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经济排名(各省份全国经济排名)

前沿拓展:


2020年各省区市GDP尘埃落幕,最终排名请看下表:

全国各省经济排名(各省份全国经济排名)

一、广东:

全国各省经济排名(各省份全国经济排名)

趋势:平稳,江苏虽然增速稍快,但增量持平,差距并未缩小。

问题: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珠三角和非珠差距扩大,制造业外流加剧。

增长点:珠江口西岸、潮汕地区、惠州。

广东发展方略:

1、深莞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减少中低端产业,全力冲击高附加值产业、高技术含量产业;

2、广州、中山、珠海、江门等珠江西岸城市还有大量可开发用地,应作为珠三角重点发展区域;

3、推动惠州与深莞深入融合,上策是惠州一分为二,一部分与东莞合并,一部分与深圳合并,为确保广东省利益,并入深圳的部分不实行计划单列市制度,税收按比例上交广东省;

4、大力开发潮汕地区,作为广东第二增长极。

二、江苏

全国各省经济排名(各省份全国经济排名)

趋势:平稳,增速不足以超越广东,对山东的优势在扩大。

问题:南北差距大,苏锡常一体化进程缓慢,南京僻居一隅,对江苏辐射不够。

增长点:太湖城、南京、徐州。

江苏发展方略:

1、苏锡常一体化,通过地铁、高架、产业链的深度一体化,打造两千万人口的“太湖城”,目标世界一线城市;

2、南京东扩,句容并入,将宁镇山脉南侧2000平方公里土地规划成“汤山大科学城”,打造成南京的高科技产业聚集区;

3、徐州市区改为云龙区,徐州东进,以邳州、新沂市区为核心,建设徐州新主城区,作为黄淮海经济区新中心。

三、山东

全国各省经济排名(各省份全国经济排名)

趋势:降,与江苏的差距在扩大,领先浙江幅度在缩小。

问题:有狼无虎,群龙无首,高新技术产业比例低,经济缺乏活力。

增长点:济南、临沂、青岛。

山东发展方略:

1、继续推进强省会战略,推进济南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将济南打造成北方第二经济强市,凝聚山东人口、人才、资本和意志;

2、将岚山区划归临沂,全力支持临沂建设山东中心城市,分拆原山东工业大学到临沂,组建华东科技大学。

3、从鲁西南向青岛迁移200万富余人口,弥补青岛城市框架过大,人口不足的问题。

四、浙江

全国各省经济排名(各省份全国经济排名)

趋势:升,与山东的差距在缩小,领先河南的幅度在扩大。

问题:总体来说没啥大问题。

增长点:杭州、宁波、嘉兴。

浙江发展方略:

1、推进杭州、绍兴一体化,建设国家级中心城市;

2、余姚、慈溪撤市设区,宁波全力沿钱塘江口向北发展,提升“杭州湾新区”为“杭州湾新城”,**为宁波CBD,未来主城区与上海金山隔江相望;

3、嘉善、平湖撤县设区,嘉兴东进,未来与上海金山区融合发展,积极融入大上海。

五、河南

全国各省经济排名(各省份全国经济排名)

趋势:降,与浙江差距越来越大,领先四川幅度越来越小。

问题:河南有一个郑州,但仅有一个郑州,二三线城市弱小。

增长点:郑州、洛阳、南阳、商丘。

河南发展方略:

1、人口外流是大问题,原因有二:一是城市档次低(二线以上城市只有一个),发展机会少,留不住人;二是中高端制造业少,优质就业机会少,留不住人。河南要想崛起,必须在城市和制造业这两个短板上取得突破。

2、城市突破:以中原城市群为框架,推进郑州都市圈建设,推进洛阳、南阳成为二线城市,推进商丘、新乡、许昌、安阳成为三线强市,到2025年全省城镇化率提高到65%以上。

3、制造业突破:充分利用河南的地理交通优势,将河南打造成辐射北方、对接中欧班列的制造基地。

4、农业产业化:河南是**第二农业大省,但农业产业化水平落后于山东、江苏。河南农产品应实现品种多样化,销路多样化,积极开拓大城市,开拓国际市场,扩大高附加值农业。

六、四川

全国各省经济排名(各省份全国经济排名)

趋势:升,与河南差距在缩小。

问题:一城独大,二三线城市断档。

增长点:成都、南充、泸州、宜宾、内江、绵阳。

四川发展方略:

1、围绕成都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建设以名胜古迹、影视、戏曲、美食、避暑、休闲度假、养老为核心的旅游产业,争取成为国际一线旅游城市;

2、重点建设南充、泸州、宜宾、内江、绵阳等城市,2030年争取有3-5座城市进入全国百强;

3、打通从四川经云南到东南亚的铁路,让四川成为内陆面向东南亚的贸易基地;

4、重点发展原生态农业,打造“川蜀”农业品牌;

5、积极发展国际高等教育,争取成为东南亚主要留学目的地。

七、福建

全国各省经济排名(各省份全国经济排名)

趋势:降,虽然名次升了,但GDP净增量比湖南少500亿。

问题:人口较少,自然环境封闭,产业较低端。

增长点:福州、泉州、厦门。

福建发展方略:作为人口不足4000万的中小省份,福建能达到今天的高度已经是奇迹,全国第7是福建建国以来最高排名,当然有**因素。福建多山,平原面积不到20%,这注定福建不可能成为一线经济强省。福建未来有三个方向:1、集中精力发展高附加值产业;2、成为资本中心,通过对外投资获取超额回报;3、全力发展高等教育和旅游业,成为全球留学和旅游目的地。

八、湖北

全国各省经济排名(各省份全国经济排名)

趋势:平稳,今年排名说明不了什么。

问题:武汉一城独大,东贫西富,区域发展不均衡。

增长点:武汉、黄冈、荆州、襄阳。

湖北发展方略:

1、环北京有一个贫困带,其实环武汉也不富裕,武汉周边的黄冈、咸宁、孝感经济发展水平不如西部的宜昌和襄阳,武汉的发展并未惠及周边。建议武汉将周边四市纳入武汉都市圈发展规划,一体化发展,共同富裕。

2、宜昌、荆州、荆门三市有比较雄厚的工业基础,建议一体化发展,积极吸引外来人口,做大鄂西城市群;

3、襄阳,常住人口568万,市区人口190万,作为副中心城市,人口和城市规模还不够。制约襄阳人口增长的最大障碍是高校太少,湖北应积极推进武汉高校在襄阳建设校区,将襄阳在校大学生提升到30万以上。襄阳本身工业发达,就业机会不缺,应该能够留住不少大学毕业生。争取到2030年常住人口达到700万,市区人口达到260万以上,工业+市区经济足以让襄阳成为万亿城市。

九、湖南

全国各省经济排名(各省份全国经济排名)

趋势:升,潜力能到第7名。

问题:缺少经济强市。

增长点:长株潭、衡阳、岳阳、常德、郴州。

湖南发展方略:

1、强力推进长沙都市圈,囊括宁乡市、益阳市、湘阴县、浏阳市、湘潭市、株洲市,目标2000万人口、GDP两万亿,对标武汉、成都。

2、给衡阳高配副省级主政,强力推进衡阳复兴,工业、物流两手抓,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产业转移,与上海、广州、深圳、杭州、苏州、无锡、东莞、佛山等城市建立协调机制,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辐射中南地区的制造中心、物流中心,争取到2030年GDP破万亿,跻身全国40强。

3、岳阳、常德、郴州目标到2030年GDP达到8000亿左右。

今天先写这几个省份,未完待续!

关注猴军集,城市、农村、经济、人文!

拓展知识:

全国各省经济排名

全国GDP十强省份已经尘埃落定:广东(9.73万亿)、江苏(9.26万亿)、山东(7.65万亿)、浙江(5.62万亿)、河南(4.8万亿)、四川(4.07万亿)、湖北(3.94万亿)、湖南(3.64万亿)、河北(3.6万亿)、福建(3.58万亿)。

广东江苏继续领跑,双双进入“9万亿俱乐部”,与其他省份明显拉开差距,成为**经济体量最大的两个省份。

作为**经济第三大省的山东,2018年GDP为7.65万亿,仍未进入8万亿俱乐部,与同为第一阵营的广东江苏的差距拉大。

在排名上看,今年省份GDP位次出现两大变化:

一是湖南超越河北,跻身全国GDP第八名,河北则后退到第九名。河北与后一位的福建,GDP差距只有200亿左右。近几年来,河北先后被四川、湖北、湖南反超。

二是广西赶超天津。近两年,天津增速下滑,GDP纷纷被其他省份和城市赶超。2017年,广西落后于天津数十亿元,2018年,广西拉开天津超过300亿。

**贵州增速最快,辽宁企稳,天津垫底

与名次之变相比,经济增速在区域之间出现更大分化。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1064884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