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钢琴家(世界著名钢琴家介绍)

前沿拓展:


2019年11月15日,电影《海上钢琴师》在迟到21年后,终于首次登上国内大屏幕。

当时很少有人想到,这部没有酷炫**的场面,没有奇诡翻转的剧情,甚至连爱情都是蜻蜓点水的影片,竟然会被数百万网友打出了豆瓣9.2分。

它改编自意大利作家亚历山卓·巴瑞科的剧本《独白:1900》,讲述的是一个弃婴的短短人生。

主人公1900没有亲人,没有归属,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名字,可谓世上最孤独的人。

可他却因为这份孤独,得以全心全意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世界里,一生活得比大多数人更加圆满而深沉。

这是一则只属于理想的童话,又何尝不是一个关于现实的寓言。

一个人的悲喜,从来都取决于自己,而与其他人无关。

1

孤独,是谁都逃不脱的宿命。

1900年的第一天,豪华邮轮弗吉尼亚号跨越了茫茫大西洋,如期抵达和平安宁的美国。

饱受欧洲战火之苦的乘客们,全都欢欣雀跃登上海岸,满怀希望地迎接新生活。

唯一的例外,是一个还在襁褓中的白人婴儿。

没有人知道他的名字、生日、国籍,也没有人见过他的父母和亲人。

他被装在一个原本用来盛放柠檬的篮子里,和吸完的烟头、用旧的手帕……一起被遗弃在船上。

幸好,贫穷却善良的黑人水手丹尼发现并收养了这个婴儿,并给他取名1900。

在弗吉尼亚号狭小而简陋的底舱中,1900顽强地成长起来。

虽然他从来没有感受到来自血缘亲人的关爱,也没有同龄的小伙伴陪他一同玩耍。

但养父丹尼竭尽全力照料他,教导他。

甚至,还在1900懵懂地询问,什么是“妈妈”时。

丹尼善意地欺骗他说,“妈妈”不过是一匹最好的**。

这个粗鲁的男人,用最细腻的方式,呵护着孩子幼小的心灵。

可老天就是如此残忍。1900八岁那年,丹尼因为一场意外惨**,让这个孩子失去了最后一个可以依靠的人。

从此,他就只能孤独地坐在舷窗旁,看海水的光影变幻,看日月东升西落。

看身边的乘客一批又一批如潮水般袭来,再如潮水般散去。

直到**,都再未碰到过深爱他,同时也为他所深爱的人。

其实这艘弗吉尼亚号上,又有谁不孤独?

比如1900唯一的好友小号手马克斯,为了生计背井离乡上船,一漂泊就是许多年。

比如高高在上的船长,人前总是仪态威严一呼百应;可人后,依然要独自一人度过航程中的日日夜夜。

更别提船上那些来来往往的乘客了,有的是**逃避战火的富豪,也有走投无路试图翻身的贫民。

他们怀抱着各种各样的目的离开故土,可即使熬过了枯燥的旅途登上彼岸,迎接他们的也将是背井离乡的迷茫。

《西雅图》中说:“人,生而孤独,这就是世界。”

赤条条一个人降临,也将在若干年后一个人离去。

一生会遇见很多人,却没有人能永远陪伴。

父母会在时光中老去,子女会因为长大而离巢,朋友会随着阅历而走散。

到了一定年纪我们才明白,孤独,是世上谁都逃不开的宿命。

世界著名钢琴家(世界著名钢琴家介绍)插图

2

合群是为了自保,孤独是真正的自由。

丹尼去世后,再也没有人教养1900。

他竟然无师自通学会了弹奏钢琴,并在成年后顺理成章加入船上乐队。

作为钢琴师,1900的任务,是和其他乐手一起,穿上整齐划一的制服,在头等舱的豪华舞厅演奏乐曲。

有资格入场的乘客则会穿上华美的礼服,在舞池里彬彬有礼地展开社交。

这是船上的盛事,每个人都在这个欢乐场里载歌载舞,欢声笑语。

唯一的例外,依然是1900。

他总是即兴创作,导致其它乐手只能尴尬地在旁陪坐。

他常常独自一人来到低等舱,在拥挤的舱房内为贫民**演奏,带领他们进入狂欢的海洋。

他丝毫不在乎,这些人原本没资格享受舞会,而其他乐手也不会踏足此地。

他还曾在一个风暴之夜,带着刚加入邮轮乐队的小号手马克斯溜进舞池,特意松开了钢琴的制动。

钢琴带着他们,在船身的颠簸中疯狂旋转。而1900则在这高速旋转中,挥洒出全片最灵动的音乐。

事情的结尾,是失控的钢琴撞破舱房,惊起许多乘客,造成一场混乱。

而其起因,不过1900心血来潮,想缓解马克斯的晕船之苦。

1900这辈子,实在有太多太多的特立独行。

小到8岁的时候,他偷偷闯入原本没资格进入的头等舱舞厅,擅自在钢琴上弹出平生第一支曲子。

船长批评他不懂规矩,他却放肆地回应:“去他的规矩。”

大到几十年来,无数人劝他走下邮轮结束漂泊,去陆地娶妻生子、成家立业。

因为这是大多数人心目中,生活应该有的样子。

他却始终坚持留在船上,坚决不改变生活方式。

短短一生中,1900从不曾试图讨好他人,哪怕因此惹得周围人人侧目。

可他也不曾委屈过自己,即使**也都是顺应本心。

这个世界上,实在是有太多太多的“约定俗成”,太多太多的“大家都是”。

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一意孤行,大多数人都在被身边人裹挟着载浮载沉。

因为害怕被排斥,所以一点点磨平了棱角。因为想要被接纳,所以一点点退让了底线。

直到被岁月摧残到面目全非,才惊觉自己早就迷失了本性。

作家马德说:“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葳蕤与蓬勃。”

违心地合群,只是在消耗自己;自由地独处,才是在点亮生命。

人只有懂得享受孤独,才能够真正找到藏在生活深处的快乐与幸福。

世界著名钢琴家(世界著名钢琴家介绍)插图1

3

有一种强大,叫做宁可孤独,不愿庸俗。

其实,漂泊了一生的1900,也曾经想过走下邮轮,走上陆地,走进纷繁的人世间。

那时他刚刚通过斗琴,战胜了爵士乐的发明者——美国著名钢琴家杰利,名声达到了巅峰。

那时,有音乐制作公司闻风而动,专程登船为他录制唱片。

制作人说,1900一定能凭着大卖的唱片,拥有想要的一切。

那时,1900遇上了他人生中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的爱情。

可女孩只是船上的旅客,短暂的交集后,女孩离船上岸,从此相隔天涯。

犹豫了许久之后,1900终于下决心离开邮轮,去陆地上寻找女孩的身影。

他把全部家当装进一个小小的行李箱,穿上好友马克斯送的大衣,在所有船员的欢呼声中,第一次走下舷梯。

他计划着要像马克斯说的那样,娶一个好女人,生一堆孩子,买一所房子,拿到属于自己的名声和财富。

可真正踏上陆地那一刻,1900迟疑了。

他的面前,是一个比邮**了无数倍的城市。

那里有无数的街道,像一条条幽深的迷宫。

那里穿行着无数的行人、车辆,节奏喧嚣而迷乱。

1900看不见城市的尽头,更把握不了这个陌生的世界。

他恐惧地转身而逃,飞奔回船上。哪怕因此,自己将永远丢掉世俗里认可的成功,永远错过爱人和家庭。

许多年来,无数读者和观众,都在为1900扼腕痛惜。

可若他真的走下邮轮,迎接他的,又将是什么?

其实,作者早就在全片最华彩的篇章——斗琴中,给出了**。

1900的对手杰利,也曾经是一位天才钢琴师。

他出身社会的底层,能凭着出众的才华,发明出爵士乐,风靡整个美国,自己也因此名利双收。

可惜在名利场上打滚多年以后,杰利早就迷失了那份痴迷音乐的初心。

他不再想着在专业上进步,而是想方设法打压任何一个可能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

听说海上有位出色的钢琴师后,杰利千里迢迢赶来斗琴。

一方面,他利用媒体大肆造势,抬高自己。另一方面,他又对1900极尽轻蔑,百般羞辱。

甚至在意识到1900在手下留情后,依然不依不饶步步紧逼。

这终于激怒了1900。

他使出了以双手弹出四手联弹效果的神技,彻底击败了杰利。

杰利扬名不成,反而沦为笑柄,可谓自取其辱。

反观1900,依旧安静而专注在海上弹琴,终于成为一代传奇。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中说:“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要么选择庸俗。”

因为这个灯红酒绿的尘世间,实在是充斥着太多的欲望。

若是习惯了在追逐欲望,只能在永无止境的攀比中疲于奔命,痛苦不堪。

只有真正清醒的人,才懂得在独处中反躬自省,在沉思中坚定方向。

习惯在孤独中精进自己,哪怕不合群,灵魂也不会感到空虚与寂寞。

世界著名钢琴家(世界著名钢琴家介绍)插图2

4

故事的结尾,是1900与老旧的弗吉尼亚号一起,在爆破中沉入海底。

因为他认为陆地上的喧嚣太过沉重,宁可以**亡来成就生命的圆满。

这是属于天才的倔强,又何尝不是他用生命,写给每位普通人的启示。

我们虽没有1900惊世的才华,也未曾经历过1900这般极致的孤寂。

我们有亲情温暖,也有责任牵绊;向欲望而追逐,也因失望而痛苦。

但我们都会面临许多同样的选择。

面对非议,是盲目随大流,还是坚持己见,特立独行?

是选择妥协合群,还是宁愿在孤独中,坚守内心的清醒?

相信看过《海上钢琴师》,你我的心中,早已有了**。

拓展知识:

世界著名钢琴家

一 : 世界著名钢琴家

钢琴名家 ( 网络搜罗)

Leschetizki(1830-1915)-师承李斯特,19世纪欧洲的钢琴名师

Vladimir de Pachman(1848-1933)-有小萧邦之称

Arthur Friedheim(1859-1932)-李斯特晚年的学生,钢琴巨擘

Ignacy Jan Paderewski(1860-1941)-第一任波兰**

Moriz Rosenthal(1862-1946)-师承李斯特

Emil Von Sauer(1862-1942)-也是李斯特的学生

Eugen d'Albert(1864-1932)-Backhaus的老师

Frederic Lamond(1868-1948)-贝多芬演奏名家

Vassily Sapellnikoff (1868-1941)-曾录下最早的柴一录音(1926)

Leopold Godowsky(1870-1938)

Harold Bauer(1873-1951)

Selgei Rachmaninoff (1873-1943)-作曲家兼钢琴家

Marguerite Long (1874-1966)-拉威尔钢协受献人

Josef Lhevinne(1874-1944)-拉赫曼尼诺夫的同学,毕生投注於教育,传奇钢琴**

Joseph Hoffmann (1876-1957)

Percy Aldridge Grainger(1882-1961)

Elly Ney(1882-1968)

Artur Schnabel (1882-1951)-贝多芬演奏名家

Wilhelm Backhaus (1884-1969)-德国钢琴学派的最後传人

Edwin Fischer (1886-1960)-曾和福特万格勒有多次录音

Artur Rubinstein (1887-1982)-萧邦诠释**

Heinrich Neuhaus(1888-1964)-吉列尔斯和**特的老师

Samuel Feinberg(1890-1962)-俄国巴哈演奏名家

Myra Hess(1890-1965)

Benno Moiseiwitsch(1890-1963)

Yves Nat(1890-1956)-他的舒曼很有深度

Mieczyslaw Horszowski(1892-1993)-到100岁高龄仍然能演奏

Walter Gieseking(1895-1956)-印象派钢琴**

Youra Guller(1895-1980)-罗马尼亚传奇女钢琴家

Wilhelm Kempff(1895-1991)-诠释中带有诗意

Clara Haskil(1895-1960)

Alexander Brailowsky(1896-1976)-Rachmaninoff、Chopin演奏名家

Guiomar Novaes(1896-?)

Robert Casadesus(1899-1972)

Gerald Moore(1899-?)-以伴奏闻名於世

20世纪以後初生的钢琴名家

Jacques Fevrier(1900-1979)

Vladimir Sofronitsky(1901-1961)-Scriabin演奏名家

Cutner Solomon(1902-1988)-1956年後中风停止演奏生涯

Claudio Arrau(1903-1991)-具有哲学性思考的钢琴家

Rudolf Serkin(1903-1991)

Alexander Zakin(1903-?)

Vlad Perlemuter(1904-)-前欧洲钢琴教师协会主席

Vladimir Horowitz(1904-1989)-钢琴史上的奇迹,二十世纪最非凡伟大的钢琴**之一

Jeanne-Marie Darre(1905-1999)-最近去世的法国钢琴家

Lili Kraus(1905-1986)-擅长莫札特

Lajos Kentner(1905-)-李斯特演奏名家

Clifford Curzon(1907-1982)

Lev Oborin(1907-1977)-第一届萧邦钢琴大赛冠军(1927)

Alfred Holecek(1907-)

Monique Haas(1909-1987)

Roman Maciejewski(1910-?)

Alexander Uninsky(1910-1972)-第二届萧邦钢琴大赛冠军(1932)

Ralph Kirkpatrick(1911-)

Shura Cherkassky(1911-1995)

Nikita Magaloff(1912-1992)-擅长萧邦

Rudolf Firkusny(1912-1995)-捷克作曲家Janacek的学生

Yakov Flier(1912-1977)-Pletnev的老师

Gina Bachauer(1913-1976)-希腊女钢琴家

Yakov Zak(1913-1976)-第三届萧邦钢琴大赛冠军(1937)

Hans Richter-Haaser(1912-?)

Jan Ekier(1913-)

Jorge Bolet(1914-1990)

Annie Fischer(1914-)-匈牙利女钢琴家,曾录下贝多芬32首奏鸣曲

Witold Malcuzynski(1914-1977)

Edith Picht-Axenfeld(1914-?)

Sviatoslav Richter(1915-1997)-钢琴史上具有最广泛曲目又能兼顾深度的钢琴家

Rosalyn Tureck(1914-)-巴赫演奏专家

Emil Gilels(1916-1985)-**特的师兄,两人是近代俄国最重要的钢琴家

Moura Lympany(1916-)

Dieter Zechlin(1916-?)

Dinu Lipatti(1917-1950)-罗马尼亚钢琴家,英年早逝

Erik Werba(1918-)

Hephzibah Menuhin(1920-)-小提琴家曼纽因的sister

Arturo Benedetti-Michelangeli(1920-1995)-曲目狭窄,但有完美的洞察力及技巧

Geza Anda(1921-1976)-匈牙利钢琴家,以巴尔托克钢协闻名

Gyorgy Cziffra(1921-1995)-以李斯特的钢琴曲闻名

Eva Bernathova(1922-)

Halina Czerny-Stefanska(1922-)-第四届萧邦钢琴大赛冠军(1949)

Claude Helffer(1922-)-米尧作品演奏名家

William Kapell(1922-1953)-美国传奇青年钢琴家(因飞机失事早逝)

Jan Panenka(1922-)

Gyorgy Sebok(1922-)

Yuri Boukoff(1923-)

Carl Engel(1923-)

Rudolf Kehlel(1923-)

Alicia de Larrocha(1923-)-西班牙女钢琴家,西班牙作品的权威Bela Siki(1923-)

Samson Francois(1924-1970)-极度浪漫的法国钢琴家

Noel Lee(1924-)

Regina **endzianka(1924-)

Tatjana Nikolajeva(1924-1993)-萧士塔科维奇24首前奏与赋格受献人

Aldo Ciccolini(1925-)-致力於推广萨替(Satie)钢琴作品

Eugene Istomin(1925-)

Julias Katchen(1926-1969)-布拉姆斯钢琴作品演奏名家

Ingrid Haebler(1926-)-以莫札特钢琴作品闻名

Paul Badula-Skoda(1927-)

Hans Kann(1927-)

Waldemar Maciszewski(1927-1956)

Stanislav Neuhaus(1927-)-H.Neuhaus之子

Walter Klein(1928-)

Leon Fleisher(1928-)-60年代右手因故受伤退隐

Gary Graffmann(1928-)

Byron Janis(1928-)-霍洛维兹唯一正式**,对曲子具有超乎常人的敏感度

Jorg Demus(1928-)

Alexis Weissenberg(1929-)

Lazar Berman(1930-)-以超技闻名的俄国钢琴家

Friedrich Gulda(1930-)-70年代後兴趣转向爵士

Gabor Gabos(1930-)

Peter Katin(1930-)

Ivan Moravec(1930-)-捷克钢琴家,以炫丽的音色变化著称

Geoffrey Parsons(1930-)

Earl Wild(1930-)-喜弹改编曲,适合现场演奏的浪漫派传人

Dalton Baldwin(1931-)-室内乐、伴奏名家

Alfred Brendel(1931-)-奥国钢琴家,专攻德奥曲目

Leonard Hokanson(1931-)

Aloys , Alfons Kontarsky(1931 , 1932-)-兄弟档,双钢琴演奏名家

Glenn Gould(1932-1982)-天才式的钢琴家,热爱对位音乐

Adam Harasiewicz(1932-)-第五届萧邦钢琴大赛冠军(1955)

Werner Haas(1931-1976)-季雪金的学生,亦擅长印象派作品

Tamas Vasary(1933-)

Augustin Anievas(1934-)

Van Cliburn(1934-)-1958年柴可夫斯基大赛金牌

Philippe Entrement(1934-)

Fou Ts'ong傅聪(1934-)-**的萧邦演奏名家

Gabriel Tacchino(1934-)

John Browning(1935-)

Bruno Canino(1935-)

Peter Frankl(1935-)

Malcolm Frager(1935-)

Eric Heidsieck(1936-)

Annerose Schmidt(1936-)

Igor Zhukov(1936-)

Uradimir Ashkenazy(1937-)-俄国钢琴家,有庞大的录音传世

Ruth Laredo(1937-)

John Ogdon(1937-)-1962年和Ashkenazy并列柴可夫斯基大赛冠军

Michel Ponti(1937-)

France Clidat(1938-)-曾录制过李斯特钢琴作品全集

Irwin Gage(1939-)

Stephen Bishop-Kovacevich(1940-)-贝多芬方面有不错的评价

Christoph Eschenbach(1940-)

Martha Argerich(1941-)-拥有强劲力道的女性钢琴家

Gelber Bruno-Leonardo(1941-)

Dino Ciani(1941-1974)-他的德布西钢琴作品有不错评价

Bruno Leonald Gelber(1941-)

Robest Szidon(1941-)

Dag Achaz(1942-)

Maulizio Pollini(1942-)-拥有完美技巧的义大利钢琴家,也是专攻德奥曲目

Daniel Barenboim(1942-)-近年已转战指挥

Antonio Barbosa(1943-)

Jean-Bernard Pommier(1944-)

Maria-Joao Pirres(1944-)

Justus Frantz(1944-)

Nelson Freire(1944-)

Mischa Dichter(1945-)

Radu Lupu(1945-)

Bruno Rigutto(1945-)

Rudolf Buchbinder(1946-)

Andre Watts(1946-)

Rafael Orozco(1946-)

Dmitri Alexeev(1947-)

Walery Afanassiev(1947-)

Jean-Rodolphe Kars(1947-)

Murray Perahia(1947-)-,美国籍,对於作品的结构常有深刻的体会

Peter Serkin(1947-)-Rudolf Serkin的儿子

Mark Zeltser(1947-)

Garrick Ohlsson(1948-)-第八届萧邦钢琴大赛冠军(1970)

Anne Queffelec(1948-)

Jaen-Philippe Collard(1948-)

Mitsuko Uchida(1948-)-日本女钢琴家,莫札特和舒伯特有不错的评价

Arthur Moreira-Lima(1949-)

Michel Beloff(1950-)

Cristina Ortiz(1950-)

Gregory Sokolov(1950-)-1966年柴可夫斯基大赛冠军(16岁)

Daniel Adni(1951-)

Cyprien Katsaris(1951-)

Degzo Ranki(1951-)-匈牙利钢琴家

Pascal Roger(1951-)

Lyoubov Timofeyeva(1951-)

Francois Duchable(1952-)

Jeno Jando(1952-)-Naxos当家钢琴家,拥有庞大的录音

Zoltan Kocsis(1952-)匈牙利钢琴家,录音谨慎但皆有不错的表现

Andras Schiff(1953-)-也是匈牙利钢琴家,巴哈音乐方面有不错表现

Andrei Gavrilov(1955-)-1974年柴可夫斯基大赛冠军

Krystien Zimermann(1956-)-波兰籍,1975年萧邦钢琴大赛冠军

Dang Thai Son邓泰山(1958-)-越南籍,第十届萧邦钢琴大赛冠军(1980)

Ivo Pogorelich(1958-)

补充资料:

Emil Von Sauer编辑Liszt作品集,由Peters出版。〔 www.t262.com )

Eugen d'Albert编辑贝多芬奏鸣曲。

Frederic Lamond有录音存世,编辑贝多芬奏鸣曲。

Elly Ney,虽为女士,演奏贝多芬第32首奏鸣曲雷霆万钧,境界高远。

Artur Schnabel ,Mozart,Schubert名家。

Myra Hess,Solomon和Stephen Bishop-Kovacevich的老师。

Benno Moiseiwitsch,Rachmaninov认为比本人演奏的Rachmaninov还好。

Walter Gieseking,Mozart也极好。

Vladimir Sofronitsky,斯氏的女婿。

Cutner Solomon,贝多芬专家。

Rudolf Serkin,贝多芬,Mozart, Bach都演奏得极为出色。

Jeanne-Marie Darre,Liszt弹得别有风味。

Lev Oborin,弹贝多芬、Schumann都很好。

Ralph Kirkpatrick,学究气的Bach的伟大演奏者。

Hans Richter-Haaser,贝多芬的出色演奏者。

Witold Malcuzynski,肖邦的出色演奏者。

Moura Lympany,录有拉氏的所有协奏曲。

Carl Engel,演奏的Mozart清新、典雅。

Julias Katchen,贝多芬也极好。可惜,46岁**于白血病。

Walter Klein,只知道录有Mozar他, www.t262.com 弹得很有情趣。

Leon Fleisher,Brahms协奏曲的出色演奏者。

Gary Graffmann,柴氏协奏曲的出色演奏者。

Eric Heidsieck,在EMI录有贝多芬奏鸣曲全集。

Michel Ponti,炫技型。

Christoph Eschenbach,孤儿,由女钢琴家Eschenbach收养。录有849、299、小奏鸣曲等,极为精彩。

Robest Szidon,一名真正的医生,录的Liszt极妙。

Jean-Bernard Pommier,录有法国式的Mozart。

Justus Frantz,与Eschenbach有双钢琴,很精彩。现在好象做了指挥,近年到过**。

Mischa Dichter,Liszt专家。

Rafael Orozco,刚去世的(1996)的拉氏专家。

Daniel Adni,录有门氏的无词歌。

Pascal Roger,Ravel和Debussy都弹得极好。

Lajos Kentner逝于1987年

Walter Klein逝于1991年

Malcolm Frager逝于1991年

John Ogdon逝于1989年

还要补上以下名家:

Hans von Bulow(1830-1894),19世纪伟大的贝多芬诠释者,柴氏一钢在美国的首演者。

Ignacy Friedman(1882-1948),肖邦作品的权威阐释者。

Alexander Goldenweiser(1875-1961),Feinberg, Ginzburg, Nikolajeva的老师。

Andrei Gavrilov(1955-), 善于阐发Bach、Liszt.

Michele Campanella(1947-)Liszt的优秀演奏者,贝多芬也很好。

Alfred Cortot(1877-1962)这个人不用介绍了吧。

Franz Liszt(1811-1886)这个人也是。

Anton Rubinstein(1829-1894), 俄国钢琴学派的开创者。

Egon Petri(1881-1962),Busoni的学生,Liszt,贝多芬作品的出色演奏者。

Olga Samaroff(1882-1948),Kapell, Tureck, 魏森伯格的老师。

Xaver Scharwenka(1850-1924),肖邦作品的权威阐释者。

Clara Schumann(1819-1896),这个人就不用介绍了吧。

Care Tausig(1841-1871),Liszt的得意门生。克利门蒂的名手之道即为此人编辑。

Alexander Siloti(1863-1945),Liszt 门下,拉氏的表兄兼老师。

Konstantin Igumnov(1873-1948),Siloti门下,Oberin的老师

二 : 世界著名钢琴家

钢琴名家 ( 网络搜罗)

孔祥东

当今国际乐坛最优秀、最活跃的**钢琴家。已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观众亲身感受过他那**洋溢的演奏,被西方媒体盛赞为“一个世纪只能出一到两个,真正能激动人心的天才钢琴家”和“一代天之骄子”。

郎朗

世界最年轻的钢琴**。1999年,17岁的郎朗顶替身体不适的钢琴家安德烈.瓦兹登台,一举成名。

李云迪

2000年,18岁的李云迪将空缺了14年的肖邦国际钢琴比赛金奖纳入囊中,轰动乐坛。

刘诗昆

**最著名钢琴家,办有刘诗昆钢琴中心,多次获得李斯特奖。

殷承宗

**优秀的钢琴家,钢琴协奏曲《黄河》主要改编创作者、首演者,创作出钢琴伴唱《红灯记》而红遍全国。是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场次最多的华人钢琴家。

周广仁

**音乐学院教授、著名钢琴家,**第一位在国际比赛中获奖的钢琴家,**音乐学院终身教授,当今**在国际乐坛中最具影响和权威的钢琴演奏家、教育家,**20世纪最杰出女性之一,被誉为"**钢琴教育的灵魂"。

朱昀

毕业于**音乐学校,在奥地利国立音乐大学深造,旅居加拿大的著名钢琴家11岁时开始公开的登台表演。在美国获得了LeoHem总统奖学金并获得钢琴演奏硕士学位。

分享来源乐度音乐网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cen.cn/20221030484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