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四十一中(天津四十一中学校服)
前沿拓展:
《我的知青路》
刘秀芳
作者简介:刘秀芳祖籍北京,网名:绿茵茉莉。生于1950年。天津41中六七届初中毕业生。1969年3月13日乘坐知青专列到河北省魏县沙口集公社大斜街村插队,知青5年。1974年9月选调大名师范学习。毕业后分配在魏县牙里集公社中学任教。而后在邯郸复兴区从事教育工作。爱好:写作 作品有诗歌、散文及文章《我的知青路》
《我的知青路》作者刘秀芳
我记得半个世纪前,离开家的那天是1969年3月13日。就是上山下乡走的那一天清晨,乍暖还寒。有爸爸和弟弟陪着我,送我最后一次走完中学五年的上学之路。
那天清晨,我走在熟悉的上学路上,瞬间又觉得陌生,清洁幽静的绿化街道,宽阔的马场道,学校、机关一拉溜的花篮铁栅栏围墙都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脑海里,知道这一切就要离我远去,所以那熟悉的花篮围墙我当时是那么的留恋,走在它的身旁真希望永远也走不完。
一路上晨风吹拂到我的脸上,使我的脸红扑扑的,精神抖擞的。快到学校时,看到那么多和我一样背着挎包、提着网兜之类的随身用品的孩子 在家人的陪伴下一起到学校**,那时候脑子里没了挣扎的念头,被下乡的大潮涌入其中。
到了学校**后,学校安排一些事宜,发了知青证书。等到下午傍晚我们终于排着队走出学校,每人胸前带了一朵大红花。道路两旁站满了欢送的人群。别了,天津市四十一中学。
别了,爸爸妈妈,兄弟姐妹。
别了,和我从小一起长大的小伙伴。
别了,我生活过的这座城市。
告别了这里的一切之后离开了生我养我的地方,踏上了我的知青之路。
我的知青路 【一】远离家乡的知青
1969年3月13日的早晨,天空晴朗,乍暖还寒。在天津火车站东站上,一列涂有绿色油漆的旧火车,趴在铁轨上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还不时地发出呜呜的响声。
车站上人声鼎沸,人头攒动。我们一批中学生要乘坐这列火车到河北农村插队落户,成为了知识青年。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亲朋好友一齐涌上车站为我们送行。
还是孩子的知青们,有的紧紧地拉着车下爸爸妈**手,紧盯着爸爸妈妈不停地道别。有的顶着爸爸妈**头,相互簇拥着,痛哭失声。坚强一些的人紧紧地咬着嘴唇,默默无语。千叮咛万嘱咐的话语不断。
终于分别的时刻到了,火车一声长鸣,喷出了白烟。“哇……”不知那些大人们谁先带的头痛哭起来,有的竟忍不住张着大嘴痛哭着,瞬间好多的人一齐不约而同地失声痛哭,眼泪喷涌而出。有的被人搀扶着,还有的紧紧握住车上亲人的手,就是不肯分开,被火车带着跑出几米,十几米……“来信……快点来信…..”“妈妈……爸爸……弟弟……再见……
终于火车开快了,一声长鸣过后,在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声中,在震撼心灵的哭的声浪中,驶出了火车站,驶向河北大平原。我们这些孩子们怀揣着**语录,带着父母的嘱托,带着对亲人的眷恋,随着火车远去。
等待着我们的是什么……肯定是艰苦。但是,我们是知识青年了,要听**的话,要听**的话:到农村去,到边疆区,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大有作为。(待续)
拓展知识:
天津四十一中
它是重点,但是它是河西区重点中学里边最差的一所.顺序应当是:新华,实验,四中,四十二中,海河,十三中,四十一中.这就是近两年中考成绩和录取的分数的顺序.
天津四十一中
区重点,在河西重点学校里排市重点后面。不过河西教学水平高,比别的区的同等学校还是好的。
天津四十一中
教育质量挺好的。老师很负责,但是学生非常辛苦
学校管理十分严格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029484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