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纳税时间缩短-全年一次性奖金年度扣除时间
1、全年一次性奖金年度扣除时间?全年一次性奖金扣除时间一般是在年底发放奖金的时候,每年可以使用一次。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和“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计算纳税”这两种计税方式:方式一: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
全年一次性奖金年度扣除时间?
全年一次性奖金扣除时间一般是在年底发放奖金的时候,每年可以使用一次。
全年一次性奖金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和“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单独计算纳税”这两种计税方式:
方式一: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符合《国家**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5〕9号)规定的,在2021年12月31日前,不并入当年综合所得,以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除以12个月得到的数额,按照按月换算后的综合所得税率表(以下简称月度税率表),确定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单独计算纳税。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全年一次性奖金收入×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方式二: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也可以选择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纳税。
提醒:自2022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应并入当年综合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迟交税就一定要被罚滞纳金吗?
关于这个问题回答如下:
1.迟缴纳税款不一定缴纳滞纳金,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绝大多数情况下迟交税需要缴纳滞纳金的。
2.根据目前的政策规定,以下12种特殊情况迟交税是不需要缴纳滞纳金的,具体政策规定如下:
(1)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政策依据:《中华****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
(2)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的增值税专用**被依法追缴已抵扣税款的,不属于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情形,不适用该条“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的规定。政策依据:《国家**关于纳税人善意取得虚开增值税专用**已抵扣税款加收滞纳金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7〕1240号)
(3)《中华****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征管法)第二十七条规定,纳税人不能按期办理纳税申报的,经税务机关核准,可以延期申报,但要在纳税期内按照上期实际缴纳的税额或者税务机关核定的税额预缴税款,并在核准的延期内办理税款结算。预缴税款之后,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税款结算的,不适用税收征管法第三十二条关于纳税人未按期缴纳税款而被加收滞纳金的规定。政策依据:《国家**关于延期申报预缴税款滞纳金问题的批复》(国税函〔2007〕753号)第一条
(4)税务机关依照本章规定作出纳税调整,需要补征税款的,应当补征税款,并按照国务院规定加收利息。政策依据:《中华****企业所得税法》第四十八条;
(5)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缴税凭证上的应纳税额和滞纳金为1元以下的,应纳税额和滞纳金为零。政策依据:《国家**关于1元以下应纳税额和滞纳金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公告2012年第25号):
(6)纳税人按规定预缴土地增值税后,清算补缴的土地增值税,在主管税务机关规定的期限内补缴的,不加收滞纳金。政策依据:《国家**关于土地增值税清算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220号)第八条;
(7)定期定额户在定额执行期届满分月汇总申报时,月申报额高于定额又低于省税务机关规定申报幅度的应纳税款,在规定的期限内申报纳税不加收滞纳金;对实行简并征期的定期定额户,其按照定额所应缴纳的税款在规定的期限内申报纳税不加收滞纳金。政策依据:《国家**关于个体工商户定期定额征收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6〕183号)第十条;
(8)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而不收税款的,由税务机关向纳税人追缴税款,对扣缴义务人处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政策依据:《中华****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九条;
(9)无住所个人预先判定为居民个人,因缩短居住天数不能达到居民个人条件的,在不能达到居民个人条件之日起至年度终了15天内,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按照非居民个人重新计算应纳税额,申报补缴税款,不加收税收滞纳金。需要退税的,按照规定办理。政策依据:《** 国家**关于非居民个人和无住所居民个人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 **公告2019年第35号)
(10)无住所个人预计一个纳税年度境内居住天数累计不超过90天,但实际累计居住天数超过90天的,或者对方税收居民个人预计在税收协定规定的期间内境内停留天数不超过183天,但实际停留天数超过183天的,待达到90天或者183天的月度终了后15天内,应当向主管税务机关报告,就以前月份工资薪金所得重新计算应纳税款,并补缴税款,不加收税收滞纳金。政策依据:《** 国家**关于非居民个人和无住所居民个人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公告2019年第35号)第五条
(11)由于横向联网电子缴税系统故障等非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原因造成税款缴库不成功的,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不加征滞纳金。政策依据:《税款缴库退库工作规程》(国家**令第31号)第十九条。
(12)申报系统出现问题等其他特殊情况。
增值税、企业所得税降了!什么时候开始执行?减半后税率是多少?
01增值税降了!企业所得税也降了
5日,两会重磅消息!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起征点从月销售额10万元提高到15万元(小规模纳税人月销售额≤15万元,免征增值税)!
对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年应纳税所得额不到100万元的部分,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一系列利好政策出台,大家有点措手不及,今天小天就给大家答疑解惑!
2利好新政重点提前一览
又一波大利好,新政策力度也太大了
昨天也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跟进:
内容一经发布,后台留言就爆了:
这足可见大家对新政策关注度是相当高的。
接下来,就针对大家关注度比较高的问题做一些解答!
3常见问题答疑
1、小微企业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再减半后税率是多少呢?
答:税率是:2.5%。给小伙伴们举个例子就清楚了!
案例1
某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80万,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为:
(1)按照以前的政策,不超过100万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80*25%*20%=4万元,实际所得税率为5%;
(2)新政策:在现行优惠政策基础上,再减半征收所得税:80*25%*20%*50%=2万元,实际所得税率相当于2.5%。
2、红头文件什么时候下来?2021年几月份开始实施??
答:目前官方文件并没有正式下发,很大可能是从今年1月1日。
3、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也能减半征收吗?
答:个体户也减半了,原来没有。
4、能否把小规模年收入从500万提高到800或者1000万?
答:不太可能。
关于新政策的分享就到这里,有问题欢迎来评论区交流交流!
2021年成立个体工商户还是成立小规模更划算?
案例:应纳税额100万元,不考虑特殊情况
情形一:成立有限责任公司
现行政策: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将执行政策:再减半征收所得税。
缴纳企业所得税税额=100×25%×20%×50%(减半征收所得税)=2.5万
分配到股东个人应缴个人所得税税额=(100-2.5)×20%=19.5万
总共缴纳税额=19.5+2.5=22万
补充:小型微利企业是指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情形二:成立个体工商户
查询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如应纳税所得额100万,适用税率35%,速算扣除数6.55万。
现行政策: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100万×35%-6.55万=28.45万
对比:应纳税额100万元,两种情况的税负:
1.成立限责任公司利润分配到股东个人手上,税负22万。
2.成立个体工商户利润到个人手上,税负28.45万。
如果不给个体工商户优惠政策,您知道个人会选择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还是个体工商户。
相对比,增值税和其他税费政策相差不大,个体户有一些特殊优惠政策。
附:经营所得个人所得税税率表
手机一“扫”“码”上缴税!苏州首个移动缴税试点开启, 你怎么看?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办税**量大、缴税业务量多、纳税人等待时间长等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近年,家庭购车量剧增,车辆购置税的缴纳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推进,微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正在逐步取代单纯的现金消费模式。
日常生活中,购物、水电缴费多已采取了这种便捷的结算方式。如果相关缴税平台能通过手机支付,纳税人只要扫描二维码,按照手机提示**实现缴税,就能有效缩短纳税人的办税时间、加快工作进程、缓解办税压力。
移动缴税不仅安全方便,国家个人均受益。
传统排队人工缴税,往往可能需要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填写各种资料、确认缴税项目、完成缴税等流程。如果实现移动缴税,由于采取了二维码缴税,纳税人不必携带现金去税务大厅前台缴税,也减少了征收人员查钱、辨别真假钞、往返银行入库的工作量,工作效率大大提升,受到纳税人普遍欢迎。
国家税务部门积极研发专门面向税务部门的二维码支付软件,持续提升税款支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结合当前的深化“放管服”改革工作,使便利化办税改革的成效最大限度惠及全国纳税人,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全年纳税总额具体怎么算?算不算计提的?
全年纳税总额包括10年1月10年12月,含计提数。0912-1011那是税务局的计算口径。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12491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