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南(汤南罗立峰)

前沿拓展:

汤南

丰顺汤南镇罗氏宗族罗姓在丰顺县内素称大姓。根据族谱记载:其始祖罗安于南宋末年由福建莆田迁来,但至明朝时还算不上强姓,与其他潘、胡、黄、林、张、邓、曾、廉、泷、黎、刘、廖、邢、丘、李、王等十七姓共居,共建有红狮古庙,祀三山国王。但是,这个古庙,现在只剩罗姓人承祀了。目前,汤南罗姓连片四万余人居住,上述不少姓氏都不见了。据调查:到明朝初年黄姓还很强,曾经在官司上胜了罗姓,使罗姓八世祖气得**。后来明末崇祯年间,出了进士罗万杰,曾任吏部主事,此后罗姓成了当地最强的大姓,到清初时人口已达万人,连地名也改成“罗家约” 清乾隆三年,设置丰顺县时,揭阳县蓝田都九、十两图划归丰顺县,但世居此处的罗氏不同意。其理由是:“本族数百年来,属潮州揭邑,传统习俗,学子从师,士子科场,习农学艺,商贾买卖,皆趋潮汕。北方崇山峻岭,客家习俗,语言不通,罗氏宗族向来世代簪缨,科甲蝉联,若划归丰顺县,恐仕途闭塞,科甲无望,请求勿划归丰顺县。”官府只好与罗氏签约:“罗家如划为丰顺县后,五十年内如无殿试科甲,则可重归揭阳县。”后来,乾隆五十八年癸丑科,罗龙光会试中五十四名,殿试三甲第四十三名进士,至此罗家约才永归丰顺县管辖。罗姓强盛起来后,人多势众,其他各姓在清初后纷纷迁走。现在隔河不远属揭阳县的汾水,地方不大,但姓氏繁多,据了解有不少是当年被迫从现在罗姓的地方迁出,到这个边缘的地方立足的。目前汤南镇53个自然村43000人中,杂姓合共不超过1200人,其他的都是罗姓,其中新楼的新埔黄,现有100人左右,曾经姓罗,直到50年代土改以后,才复原姓。 调查时,罗姓乡民的回答是:杂姓“从清初开始大部分陆续迁走了,一部分不想迁走的自愿改姓罗了。本人也是姓罗滴…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

在第112个国际妇女节

我国第99个妇女节来临之际

3月4日上午,

在小汤山镇

汤南社区的居民活动室

举办了一场

多肉DIY盆景活动。

汤南(汤南罗立峰)

活动当天,花艺老师早早地就来到了社区布置现场,带来了吉娃娃、雪爪、紫乐、红宝石等5种不同品种的多肉。活动开始后,花艺老师现场实物教学,为居民们讲述了多肉植物的日常养护,包括浇水、日照、病虫害防治等常见问题,并现场示范如何正确种植和DIY多肉。

汤南(汤南罗立峰)

汤南(汤南罗立峰)

不一会儿,在花艺师的讲解和指导下,一盆盆可爱的多肉盆栽出现在了大家的手中,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气息。种植完成后,花艺老师又提醒大家多肉的后期看护和浇水周期。

汤南(汤南罗立峰)

此次活动深受广大居民的喜爱,她们表示不仅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而且还拉近了与社区之间的距离,同时还收获了一份美好的记忆。

来源:小汤山在线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025483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