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地图 三维
前沿拓展:
杭州地图 三维
杭州地图大全,杭州地图最多最全,提供杭州地图图片版、杭州三维地图(杭州电子地图)、杭州西湖地图、杭州登山地图、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行车指南图、杭州景点交通地图、杭州市医院地图、杭州市驾校地图、杭州楼盘地图、杭
杭州萧山三维地图:
钱江晚报·小时**记者 胡芸
梁思成将北京中轴线比喻为一幅画卷。
这幅“画卷”里,先农坛的“一亩三分地”,皇家与烟火并存。右手扶犁,左手执鞭,明清天子亲耕籍田,是农耕立身的华夏民族对农事的尊重。
京杭运河连通南北,在杭州上城区玉皇山南麓也有一块田地,90余亩,状如八卦,名曰“八卦田”,相传南宋皇帝在此躬耕以示劝农。
要找到这块田地并不难。穿过繁忙热闹的陶瓷市场,一条山路隐约可现。沿着山路拾级而上,从237米的海拔望下,一片葱郁之间,钱塘江一衣带水,江波摇动,“黄金作埒,碧玉为畴”的八卦田,跨越八百年的时空,生机勃发。
△王华斌/摄
【一】
在**,但凡与八卦有关的胜迹,多半带一抹神秘色彩。从兰溪的八卦村,到涪陵的八卦岩,众说纷纭,莫不如是。
八卦田田土不大,按照九宫八卦的形状,外圈围水,内圈种稼,四季色彩各异,从而形成八卦图像。在卦心当中,是个两米见高的圆形土墩,呈现着阴阳相间的太极图案,远处几树桂花远隔人尘,粲然而放。
八卦田的过去,至少在明代,几位古人一通嘴仗,历史的真相倒是越埋越深。有人说,这里是天子祭祀昊天上帝的郊坛;另一派则坚称,八卦田是南宋劝课农桑的籍田。
到了民国,沧海桑田,何止八卦田最初的起源无考,就连田里新增的坟头,也叫人摸不清头脑。在民国杭州地图上,玉皇山麓八卦田的中心,很明显标注了一座坟墓。对于这座坟墓流传过很多种说法,野史盛传是海宁陈阁老坟,晚清学者则考证为南宋六位皇帝的陵墓。这事争到最后,甚至惊动了郁达夫,一生酷爱西湖山水的他,还为此写了一篇专文解答。
其实,无论郊坛和籍田,在南宋的史志图籍中都有记载。《咸淳临安志》里记载,郊坛在南宋皇城“嘉会门外南四里、龙华寺西”,龙华寺址,就是后来杭州第二(富春江)水泥厂厂址所在,它正好位于八卦田东。而籍田的位置远在嘉会门外的玉津园,那是南宋皇帝检阅将校兵丁练武**演的地方,按今人考证,在铁路南星桥货运站一带。
史志记载,加上考古发现,八卦田的前世今生,在今天愈发明确。
【二】
对于杭州人来说,八卦田有个流传更广的故事。
时间要回溯到870多年前,绍兴十六年(公元1146年),宋高宗赵构历经多年狼狈,终于在江南站稳脚跟。四年前,以“莫须有”的罪名处**岳飞后,虚弱的南宋王朝签订了绍兴和议,眼前这个中年男人终于获得了喘息的机会。
从战争中抽眼,在满目山河破碎之中,恢复生产成了眼下的重点。在民间传说中,赵构相中了八卦田,挑选好黄道吉日,皇帝要亲自籍田躬耕。
籍田礼当天,天未亮,约两千人的仪仗队护拥着宋高宗从祥曦殿浩浩荡荡出发,而文武百官早已在西门外候驾。从凤凰山脚到江干闸口一段,是当时杭州的繁华之地,林林总总官营私营的粮行、盐铺、绸庄、药材行、客栈、酒肆、茶楼之外,来自建德、桐庐、平湖的食盐、丝绸、山货、木材如山般堆积在闸口码头。
一路的排场引得市民蜂拥,来到玉皇山边,鼓乐声起,穿戴完成,在太常卿的带领下,赵构接过籍田令奉上的御用耒耜,皇帝正式下地。
这是南宋立国以来的第一次籍田礼,宋高宗自然十分重视,渡江以来他难得意气风发,那种踩在松软土地上的感觉,是他从未有过的感受。
三步一犁,推着木犁,赵构多走了几步。在老百姓眼里,这块田地从此打上了皇家的烙印,连带着此前摇摇欲坠的赵家江山,也在杭州开启了一段新的故事。
八卦田,倒像是杭州的发端。
【三】
其实,八卦田最早和八卦并没有关系。
宋亡以后,宫殿御苑付之一炬,郊坛也在一片狼藉中破败荒芜,曾经的辉煌渐渐淡出视线和记忆。八卦田成了市民们的开荒地,油菜麦浪,一地金黄。
到了明嘉靖时,这个历史闻名的“修道皇帝”带起了社会上的宗教风。曾经的南宋郊坛遗址上,浙江官员们建起了一座崭新的“太极亭”,一旁的土阜也一同改造,在明代文人笔下,八卦田逐渐有了阴阳分布的八卦爻像。
摸透了皇帝命脉的道士们也汹汹而来,在玉皇山上辟建起高规格的道观。他们极意渲染八卦景象,甚至情愿出钱派人维护,八卦田又成了玉皇山的一大盛景。
南朝四百八十寺,从唐代开始,玉皇山上就成了佛道寺院的集中地。一千三百多年前,玉龙道观建成,传说里从吕洞宾到白玉蟾,再到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都曾在此传道。
从福星观下俯视在八卦田边劳作的百姓,或许也是这段经历,丘处机毅然带着**18人跋涉万里,一句“清心寡欲,敬天爱民”,在大雪山里消弭了成吉思汗的嗜杀之心,也保住了八卦田边无数百姓的生命与劳动成果。
除了八卦田,在老杭州的记忆里,玉皇山周围有着不少“数字”地名。山下有个十亩田,山上还有个七星缸。
顾名思义,七星缸是七只大铁缸,由雍正皇帝的能臣李卫铸造,按北斗七星之像排列,就放置在山顶的福星观里。那几年里杭城屡遭大火,严重的一次从盐桥直烧到菜市桥,纵横十余里,六万多户人家,尽成灰烬。
李卫铸缸,是看重玉皇山离位属“火”、山势如龙,七星钉飞龙,意图镇住杭州城内频发的火灾。尽管这不过是封建时代地方**的迷信托词,但说来也巧,这一来此后杭州城的火灾逐渐趋缓。
从丘处机到李卫,这么看来,八卦田倒像是杭州的福地。
【四】
近代以来,玉皇山脚成了不少人进入杭州的落脚地,八卦田成了他们讨生活的去处。
八卦田边的陶瓷品市场,过去当地人唤做“烂四亩”。“烂四亩”是块沼泽地,不宜种粮。为了提高粮食产量,村里的生产队将凼填平,改成水田。
改革开放之后,大家的心思又有了活络。“烂四亩”的填土被开挖,田又变成了水塘,老百姓养鱼卖钱。再往后,身处郊区的“烂四亩”摇身一变,又成了菜地。
填了挖,挖了填,八卦田是他们收入的主要“来源”。
生活虽然艰辛,但依然挡不住人们对美的追求。那时整块八卦田归属三个生产队,每到播种时节,各村的队长们都会约定,谁家插麦,谁家种菜。及至清明,麦子青、油菜黄,青黄相间透出无比的规律之美。
直到1982年春末,当最后一轮麦子归仓之后,八卦田上的那抹田园之色就此褪去。隔年山脚的玉皇大队拨款十五万元,宣布重整八卦田,将整块田按八卦标准图形改建,原本不怎么“八卦”的八卦田进行了一次“微整”。
2007年,杭州将八卦田精心整治后作为景区开放。这次工程面积约10万平方米,八卦田里不仅种上了小乔木与灌木,还种了8种不同的庄稼,一年四季,8种庄稼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而一些有碍风貌的建筑也被逐一拆除。
“春水满四泽,豆麦争嫣青。油芥接天碧,云英缀地紫。秋月环八卦,粟稻镶澄黄。绿茶并椒红,菊开遍田白。”如今的八卦田已基本重现了“南宋九谷”风貌,是一个连门票都不需要的遗址公园,惠及大众,成为人们回归自然、憩息山野、体验农事的首选地,向我们展示着南宋农耕文化的精彩纷呈。
春天花在开,秋天月会圆,宋氏南渡,临安风华。而后历经八百年沧桑,多少亭台楼阁早已化为尘土,而八卦田仍不紊如卦。
它在杭州,它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更是未来的。
●在上城
八卦田是杭州宋韵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农业生活的集中展示区。
前不久,一场盛大的南宋农耕文化艺术节在八卦田遗址公园举行,通过“赏·南宋人的农业生活,游·南宋人的文化生活,玩·南宋人的商业生活”三大主题,向市民展现一个完整的传统南宋农事活动,亲历体验农耕文化,传承农耕文明。
这场“秋日田埂欢乐颂”的重头戏,是开幕式的“籍田礼”表演。南宋时期,为劝课农桑,皇帝在皇家籍田里亲自耕种,垂诫天下,是**以农为本和农业立国传统的体现。本次活动重现“籍田礼”的流程,对保护、传承和利用好八卦田的农耕文化、宋韵文化具有重要意义。(通讯员 汤泽俊)
(感谢上城区委宣传部提供部分图片)
【之前,我们写了什么】
杭州宋韵,最是“上乘”!在上城,追摹千年风雅宋
千年上城·宋韵上乘②|皋亭山上铮铮抗辩声,700年不绝
千年上城·宋韵上乘③|与德寿宫重逢
千年上城·宋韵上乘④|荷花池头,府治临安
千年上城·宋韵上乘⑤|御街梦寻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02648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