办理深圳市单独二胎申请需提供的材料
(1)居民身份证、结婚证、户口簿(户籍证明)复印件与原件;
(2)夫妻双方近期二寸合照;
(3)独生子女一方,提供其父母生育管理地或户籍所在地出具的可以认定其为独生子女的证明;
(4)《计划生育服务证》;
(5)其他需要提供的材料。
具体材料要求,请事先拨打各镇****(街道办事处)计生办政策咨询电话。
拓展知识:
二胎政策新政策
2022年第二个孩子的奖励政策是生育津贴产假津贴由国家补贴企业在产假期间支付工资。一般规定是:怀孕职工的产假工资和生育津贴,二选一,得高。生育津贴=用人单位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30倍规定假期数。
二孩政策政策背景:
1.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
2.之前,以独生子女政策为核心内容的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严格推行。其间略有微调,如放开“双独二胎”(夫妻双方为独生子女,可以生育第二个孩子),及部分省份农村地区实施的“一孩半”政策(第一个孩子为女孩,可生育第二个孩子)等。
3.原国家人口**的统计资料表明,2011年之前,独生子女政策覆盖率大概占到全国内地总人口的35.4%;“一孩半”政策覆盖53.6%的人口;“二孩政策”覆盖9.7%的人口(部分少数民族夫妇;夫妻双方均为独生子女的,也可生育两个孩子);三孩及以上的政策覆盖了1.3%的人口(主要是**、新疆少数民族游牧民)。
法律依据:《中华****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十八条国家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
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少数民族也要实行计划生育,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规定。
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有利于当事人的原则适用。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15494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