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回乡偶书古诗带拼音)

前沿拓展:


回乡(回乡偶书古诗带拼音)

回乡记

◎ 邓兆文

因为根在那里,所以家乡始终是一种念想,尤其是农村老人,即使身子到了城市,心也没有落户。

这不, 刚过清明,久居烟台的父母就动了回老家的念头,可由于受yi情影响,农村的集市feng了,生活不方便,所以日程一直推到五月中旬。汽车刚开上通往莱州的高速公路,坐在后排的父母就兴奋起来。“快看,那是苹果树,长得多好啊”,父亲话音未落,母亲接着一句“地里的麦子都莠穗了”。我在前面掌握方向、路线,后边的父母就一个劲地东张西望,对窗外的景物评评点点,仿佛久困于笼中的鸟放了出来,啁啾个不停。看到他们那么高兴,我也乐在其中,不知不觉间,车子已到了终点。

一盆羊肉汤盛起满满的乡情

回家放下行李,我们按照以前的老习惯,来到同乡人开得羊肉馆吃午饭。餐馆老板姓于,在西由街经营这家饭店已有年头了,羊肉现宰现做,烙的面饼很有特色,远近闻名,记得有一次,一位从烟台来的小姑娘专程来此学艺。莱州人心灵手巧,在饮食方面也有独到之处,除了海鲜做得好,全羊汤也是一绝。家乡人就是那么实在,才八十元就端上来满满的一大盆,一张大饼十元,连司机四人,我们畅开肚皮吃,还剩了不少。因为彼此认识,大家边吃边聊,熟悉的乡音如同喷香的羊汤一样温馨,一会儿功夫就把我有点生锈的家乡话磨亮了。父母和餐馆的主人是主角,话题自然在乡情里面打转,仿佛家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故事。一时间,原来寂寥的空间顿时活跃起来,欢声笑语不断,这是父母在烟台生活时,很少见到的场面,我不由得从心底感叹:如果说空虚与寂寞是一种疾病的话,那么乡音乡情就是一剂良药,只要服上几分钟就可以药到病除。

回乡(回乡偶书古诗带拼音)

除草种菜,小院重新焕发勃勃生机

从去年十月下旬父母来烟台,我家的老宅就一直是铁将军把门了。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把满院子的杂草除净,当然这也是我最打怵的一件事。我曾步量过,院子南北长**步,东西宽十二步,大约二百平方米,其中用来种菜的地方占三分之一。你不得不佩服草的本领,仅大半年功夫,它就把原来**黄土的部分统统纳于自己的范围。可我们绝不允许它无序扩张,父母早有打算,要在上面种菜。于是,我找来铁锨、小锄,早起晚歇地忙了起来。84岁高龄的父亲,搬个马扎在旁边瞅着,偶尔和来串门的邻居夸我几句。看得出,儿子的忙碌,不仅仅是清除了老人视野上的荒芜,更多的是在心理上为他们打开了一扇明亮的窗户。第三天,我和母亲趁赶集买回小葱、黄瓜、茄子、芸豆等蔬菜的苗子,等把它们安顿好后,一块标准的家庭菜园就如同栩栩如生的油画呈现在我们面前。父亲高兴地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只要播下种子就有收获,再过一个月我们就可以吃上放心菜了。”望着眼前这一片从天而降的墨绿,我忽然有一种莫名的幸福,为晚年的父母,也为自己的劳动成果。

回乡(回乡偶书古诗带拼音)

与同窗乡亲茶叙,感受家乡的真实生活

一如往昔,农村的晚上还是那么静谧,街上除了路灯和偶尔的行人,很少再听到其它声音。

饭后,收拾好碗筷,与父母聊一会儿天,看到父亲开始看手机、母亲看电视连续剧了,我就按照事先的约定来到发小王连亭家里。早就听说这几年,他干得不错,果然名符其实。耀眼的炽光灯下,一座三合院被全部罩了起来,院子的上空排满了光伏电板,地上虽略显杂乱,但看得出,房子装修还是相当讲究的。回家后的第二天晚上一直到回烟台,我的夜晚都是在他家里度过的,他讲的话,让我认识了一个真实的农村。其实农村的钱也不是不好挣,否则你怎么解释,村里的年轻人都在城里买了房子,但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你得多用脑,不怕出力。就拿他来说吧。他瞅准了这几年农村上大棚和老房子多年失修的商机,组织了几位乡亲干起了糊大棚的买卖,一平方米20多块钱,一座农村的老房子,花上三四千元就把屋顶罩起来了,几十年都不会漏雨,还有养殖大棚、工厂车间的房顶,约都约不过来,他和工友们不仅收入可观,工作时间上也有弹性,可谓挣钱与种地两不误。而另一位同学刘俊章则是靠出力挣钱的典型,他那天晚上2点出海,替海水养殖户分苗,干到第二天便会到手450元。我的堂兄邓兆民既动脑也肯出力,他一边糊大棚,出海,一边种了十几亩地。三山岛村的一位发小告诉我,只要你肯遭点罪,这钱好挣,他雇人出海打鱼,不管渔获物多少,都得付给每人每天五六百元。再说种地种苹果,只要有点规模,选好品种,没有不挣钱的,而且国家还有粮食补贴。问题出在懒惰上,自己躺平,那可就连自己都养活不了了。最近,国家又开始在农村推广使用空气能,用电代替煤炭取暖,既干净又卫生,每户安装一套2.5万元,其中补贴6000元。对于这些事情,老百姓看在眼里,高兴在心里,赞在嘴里,打心眼里知足、感恩。兆民大哥就对我说:“讲良心话,**对咱老百姓真好,咱们不能睁眼说瞎话。”

回乡(回乡偶书古诗带拼音)

上街走走,重闻乡音,重拾旧谊

我始终认为,农村老百姓是最实在、最勤劳、最善良的,只要和他们在一起,心里总是充满了说不出的愉快。那天,父亲说咱村的企业家刘泽铭先生又捐资把村西头中街向南街那一段崎岖不平的土路修好了,让我去体验一下,恰好我也有此意,于是就从村委开始,慢慢观赏起来,迎面遇上李少波的母亲。哇!一晃她八十多岁了,我认出了她,她却认不出我了,是啊,多少年不见了,我也从少年时在她家玩的孩子变成了中老年人,她怎么会想到此时我的模样呢。不过,几句寒暄之后,就重新找回了昔日的感觉。走到南头,远远望见一群人在街头闲聊,我走到他们中间,有的人认出了我,也有的把我当成了我弟弟。其中有个叫代福的妇女问我她叫什么名字,我一点没犹豫地叫出了口,她高兴坏了,直夸我记性好,不忘本。老村长也在,尤其上眼的是一位叫兆林的,乡亲开玩笑说他是神公bao,意思没贬意,只是表示他知道的多。实际上也是,一看到他蓄着以前那种长长的白胡子、头戴礼帽的样子就知道,这是一位肚子里有学问的人。我用标准的家乡话,和他们聊天,他们说你离家40多年了,家乡口音一点儿没变,我说哪敢呀,饭是家乡的好吃,话是家乡的好听。短短的一个小时,我就变成了他们当中的一员,他们都没把我当外人,我也表示等退休了,每年都会回来住一段时间,看看乡亲们。此时,我看到他们的眼角都笑开了,这是赞许的意思吧。少小离家老大回,本来就该如此,人无论走多远,千万别走岀乡亲们的心。

回乡(回乡偶书古诗带拼音)

前几天,又回去了两趟。中秋节那天是和我弟弟一起给母亲过生日,同时让儿子开车拉着我和弟弟给外曾祖父的碑文重新上漆,然后恭恭敬敬地在他和奶奶、姥姥的坟前摆上月饼、糖果等祭品,烧香烧纸做不到了,那就多磕几个头,算是把清明节欠下的功课补上。这样,父母亲大人高兴,已故的亲人们安息。作为后辈,总得讲究孝道和传承,让一代代人知道自己的源头,把阴阳两界的人都照顾好,这才叫圆满。9月17日那趟,住了8天,是收拾院子,把春天种下的蔬菜藤蔓清理干净,看到一岁一枯荣的景象,就想到父母想到自己,确实应该匀出些时间与父母分享,你既然留不住光阴,那就让时间过得更有厚度,更有内涵和意义。此时,恰好莱州梭子蟹大量上市,农村集市上的东西很便宜。母亲骑电动车,我骑自行车,逢集必去。只要母亲看好的东西,我就抢在她之前刷微信付款,卖东西的大哥大嫂就伸出大姆指点赞。回家的路上,看到沿街的老房子后窗被堵**的,就知道家中无人住了,我就数着,4里多地大约有几十家吧。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悲怆,因为时代在发展在进步,新陈代谢是规律,年轻人总不能一辈子守在农村吧。但我的心还是像被什么东西揪了一下,可能是不舍或者为一些事物的凋谢而心生怜悯吧。

再过数日,就要回家把父母接回来,有父母、岳父母和弟弟一家守在身边的日子真好,且行且珍惜。

回乡(回乡偶书古诗带拼音)

作者简介

邓兆文,笔名朝闻天下,山东莱州市三山岛街道街西头村人,公务员,曾在省级科研单位和市区**机关工作,**散文学会会员,烟台市作协会员,市散文学会理事、微刊副主编,散文诗歌小作见于诸多报刊网络。

编辑:刘学光

精彩回顾

沐 溪腾飞的港城

鞠良方山之美

马金红如歌的祭奠

欢迎大家关注烟台散文公众号,是《烟台散文》的姊妹刊,是烟台散文学会主办的又一微刊。除定期发布名家散文,漫谈散文写作知识,还设有会员佳作,原创首发栏目,文章不求来路,但求唯才,我们寻找的是拥抱生活的佳作。

欢迎文学爱好者投稿,一经采用,邮件回复,来稿请注明姓名、电话等**。

回乡(回乡偶书古诗带拼音)

微信号:yantaisanwen2016(敬请关注!本微刊每周二、五刊出)

投稿邮箱:yantaisanwen@126.com

(欢迎投稿!稿件标题三号黑体字、正文五号宋体,稿末请附百字个人简介和生活照一二张,照片附件另行发送一份)。

壹点号 烟台散文

**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拓展知识:

回乡

1.形容回乡的诗句

1.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2.关于“回家”的诗句有哪些

1、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贺知章《回乡偶书》

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文《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刘皂《旅次朔方》

9、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

10、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

11、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驿台》

12、为嫌客闷转还乡,到得还乡梦转长。——陈著《回家》

1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14、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望驿台》

15、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形容回乡的诗句有哪些

1.《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代: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鬓毛衰 一作: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2.《腊日》

唐代:杜甫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3.《癸巳除夕偶成》

清代:黄景仁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4.《同州端午》

唐代:殷尧藩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儿童见说深惊讶,却问何方是故乡。

5.《门有车马客行》

唐代:李白

门有车马宾,金鞍曜朱轮。

谓从丹霄落,乃是故乡亲。

呼儿扫中堂,坐客论悲辛。

对酒两不饮,停觞泪盈巾。

叹我万里游,飘飘三十春。

空谈帝王略,紫绶不挂身。

雄剑藏玉匣,阴符生素尘。

廓落无所合,流离湘水滨。

借问宗**间,多为泉下人。

生苦百战役,**托万鬼邻。

北风扬胡沙,埋翳周与秦。

大运且如此,苍穹宁匪仁。

恻怆竟何道,存亡任大钧。

4.关于回乡的古诗

第一首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第二首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第三首杜甫《羌村》峥嵘赤云西,日脚下平地。

柴门鸟雀噪,归客千里至。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

世乱遭飘荡,生还偶然遂。邻人满墙头,感叹亦歔欷。

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第四首戎昱《长安秋夕》八月更漏长,愁人起常早。

闭门寂无事,满院生秋草。昨宵西窗梦,梦入荆南道。

远客归去来,在家贫亦好。第五首姜夔《除夜自石湖归苕溪》笠泽茫茫雁影微,玉峰重叠护云衣。

长桥寂寞春寒夜,只有诗人一舸归。第六首吴芳吉《将自永宁归家先寄内》万树梅花月正圆,蓑衣滩畔系归船。

行囊羞涩都无恨,难得夫妻是少年。第七首宋之问《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第八首柳宗元《零陵早春》问春从此去,几日到秦原?凭寄还乡梦,殷勤入故园。

第九首杜牧《归家》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第十首辛弃疾《沁园春·带湖新居将成》三径初成,鹤怨猿惊,稼轩未来。甚云山自许,平生意气,衣冠人笑,抵**尘埃。

意倦须还,身闲贵早,岂为莼羹鲈鲙哉。秋江上,看惊弦雁避,骇浪船回。

东冈更葺茅斋。好都把轩窗临水开。

要小舟行钓,先应种柳,疏篱护竹,莫碍观梅。秋菊堪餐,春兰可佩,留待先生手自栽。

沈吟久,怕君恩未许,此意徘徊。第十一首苏轼《澄迈驿通潮阁》余生欲老海南村,帝遣巫阳招我魂。

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第十二首陈师道《舟中》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5.形容回乡的诗句

1.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王维:《杂诗》) 2.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贺知章:《回乡偶书》) 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宋之问:《渡汉江》)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5.人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 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归》) 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7.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8.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朔方》)。

6.求形容故人回乡的诗句

回乡偶书(2)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惟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这一首可看作是另一首的续篇。诗人到家以后,通过与亲朋的交谈得知家乡人事的种种变化,在叹息久客伤老之余,又不免发出人事无常的慨叹来。“离别家乡岁月多”,相当于上一首的“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人之不厌其烦重复这一句即顺势转出有关人事的议论。“近来人事半消磨”一

句,看仅抽象、客观,实则包含了许多深深触动诗人感情的具体内容,“访旧半为鬼”时发出的阵阵惊呼,因亲朋沉沦而引出的种种嗟叹,无不包孕其中。唯其不胜枚举,也就只好笼而统之地一笔带过了。三四句笔墨荡开,诗人的目光从人事变化转到了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上。镜湖,在今浙

江绍兴会稽山的北麓,周围三百余里。贺知章的故居即在镜湖之旁。虽然阔别镜湖已有数十个年头,而在四围春色中镜湖的水波却一如既往。诗人**镜湖之旁,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触自然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又写下了“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的诗句。诗人以“不改”反

衬“半消磨”,以“惟有”进一步发挥“半消磨”之意,强调除湖波以外,昔日的人事几乎已经变化净尽了。从直抒的一二句转到写景兼议论的三中句,仿佛闲闲道来,不着边际,实则这是妙用反衬,正好从反面加强了所要抒写的感情,在湖波不改的衬映下,人事日非的感慨显得愈益深沉

了。还需注意的是诗中的“岁月多”、“近来”、“旧时”等表示时间的词语贯穿而下,使全诗笼罩在一种低回沉思、若不胜情的气氛之中。与第一首相比较,如果说诗人初进家门见到儿童时也曾感到过一丝置身于亲人之中的欣慰的话,那么,到他听也亲朋介绍以后,**于波光粼粼的镜

湖之旁时,无疑已变得愈来愈感伤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016480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