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圆规”路径(台风圆规路径预测)
前沿拓展:
台风“圆规”路径
</a> 【双台风效应】 双台风效应(又称藤原效应)是指二个台风靠近时,它们将绕着相连的轴线成环状,且互相作反时针方向旋转,旋转中心与位置依两个台风相对质量及台风环流之强度来决定。旋转时正常一个走得快些,另一个走得慢些,有时也可能合二为一。
这个现象,是由日本气象学家藤原博士于1923年在水流实验中首先观测到的,所以也称藤原现象。2012年8月1日下午,历史罕见的双台风同日登陆**大陆,江苏省启动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
【双台风效应成因】
藤原效应源于日本气象学家藤原(Fujihara)博士于1921至1923年一系列的涡旋实验及观测。他发现两个距离很近的气旋性涡旋会受到对方的影响,互相沿着两者中心所形成的轴线心,呈气旋性方向移动。两个涡旋并有彼此接近及合并的趋势。
虽然双台风效应的定义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但是,双台风效应却可以是千变万化,并不一定是两股热带气旋绕着共同中心旋转:它可以是其中一股热带气旋完全支配另一股的移动方向,或两股热带气旋互相排开,或一个跟随一个移动,甚至它们之间不发生双台风效应。因此,每当两股热带气旋互相靠近时,预测热带气旋的路径往往会变得十分困难。
双台风效应这个名词可谓是亚洲区域对热带气旋相互作用独有的称谓。在北大西洋,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则被称为“齿轮气旋”(pinwheelcyclone)。
【双台风效应分类】
一般而言,最常见的热带气旋的相互作用可分为三类:
【单向影响型】 当一般较强与一般较弱的热带气旋互相接近时,较强的那般热带气旋会支配着较弱的热带气旋的路径,令那股较弱的热带气旋绕着它作反时针方向旋转。例如1994年的台风添姆(Tim)对热带风暴云妮莎(Vanessa)的影响。 【相互影响型】 当两股热带气旋的强度相当时,那么,两者便会互相围绕一个共同中心旋转,直至两者受到其它天气系统影响其移动,或其中一方减弱,才会脱离互相影响的局面。例如1986年的台风韦恩和台风维娜、2009年的台风莫拉克和天鹅、2010的强热带风暴狮子山和热带风暴南川、2011的强热带风暴米雷和热带风暴海马。
【合并型】 比较强劲的那股热带气旋可能会把小的热带气旋吸收,令它成为自己环流的一部份。情况就如1999年初的玛吉把南海的低压区吸收一样(但要距离够接近,及那股弱的热带气旋不受其它天气系统影响其移动才行)。
</a> 【历史上都有哪些多台风现象】 1983台风艾贝(8305)热带风暴班恩(8306)热带风暴嘉曼(8307)
1985台风派特(8512)热带风暴露比(8513)台风斯凯普(8514) 2006强热带风暴“玛利亚”(0607)超强台风“桑美”(0608)强热带风暴“宝霞”(0609) 2010强热带风暴“狮子山”(1006)强台风“圆规(1007)热带风暴”南川“(1008) 2011强台风”纳沙“(1117)热带风暴”海棠“(1118)强台风”尼格(1119) 2012热带风暴"苏拉"(1209)热带风暴"达维"(1210)热带风暴"海葵"(1211)强台风“天秤”(1214)超强台风“布拉万”(1215) 2013台风“菲特”与“丹娜丝”正形成罕见双台风在福建沿海地区登陆
正向海南东部沿海靠近
海南省**
2021年10月12日08时50分
提升台风四级预警为台风**预警
今年第18号台风“圆规”已于11日夜间由热带风暴级加强为强热带风暴级,12日07时中心位于北纬19.0度,东经119.3度,也就是在距离海南省万宁市偏东方向约940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0级(25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85百帕。
预计,“圆规”将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西方向移动,强度缓慢增强,并向海南岛东部沿海靠近,可能于13日下午到夜间在海南岛文昌到陵水一带沿海地区登陆。受“圆规”和冷空气共同影响,12日夜间至14日海南省将有一次强风雨天气过程。
“圆规”12日07时预报路径图。
受“圆规”和冷空气共同影响
12日~14日,海南省
海域和陆地将出现强风雨天气
具体预报如下:
具体天气预报
1.
海洋方面
琼州海峡、海南岛东部海面,12日上午风力6~7级、雷雨时阵风8级,12日中午~14日风力增大到10~11级、阵风12~13级;北部湾海面、海南岛南部和西部海面,12日上午风力6~7级、阵风8级,12日中午~14日风力自东向西逐渐增大到10~11级、阵风12级;其中”圆规“中心经过的附近海面风力11~12级、阵风13~14级。
12日~14日,中沙、西沙群岛附近海面,风力8级、阵风9~10级;南沙群岛附近海面,风力6~7级、阵风8级。
2.
陆地方面
12日白天,全岛大部分地区多云有阵雨或雷阵雨。
12日夜间~14日,全岛有暴雨到大暴雨、其中中部和西部局地特大暴雨;海南岛北半部陆地风力10~11级、阵风12级,南半部陆地风力9~10级、阵风11级。
预计,10月12日08时~14日20时各地累积雨量:白沙、昌江和琼中等市县250~300毫米;海口、澄迈、定安、临高、儋州、屯昌、文昌、琼海、万宁、陵水、保亭、三亚、五指山、东方和乐东等市县100~250毫米。
另外,三沙市永兴岛12日~14日有暴雨,过程累积雨量有100~150毫米;风力8级、阵风9~10级。
最大9.0米狂涛+天文大潮期!
海南南海海浪与风暴潮警报
双双升级
10月12日10时,海南省海洋预报台升级南海海浪警报至II级(橙色),受台风“圆规”影响,预计今天中午到明天中午:东沙附近、海南岛以东海面有6.0~9.0米的狂浪到狂涛。雷州半岛以东、西沙附近、中沙附近海面有5.0~6.0米的巨到狂浪。海南岛以南、北部湾、琼州海峡海面有4.5~5.5米的巨浪。海南岛东部近岸海域将出现3.5~4.5米的大到巨浪。请上述海域作业船只提前做好防浪避浪工作。
南海海浪预报图。
此外,10月12日10时,海南省海洋预报台也将风暴潮警报升至III级(**),受台风“圆规”(强热带风暴级)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预计今天中午到明天中午:海南岛北部和东部沿岸将出现30到60厘米的风暴增水,其中秀英潮位站将于13日上午出现达到当地**警戒潮位的**位。
目前,海南岛沿海岸段正处于天文大潮期,请沿海**及相关部门做好防御风暴潮的应急准备工作,并密切关注后续预报。
受台风影响海口三港预计停运至14日白天请过海车辆暂不要前往港口
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10月12日10时发布温馨提示:受台风影响,海口新海港、秀英港、铁路南港已停止作业,预计停运将持续到14日白天。请有过海需求的车辆暂不要前往港口,停复航信息将每隔3小时更新一次。详情请关注“琼州海峡轮渡管家”“铁路轮渡”微信公众号,或者收听FM100海南交通广播和FM95.4海口旅游交通广播。通航后请预约购票,凭票进港。
秀英港、新海港客服热线:9693666;
;。
台风预测、风险分析、防御建议…海南发布台风“圆规”影响最全研判报告
↓↓↓
10月11日,海南省防汛防风防旱总指挥部办公室组织19个市县、洋浦经济开发区以及5个监测预报单位、9个救援单位召开视频会商调度会议,分析第18号台风“圆规”的发展态势,研判其带来的灾害风险,提出防御建议,并连线广东省应急管理厅研究琼州海峡运输保障工作。会商结果报告如下:
一、
风险分析
台风“圆规”具有风力大、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的特点,降雨影响时间与第17号台风“狮子山”间隔时间短,且区域存在重叠。需警惕和防范以下风险点:
(一)海上防风。存在渔船为谋求经济利益违规顶风出海以及港内渔船发生碰撞、走锚、火灾等风险。海上作业平台存在防风安全风险。
(二)琼州海峡。预计,琼州海峡将于12日7时起客滚船全线停运,复航时间可能为14日下午,需关注琼州海峡停航对市场供应和物价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城市设施。存在广告牌、高空悬挂物、高层建筑装饰物等户外设施坠落,道路绿化树木倒伏,塔吊、临时工棚等工地设施损坏,电力走廊树障倒伏、掉落以及供电线脱落漏电等风险。
(四)农业渔业。存在蔬菜大棚、沿海水产种苗场、养殖场(池塘)等农业渔业生产设施损害,已成熟或近成熟的瓜蔬作物受灾等风险。
(五)地质灾害。中部、东部和西部地区部分市县的地质灾害存在一定风险;琼海市东太农场大罗岭附近道路沿线山体滑坡,再次滑坡的可能性较大。
(六)江河水库。部分水库水位相对较高,部分江河存在超警风险,台风“狮子山”造成水毁的水利工程尚未完全修复。
(七)旅游。存在涉高空、涉水、涉海的旅游设施漂移、掉落等风险;存在部分游客防风意识不足,顶风出游或在滨海岸边观潮观浪的风险。
(八)低洼地区。存在道路积涝、漫水桥(路)漫水以及低洼地区受淹的风险。
(九)非煤矿山与工贸、危险化学品行业。存在尾矿库、露天矿山、排土场等漫顶溃坝、滑坡,工贸企业工房(棚)、户外电线杆等损坏,危险化学品储存场所或生产运输设施损坏或漏水的风险。
二、
防范建议
(一)强化海上防风安全管理。加强渔港驻港监管,重点查处和杜绝渔船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必要时采取渔船吊装上岸等措施;加强渔民防风宣传和渔船锚固。及时转移渔民和海上作业平台人员上岸。
(二)强化停航期间保障措施。加强琼粤协调联动,开通瓜果蔬菜运输车辆绿色通道,强化琼州海峡通停航预告,加强生活必需品市场保障,严控台风期间哄抬物价等行为。
(三)强化城市安全防风管理。加强城市广告牌、高空悬挂物、绿化树木、电力设施等户外设施的巡检和加固,提前清理电力走廊树障,落实塔吊、临时工棚等施工设施的防风措施。
(四)强化农业防汛防风工作。抓紧组织抢收成熟水稻、蔬菜、槟榔、香蕉水果等农作物,提前落实农业渔业设施加固,落实农田排涝措施。
(五)强化地质灾害防范措施。加强地质灾害重点防范区,农村切坡建房点、沟谷河道、山区公路两侧等地段,以及东太农场大罗岭附近道路沿线等主要风险点的安全防范工作。
(六)强化江河水库安全度汛。加强江河水库监测预警,科学调度水库,强化水位较高的水库、可能发生超警的江河、山洪灾害易发区、水毁工程、在建水利工程和50座正在除险加固水库工程的巡查值守和安全防范措施。
(七)强化低洼地区安全防范。做好漫水桥(路)、易淹易涝点和江河两岸、水库上下游的巡查值守,必要时转移危险区域群众,及时进行交通管制。
综合:海南气象、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姚皓、王小畅
来源: 南海网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14493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