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江大潮视频2019(钱塘江大潮视频2018)

前沿拓展:


钱江晚报▪小时**记者 施雯 见习记者 柳依然 陈馨懿 通讯员 王恺 许仙红

世上的河流千千万,有涌潮的却寥寥无几,浙江钱塘江是其中最奇特的一条。

虽然,南美洲的亚马逊河也有涌潮,但受河口过于开阔和两岸热带雨林的影响,人们往往无法用肉眼观赏到它的潮水。

钱塘江上的涌潮,从古至今,汹涌澎湃,是国际涌潮学界公认的,全球最壮观的河口涌潮。

钱塘江大潮视频2019(钱塘江大潮视频2018)

今日农历八月十八,是钱塘江上传统观潮吉日。

据省钱塘江流域中心监测:今年,闸口至盐官5.17米以下江道容积今年是5.15亿立方米,比去年大了0.48亿立方米,比前年更大;这就意味着,钱塘江下游涌入的潮水会更多,可以说,今年是近三年来潮水最大的。

观潮,永远是安全第一。今天,小时**已经派出多路记者,让你足不出户就能领略壮美钱江潮。

直播之前,小时**记者采访了省钱塘江流域中心、省钱塘江涌潮研究会的专家,为大家带来了几个最佳观潮点的一手观潮情报。

【11:35】:嘉绍大桥潮头高,可观交叉潮

今天中午11点35分前后,钱塘江嘉绍大桥下游江面出现一道白线,慢慢向上游推进。

继而波涛汹涌的南潮和东潮(北潮)交汇,形成了优美的交叉潮,通过钱塘江流域中心的实时**,我们可以欣赏到游人站在岸边无法欣赏到的交叉潮。

今年9月,省钱塘江涌潮研究会联合省钱塘江流域中心、省水利河口研究院等单位实地考察了钱塘江起潮点。

专家们发现,现在,钱塘江潮的起潮点是在海盐黄沙坞排涝闸和余姚临海浦闸一线以东的位置,与2010年记载的相比,10年时间,向东移动了约5公里。

省钱塘江流域中心高级工程师任火良介绍,嘉绍大桥以下15公里的南岸,钱塘江喇叭口进潮是从东北向来的,而喇叭口外延的南岸是个凹岸,刚好是个对冲的位置,这里的潮水流速大,潮高也比较高。

特别是嘉绍大桥及以下5-6公里的位置,涌潮高度可达1.8-2米,高度比盐官还要高。

这个位置,江中的滩地高程不一致,高滩会阻止涌潮的前进,江中又有沙洲,所以,在这一带的江面上就有了南潮、东潮(北潮)形成的交叉潮

另外,从南岸来讲,在嘉绍大桥以上到二十工段,因流速大于北岸,潮高基本在1.5米以上,可看性也比较强。

【12:35】:新仓二度潮壮观,大缺口波涛汹涌

虽然天气阴霾,但今天钱塘江北岸海宁大缺口以下,新仓-旧仓一带的江边,依然人潮涌动。

新仓旧仓、大缺口一带也是传统的八月十八观潮打卡胜地之一。

中午12点35分前后,一线潮来到新仓一带江面。

南潮进出钱塘江河口凹道后,一股潮头被一分为二,其中一股沿着岸线向西推进,另一股由于离心力作用往北岸涌来。

从新仓到旧仓将近3-4公里的位置,在20-30秒之内,两股各奔东西的潮头,又会在此平行汇合,同时上塘,潮头高度相当之高,也被称为冲天潮。

除了冲天潮,接下来,这里还有更惊心动魄的二度潮上塘。

之前我们讲过,在嘉绍大桥下游江面会形成交叉潮,两股潮头交叉后,南潮过后,东潮(北潮)才会再来。到了新仓这一带,东潮(北潮)会迟于南潮8-9分钟到来。

也就是说,在新仓这一带,南潮拍打北岸后,过了8-9分钟,水位已经涨了2-3米,在这个水体上,东潮又有大约1.5的潮头再次涌来,大部分潮水都会上塘,可谓蔚为壮观。

在新仓旧仓、大缺口一带观潮的游客,只能在堤坝顶部,也就是二级平台上观潮。

一级平台明清鱼鳞大海塘上,大潮汛期间,此地潮水基本全线上塘,往年,堤顶防浪墙挡板冲毁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13:05】:盐官一线潮、老盐仓回头潮冲天

13点05分前后,潮水来到盐官。

盐官这一带的主潮**岸,涨落潮流速比较大,主潮水体比较深,涌潮的破碎不够充分,看起来涌潮高度会受影响。

不过,盐官离岸100米以外的江面上,潮高还是比较高的,八月十八、十九涌潮最高可接近2米。

接下来,潮水到了老盐仓,这里是比较闻名的回头潮看点。

今天潮水到的时间是下午1点36分左右,岸边里三层外三层,早早就围满了看潮的群众。

这里有老盐仓大坝,潮水从东向西行进中,这个大坝的直角会直接阻挡涌潮行进,潮水部分折返。

潮水折返了500-600米后,会遇到清代筑造的东西塘,这个地方是个十几米的折口,返回过来的回头潮碰到东西塘形成突变,往上形成冲天潮,另一部分往下游折返3公里左右后,再次形成回头潮,今天的回头潮上塘,还是挺有看头的。

13:30外卖小哥暂停接单,只为现场感受钱江潮

我们的另外一路记者也已经赶到了下沙附近的七格观潮点。

13点30分左右,记者在智格路和七格路交叉口看到,这里已经实施交通管制,车辆无法进入智格路。

智格路上,或是走路,或是骑着自行车、电瓶车,一波波人群前往之江东路路口的下沙七格观潮点。

“可以帮我抬一下车吗?”汤先生戴着外卖头盔,电动车上还放着外卖框,向身边人求助。

钱塘江大潮视频2019(钱塘江大潮视频2018)

“专门过来看潮的,暂时就不接单了。”赶潮路上,像汤先生这样,专门暂停了工作的外卖小哥还不少。

现场,不少观潮者试图把手机拍的照片发出去与朋友分享,却迟迟发不出,“观潮人太多,网络都被挤爆了”。

14:00文明观潮,垃圾也请记得带走

观潮人群中,两件橘**的环卫服十分显眼。这两位环卫工人身后放着清洁桶,正目不转睛地看着江面,等待潮水过来。

钱塘江大潮视频2019(钱塘江大潮视频2018)

“我们就是在这里附近做清洁的,等到人群离开,我们就要开始清理垃圾,清理完大概一个小时吧。”一位环卫工人笑着说,“也是顺便来看看潮水,前几天都不大,今天的潮大,肯定好看!”

当然,我们也想呼吁下现场观潮的朋友们,人走了,垃圾也请记得带走。

14:15今年八月十八潮水为啥不够精彩?

直播到现场,朋友圈里也有另外一种声音出现:今年八月十八潮水不够精彩。

钱塘江大潮视频2019(钱塘江大潮视频2018)

为啥?

根据今天钱塘江流域中心最新出炉的**视频来看,沿江新仓、大缺口、盐官、老盐仓等点位的潮水看,较今年八月初三前后的大潮汛来看,威力有所减弱,也就是说今年八月十八潮水比八月初三的弱。

支持这一点说法的,可以从今天(10月4日)沿江各点位的潮水情况来分析,新仓、大缺口等传统上塘的观潮点位,今天均没有潮水上塘的情况出现,老盐仓这个点位有回头潮上塘,上塘的潮水也没有初三大。

据钱塘江涌潮研究会专家分析其中原因,主要是今年八月初三的潮水更接近秋分,而秋分前后最近一次的钱塘江大潮汛应为全年最大。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这段时间,钱塘江上游富春江水库除白天发电时有小流量下泄外,几乎没有下泄水。

10月3日,闸口低水位为3.74米、闻家堰低水位为3.84米,较八月初三低了0.60米左右。也就是说,低潮位低影响的是潮水壮观的程度。

接下来,小时**多路记者将实时发回各个观潮点的最新动态,也请及时关注。

本文为钱江晚报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报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

拓展知识:

钱塘江大潮视频2019

钱江潮成因:
雄伟壮观的钱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响外,还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 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象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

钱塘潮的特色

交叉潮

距杭州湾55千米有一个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观看十字交叉潮的绝佳地点。由于长期的泥沙淤积,在江中形成一沙洲,将从杭州湾传来的潮波分成两股,即东潮和南潮,两股潮头在绕过沙洲后,就像两兄弟一样交叉相抱,形成变化多端、壮观异常的交叉潮,呈现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横”的壮观景象。两股潮在相碰的瞬间,激起一股水柱,高达数丈,浪花飞溅,惊心动魄。待到水柱落回江面,两股潮头已经呈十字形展现在江面上,并迅速向西奔驰。同时交叉点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转移,撞在顺直的海塘上,激起一团巨大的水花,跌落在塘顶上,吓得观潮人纷纷尖叫着避开。

一线潮

看过大缺口的交叉潮之后,建议您赶快驱车到盐官,等待观看一线潮。未见潮影,先闻潮声。耳边传来轰隆隆的巨响,江面仍是风平浪静。响声越来越大,犹如擂起万面战鼓,震耳欲聋。远处,雾蒙蒙的江面出现一条白线,迅速西移,犹如“素练横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再近,白线变成了一堵水墙,逐渐升高,“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横在浪花中”。随着一堵白墙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来到眼前,有万马奔腾之势,雷霆万钧之力,锐不可当。

一线潮并非只有盐官才有。凡江道顺直,没有沙州的地方,潮头均呈一线,但都不如盐官好看。原因是盐官位与河槽宽度向上游急剧收缩之后的不远处,东、南两股潮交会后刚好成一直线,潮能集中,潮头特别高,通常为1—2米,有时可达3米以上。气势磅礴,潮景壮观。

回头潮

从盐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将到达下一个观潮景点老盐仓。老盐仓的地理环境不同干盐官,盐官河道顺直,涌潮毫无阻挡向西挺进,而老盐仓的河道上,出于围垦和保护海塘的需要,建有一条长达660米的拦河丁坝,咆哮而来的潮水遇到障碍后将被反射折回,在那里它猛烈撞击对面的堤坝,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落到西进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风驰电掣地向东回奔,声如狮吼,惊天动地,这就是回头潮。

钱塘江大潮,白天有白天波澜壮阔的气势,晚上有晚上的诗情画意;看潮是一种乐趣,听潮是一种遐想。难怪有人说“钱塘郭里看潮人,直到白头看不足。”

钱塘观潮指南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这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咏赞钱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来,钱塘江以其奇特卓绝的江潮,不知倾倒了多少游人看客。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前后,是观潮的最佳时节。这期间,秋阳朗照,金风宜人,钱塘江口的海塘上,游客群集,兴致盎然,争睹奇景。观赏钱塘秋潮,有三个最佳位置。

海宁县盐官镇东南的一段海塘为第一佳点。这里的潮势最盛,且以齐列一线为特色,故有“海宁宝塔一线潮”之誉。潮头初临时,天边闪现出一条横贯江面的白练,伴之以隆隆的声响,酷似天边闷雷滚动。潮头由远而近,飞驰而来。宛若一群洁白的天鹅排成一线,万头攒动,振翅飞来。潮头推拥,鸣声渐强,顷刻间,白练似的潮峰奔来眼前,耸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墙直立于江面,倾涛泻浪,喷珠溅玉,势如万马奔腾。潮涌至海塘,更掀起高9米的潮峰,果然"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这一簇簇声吞万籁的放射形水花,其景壮观,其力无穷,据说有一年,曾把一只一吨多重的“镇海雄师”冲出100多米远。当潮涌激起巨大回响之后,潮水又坦然飞逝而去。有人这样写道:“潮来溅雪俗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十分确切地描绘了潮来潮往的壮观景象。

在第二个观潮佳点――盐官镇东8公里的八堡,可以观赏到潮头相撞的奇景。海潮涨入江口之后,因为南北两岸地势不同,潮流速度南快北慢,潮头渐渐分为两段。进展神速的南段称为南潮;迟迟不前的北段潮头,在北岸观潮者看来,是来自东方,故称东潮。当南潮扑向南岸被荡回来,调头向北涌去,恰与姗姗来迟的东潮撞个满怀。霎时间,一声巨响,好似山崩地裂,满江耸起千座雪峰,着实令人怵目惊心!

在第三个观潮佳点――盐官镇西12公里的老盐仓,可以欣赏到"返头潮"。这里,有一道高9米、长650米的“丁字坝”直插江心,宛如一只力挽狂澜的巨臂。潮水至此,气势已经稍减,但冲到丁字坝头,仍如万头雄狮惊吼跃起,激浪千重。随即潮头转,返窜向塘岸,直向塘顶观潮的人们扑来。这返头潮的突然袭击,常使观潮者措手不及,惊逃失态。

此外,海宁观潮还有日夜之分。白天观潮,视野广阔,一览怒潮全景,自是十分有趣。而皓月当空时观赏夜潮,却也别有其妙。近年来,钱塘江潮水卷人事故时有发生。其中2007年8月2日16时30分左右,杭州市江干区下沙七堡1号丁字坝附近水域发生一起30多人被潮水卷走的事件造成11人**亡。

钱塘江大潮视频2019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壮观的涌潮呢?

首先,这与钱塘江入海的杭州湾的形状,以及它特殊的地形有关。杭州湾呈喇叭形,口大肚小。钱塘江河道自澉浦以西,急剧变窄抬高,致使河床的容量突然缩小,大量潮水拥挤入狭浅的河道,潮头受到阻碍,后面的潮水又急速推进,迫使潮头陡立,发生破碎,发出轰鸣,出现惊险而壮观的场面。但是,河流入海口是喇叭形的很多,但能形成涌潮的河口却只是少数,钱塘潮能荣幸地列入这少数之中,又是为什么?

科学家经过研究认为,涌潮的产生还与河流里水流的速度跟潮波的速度比值有关,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同或相近,势均力敌,就有利于涌潮的产生,如果两者的速度相差很远,虽有喇叭形河口,也不能形成涌潮。

还有,河口能形成涌潮,与它处的位置潮差大小有关。由于杭州湾在东海的西岸,而东海的潮差,西岸比东岸大。太平洋的潮波由东北进入东海之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到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向右偏移,使两岸潮差大于东岸。

杭州湾处在太平洋潮波东来直冲的地方,又是东海西岸潮差最大的方位,得天独厚。所以,各种原因凑在一起,促成了钱塘江涌潮。

钱塘江大潮,以其“滔天浊浪排空来,翻江倒海山为摧”的壮观景象,吸引着无数人前往观看。是世界著名的两大涌潮之一,“钱江潮”在纳入现代旅游产业开发之后,曾创下三五天之内聚散百余万自费游客的纪录。然而,在潮水迷人的诱惑下,却暗暗藏匿着凶险。据有关报道,每年,都有人因观钱江潮而丧生,仅今年夏天,钱江潮水已吞噬了20余条生命,受伤者更多。

人们对涌潮成因和规律的无知,是出现悲剧的一个主要原因。潮汐的出现是有规律的,农历初一、十五涨大潮。此时,月球、地球和太阳三个天体差不多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与太阳的引潮力几乎作用于同一个方向,两者的合力最大,海水就涨得最高,落得最低,即大潮。到了初八、二十三,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形成直角,此时太阳引潮力和月球引潮力两者合力最小,这时出现两次最低的**和最高的低潮,称为“半日潮”,通常,地球上绝大部分地方的海水每天出现这种潮。有些地方,两次**与两次低潮的潮差很大,涨落时间不等为“混合潮”。有的地方一天只有一次**和一次低潮,**和低潮之间大约相隔12小时25分,称为“全日潮”。

“钱江潮”主要由杭州湾入海口的特殊地形形成,杭州湾外宽内窄,外深内浅,是一个典型的喇叭状海湾。出海口江面宽达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骤缩至20公里。到海宁盐官镇一带时,江面只有3公里宽。起潮时,宽深的湾口,一下子吞进大量海水,由于江面迅速收缩变窄变浅,夺路上涌的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便都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夹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拦门沙坝,潮水一拥而上,掀起高耸惊人的巨涛,形成陡立的水墙,酿成初起的潮峰。“钱江潮”每日两潮,间隔约12小时,每天来潮往后推迟约45分钟,成规律地半月循环一周。潮头最高达3.5米,潮差可达9米。

近年来,钱塘江周围环境有很大改善,两岸修起了防洪堤,路面铺着彩色地砖,路边植起了草皮,到了夏天,去江边看潮、乘凉、欣赏夜景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一对对谈情约会的恋人,他们喜欢走下防洪堤台阶看潮,当潮水如雄狮惊吼跃起,激浪千重,向人扑来时,观潮者往往措手不及,没有思考的空间,人已被巨浪吞噬了。江边埠头上写有“涌潮危险游人止步”的警示语,观潮心切的游人总是看不见,而到了晚上,要想看也看不清了。据江边居民反映,一些青年,往往站在地势较低、不是观潮点的地方观潮,不懂潮水涨落规律,也不清楚潮水的威力能伤人性命,就那么糊里糊涂,年轻的生命一去不复返。

但目前也有加外的理论,同样无法解释为什么是准确的8月18日:
潮汐的成因需要重新解释。

一、在此,我们必须先把牛顿的"引力"的作用与后来变为"引力场"的作用分开来说明。

(1)我首先"质疑"引力的作用解释,按引力定律计算,太阳的引力作用在地球上的值(本来就子虚乌有),比月球大上百倍。按理潮汐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应该由太阳引起的。这就是其矛盾之一;

(2)地球潮汐的引力成因的解释,到目前仍仅是"定性"解释。而在解释钱塘江大潮时,说是月球的"满月"造成的,这实在是牵强附会的解释,我想凡是有点"科学头脑"的人要是仔细地想一想,都会得出一个结论,"满月"是"光"因素,与"力"因素有何干系?这是真正的科学态度吗?

(3)如果月球对地球的海洋有这么大的"引力"作用,那么,就应该对环绕地球的卫星有更大的"引力"作用,从而可以明显地表现在卫星的轨道的形状上,那为什么没有其表现呢?在此,航天局的"实践家"们引进了"引力范围"的解释,如果还是按"引力"的角度来运用"引力范围"概念,月球还是对卫星的轨道形状有非常大的影响。

在此,我的重力场的"范围"概念与原来的"引力范围"的概念不同。航天实践上的"引力范围"就是我的"重力场范围",但理解的意义不同。从我的角度,出了我的月球"重力场范围",月球就不会对卫星有"一点"作用。当然,也就对地球上的海洋更没有"一点"作用。月球的"重力场范围"不会延伸地球上。那么,地球上的潮汐现象的成因不是由于月球的"引力"造成的,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在此提出一个假说。

二、我的假说:

地球上的潮汐成因是由于太阳光照射在海洋面上,白天被太阳光照射的海洋面被加热,海洋的"水"就有"热胀"效应。而在夜间,海洋被加热的"水"的热量就向空气中传递,就又"冷缩"了。于是,又由于地球的自转,就有了"潮汐现象"。虽然,其"热胀冷缩"效应很小,但由于此微小的"热胀冷缩"在广大的海洋面上的"积累",也就造成了"潮汐"。

我可以解释"钱塘江大潮"的原因。钱塘江大潮发生在每年的阴历八月,这正是"秋分"时节。太阳的光照在地球上的"中心点"正是在"赤道"上。由于地球从西向东自转,太阳在每天的开始照在太平洋的大部分的热量,且是在美国的西海岸上开始,于是,随着地球的自转,被加热而"热涨"的太平洋的"水"向"西推进",到了下午,就推进到了**的东海岸。钱塘江正是在此"东"的正面,且由于其地理形状的特点,就产生了"大潮"。如果是"春分"时节,太阳在每天的开始照在太平洋的大部分的热量,且是在南美洲的西海岸开始,所以,传递到**的东海岸上的潮汐的"峰值"就比较小。
有一个可以验证我的此假说的"现象"。按我的解释,"内陆海"比起太平洋及大西洋来很小,但是也应该有"微弱"的"热胀冷缩"的效应,而且其"潮汐"很有规律。按此理,如果是阴天,此"潮汐"现象就不明显。在西亚的"里海"可以验证我的假说的成立与否。

钱塘江大潮视频2019

清费饧璜(1664-?年)《广陵涛辩》云:钱塘江大潮视频下载 钱塘江大潮的视频 钱塘江大潮吞人视频 钱塘江大潮视频资料 “春秋时,潮盛于山东,汉及六朝盛于广陵。唐、宋以后,潮盛于浙江,盖地气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钱塘潮比广陵涛出现的时间晚一些,至迟在东汉就已形成。王充《论衡·书虚篇》提到“浙江、山阴江、上虞江皆有涛”。又说当时钱钱塘江大潮视频下载钱塘江大潮吞人视频资料图片唐浙江“皆立子胥之庙,盖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涛也”。但是,王充只说“广陵曲江有涛,文人赋之”,没有说赋钱塘江潮。可见,东汉时,钱塘潮远没有广陵涛出名。估计,当时还未形成钱塘观潮风俗。
[编辑本段]钱江潮成因
天时:农历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阳、月球、地球几乎在一直线上,所以这天海水受到的引力最大。
地利: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象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钱塘江大潮视频下载钱塘江大潮吞人视频资料图片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涌。
风势: 沿海一带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方向大体一致,助长了潮势。
[编辑本段]钱塘潮的故事
原先钱塘江的潮来时,跟其他各地的江潮一样,既没有潮头,也没有声音的。 钱塘江大潮视频下载钱塘江大潮吞人视频资料图片
有一年,钱塘江边来了一个巨人,这个巨人真高大,一迈步就从江这边跨到江那边了。他住在萧山县境内的蜀山上,引火烧盐。人们不晓得他叫什么名字,因为他住在钱塘江边,就叫他为钱大王。钱大王力气很大,他打着自己的那条铁扁担,常常挑些大石块来放在江边,过不多久,就堆起了一座一座的山。
一天, 他去挑自己在蜀山上烧了三年零三个月的盐。可是,这些盐只够他装一头,因此他在扁担的另一头系上块大石,放上肩去试试正钱塘江大潮视频下载钱塘江大潮吞人视频资料图片好,就挑起来,跨到江北岸来了。
这时候,天气热,钱大王因为才吃过午饭,有些累了,便放下担子歇歇,没想到竟打起瞌睡来。正巧,东海龙王这时出来巡江,潮水涨起来了。涨呀涨的,竟涨到岸上来,把钱大王这头盐慢慢都溶化了。东海龙王闻闻,水里哪来这股咸味呀,而且愈来愈咸,愈来愈咸。他受不了,返身就逃,没想逃到海洋里,把海洋的水都弄咸了。这位钱大王呢,睡了一觉,两眼一睁,看见扁担一头的石头还放在硖石(就是现在的名的硖石山钱塘江大潮视频下载钱塘江大潮吞人视频资料图片),而另一头的盐却没有了!
钱大王找来找去,找不着盐,一低头,闻到江里有咸味,他想:哦,怪不得盐没有了,原来被东海龙王偷去了。于是他举起扁担就打海水。一扁担打得大小鱼儿都震**;两扁担打得江底翻了身;三扁担打得东海龙王冒出水面求饶命。
东海龙王战战兢兢地问钱大王,究竟为什么发这样大的脾气。钱大王说:“你把我的盐偷到什么地方去了?”东海龙王这才明白海水变咸的原因。连忙赔了罪,就把自己怎样巡江,怎样把钱大王的盐无意中溶化了钱塘江大潮视频下载钱塘江大潮吞人视频资料图片,使得海洋的水也咸起来的事情,一一说了。
钱大王心里好气呀,真想举起铁扁担,一下把东海龙王砸烂了才甘心。东海龙王慌得连连叩头求饶,并答应用海水晒出盐来赔偿钱大王;以后涨潮的时候就叫起来,免得钱大王再睡着了听不见。钱大王听听这两个条件还不错,便饶了东海龙王,把自己的扁担向杭州湾口一放,说:“以后潮水来就从这里叫起!”东海龙王连连答应,钱大王这才高高兴兴地走了。
从那个时候起,潮水一进杭州湾,就伸起脖子,“哗哗哗”地喊叫着,涨到钱大王坐过的地方,脖子伸得顶高,叫得顶响。这个地方就是如今的海宁。举世闻名的“钱江潮”就是这样来的。
古时的钱塘江从富阳鹳山入海河口只有一般的潮汐涨落,天长日久,北面的长江从上游挟带泥沙逐渐在杭州湾北岸形成太湖冲积平原,与相对稳定的南岸形成独特的河口形状。现在,杭州湾口从北岸的南汇咀至南岸的镇海相距有100公里,而往上游132公里至盐官,江面竟缩小到2.5公里宽,在平面上形成一个巨大的喇叭形,喇叭形的河口结构使得在每日的潮汐中有更多的海潮汇入杭州湾,推动湾口附近沉积的泥沙向湾内移动,慢慢地便在河口段形成沙坝,进入湾口的潮波遇钱塘江大潮视频下载钱塘江大潮吞人视频资料图片到一个个沙坝的阻碍,前锋变陡,涌出水面,不断涌来的后浪又推动着受阻的前浪滚滚向前。与此相同,由于受喇叭口形状的约束,河口越往里缩,潮水与江面的落差就越大,涌潮就此形成。在月球引力的作用下,长驱直入的潮水至达海宁盐官附近时,潮头最高可达3米以上,以每秒5-7米的速度浩浩荡荡向上游挺进,势如破竹,蔚为壮观。钱塘江大潮吞人真相 在线观看,惊悚恐怖专辑…

参考资料:
dh5e6

钱塘江大潮视频2019

我国 最大最壮观的潮汐是钱塘江潮,潮头高达8米左右,潮头推进速度每秒达近10米,其壮观景象,汹涌澎湃,气势雄伟,犹如千军万马齐头并进,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实为天下奇观。钱塘江在杭州湾流入东海,河口外宽内狭,宽处达100千米,狭处只有几千米。海水刚进海口,水面宽,越往里就越受河流两岸地形的约束,海水只好涌积起来,并且越积越高,加之钱塘江流出的河水受到阻挡,又促进水位增高,好像一道直立的水墙。当后面的海水不断涌入时,就形成了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的壮观景象。

钱塘潮至迟于东汉形成,观潮风俗出现在东晋,出名于南北朝,唐时十分猛烈,宋代观潮成规模。

雄伟壮观的钱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响外,还跟钱塘江口状似喇叭形有关。钱塘江南岸赭山以东近50万亩围垦大地象半岛似地挡住江口,使钱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进难退,杭州湾外口宽达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仅宽几公里,江口东段河床又突然上升,滩高水浅,当大量潮水从钱塘江口涌进来时,由于江面迅速缩小,使潮水来不及均匀上升,就只好后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后浪追上,层层相叠。其次还跟钱塘江水下多沉沙有关,这些沉沙对潮流起阻挡和磨擦作用,使潮水前坡变陡,速度减缓,从而形成后浪赶前浪,一浪叠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0204817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