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三伏贴注意事项(贴三伏贴注意事项时间表)

前沿拓展:

贴三伏贴注意事项


1、反应强烈很正常。
药物敷贴后4—6小时,有的人会有刺痒感觉,这是药物渗透入表皮后的一种自然反应;还有人会出现红、肿、热、痛;大约有1%—5%左右的人可能会起疱;
这些是由于药物被人体吸收充分、穴位敏感所造成的,因此皮肤起疱、反应强烈的病人疗效往往出乎意料的好。但为防止感染,起疱后一定不要挠破,少量小的水疱可等待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消毒针头刺破引流,外涂消毒液。
2、要保持连续性。
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的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一些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去医院尝试的患者,在不能看到立竿见影的疗效后,也就放弃了继续治疗,使得疾病迁延难愈。


贴三伏贴注意事项(贴三伏贴注意事项时间表)

#湖南妇女儿童医院##长沙#

在酷热的夏天,我们最应该做什么呢?是该吃冰棍、喝冰水,体验一把冰奶茶的快乐吗?还是窝在空调房一动不动,加重身体的寒气吗?

当然不是,夏天我们最应该做的是:借助夏天外部阳气最旺的时候,彻底把寒邪赶出我们的身体。

三伏天贴三伏贴就是最佳的抗击寒邪的方式。

“冬病夏治”是中医治疗的一种独特方法,是**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特色,即冬日之病夏日治。

所谓“冬病”就是指在冬天寒冷的季节容易反复发作、加重的病,比如寒哮宿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体虚容易感冒、老年畏寒症、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

利用夏天这个特殊时间,改善我们身体的内部环境,让冬天生病的因素减少,真正做到“治未病”。

贴三伏贴注意事项(贴三伏贴注意事项时间表)

那么三伏贴是什么呢?

三伏贴”是根据中医“天人相应”的原理,顺应四时特性的一种“内病外治”传统疗法。

是在三伏天选用白芥子、细辛等具有辛散温通的天然中草药制作成药膏,贴敷在经络上的特定穴位,药物经皮肤入体,通过药物对穴位的温热**,疏通经络、调理脏腑,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增加机体抗病能力,达到冬季减少发病或减轻发病乃至不再发病的目的。

此外,“三伏贴”并不是简单的贴敷,需根据疾病对症取穴,还应注意药膏的药效时间。

治疗时贴敷的位置要根据不同的疾病和临床表现,辨证取穴,每次取7到8个穴位为宜。

“三伏贴”可有效治疗反复感冒、慢性咳嗽、哮喘、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病、肺心病、慢性咽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及慢性胃炎、慢性腹泻、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小儿脾胃虚弱等消化系统疾病。

三伏贴并不是**的,哪些人最适合三伏贴?

最适合三伏贴的一定是阳虚体质,身体有很多寒气的人。

身体寒,就怕冷,怕风,无论哪一个季节穿的衣服都比平常人多。

最怕空调和风扇吹来的风,别说冷饮了,吃点生冷的瓜果就要闹肚子,小腹总是发凉,用热水袋温暖一下感觉很舒服。

如果平时有老寒腿、关节炎,对天气的感知非常敏感,一变天就犯哮喘、犯关节炎,这些人特别适合做三伏贴。

三伏贴还特别适合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因为通过皮肤吸收药性,不需要经过脾胃。

那么,什么样的人不适合三伏贴呢?

2岁以下的儿童;肺炎急性期,高热,体温超过38.5℃者;严重过敏体质等特殊体质及皮肤病患者;贴敷穴位部位皮肤有破损者;孕妇及严重糖尿病患者不宜用。

贴三伏贴注意事项(贴三伏贴注意事项时间表)

这些人都不适合贴三伏贴,中医还有中药茶包、艾灸、针灸、拔火罐、耳穴压豆、推拿等其他特色外治方法,可以根据自己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贴三伏贴注意事项(贴三伏贴注意事项时间表)

贴三伏贴有什么注意事项?

三伏贴贴敷后可在4小时后去掉敷贴,皮肤敏感者及儿童根据皮肤耐受程度缩短贴敷时间。贴敷部位2天内不要沾水以防感染,整个贴敷期(三伏期)最好不要游泳。

“三伏”穴位贴敷4次为一个疗程,一般需连续贴敷3年至5年(疗程)。

每次可贴4小时,皮肤敏感者及儿童根据皮肤耐受程度缩短贴敷时间。

贴三伏贴注意事项(贴三伏贴注意事项时间表)

(编辑Rainbow。)

来源:湖南妇女儿童医院

关注@湖南医聊,获取更多健康科普资讯!

拓展知识:

贴三伏贴注意事项

1、三伏贴虽好,使用时也有一些注意事项。为确保三伏贴的疗效,一般要贴4-6小时,贴药时局部会产生发痒发热等不适症状,皮肤较为敏感患者,贴药时要仔细留意皮肤状态。当然,不同医院制定的贴药时间可能有所不同,实际**作时应当听从医生指导。

2、贴药时不建议进入空调房,皮肤毛孔遇冷收缩会影响药效。也不建议运动和洗澡。

3、此外,6个月以内的小儿、孕妇、急性病治疗期、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贴敷部位皮肤存在破损和皮肤过敏性体质的人都不适宜应用三伏贴。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14493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