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赛格大厦多少层(深圳赛格大厦几层楼)
前沿拓展:
深圳赛格大厦多少层
位于深圳繁华地带——华强北商业区的赛格广场。赛格广场是深圳主体楼层最高的大厦,共79层,地上75层,赛格观光位于赛格广场的71、72层,登高临望,深圳和**的都市风貌尽收眼底,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多少高不知道~
深圳赛格大厦晃动事件牵动人心,引发关注,因为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在民间一直有争议。如今,这个超高层地标式建筑的晃动问题,验证了人们对于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担忧不是多余的。
美国双子星9·11事件,凸显了摩天大楼自身的安全问题。专业人士呼吁,摩天时代该结束了。
但是,摩天大楼作为城市文明和资本权力的“地标”,在9·11事件之后依然热情不减,因为他们认为9·11事件是偶然的。
如今,深圳赛格大厦晃动事件又将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虽然调查还没有定论,但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不能像9·11事件来形容是偶然的。
一,深圳赛格大厦晃动事件脉络
我们来回顾一下深圳赛格大厦的基本情况:总高355.8米,总建筑层79层,地上75层,地下4层,是标准的超高层建筑。由著名建筑师陈世民**设计,在2001年被评为“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当时报道称,采用的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当时是国内最早采用的高科技技术。
高科技技术、著名设计师、地标式建筑,赛格大厦曾经是光彩照人。
二,关于超高层建筑的各种争议
建筑界有人说,高度超过300米的摩天大楼已经失去了节约用地的经济意义,因为超高层建筑在日常维护方面投入巨大。
超高层建筑如果发生事故,严重性远高于普通建筑。
超高层建筑的防火、防震等安全性能,都一直令人担忧。如果某个环节出现差错,10万左右的人员疏散都是问题。
超高层建筑集聚了太多的人和功能,一旦有些许安全问题,都会令功能瘫痪,损失不可估量。
超高层建筑放大了安全的危险性。
9·11事件后,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魏大中表示,我们在建超高层建筑时应当慎重,该汲取教训,不能盲目追求“高”。
深圳赛格大厦发生晃动事件后,中规院原院长李晓江表示,没有必要不断挑战建筑高度。尽管整体上讲,超高层建筑安全上没有大的问题,但是大型工程依然可能发生超出对现有自然规律认识之外的情况。
总体上来讲,将超高层建筑视为财富、荣耀的象征,已经不合时宜了。
三,赛格大厦晃动释放信号之一:以超高层建筑实现产业集聚的思路应该改了
现在一线城市、二线城市建设CBD,是以多少栋高楼大厦为特征的。
如,北京CBD最高的超高层建筑“**尊”高539米。
又如上海CBD最高的超高层建筑“金茂大厦”高为420.5米。
广州天河CBD有9座高度超过300米的摩天大楼,最高的是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东塔),总高530米。
深圳CBD最高的超高层建筑是平安金融大厦,总高592.5米。
这些CBD就是财富的象征,创造着惊人的财富,也消耗着巨大的财富,是一个城市高效率的象征,也是城市形象的象征。
然而,这些象征如今将经受安全性这样最基本的功能考验。
不论是什么,安全都是第一考量。没有了安全,其它都是零。就如同人的价值一样,健康永远都是第一位的。产业发展也是如此,没有了安全没有了健康,效率再高都是畸形发展。
赛格大厦发生晃动事件后,动辄以超高层建筑为特征的CBD发展模式,将受到质疑。这个信号说明,产业集聚发展效率高,但有必要建设超高层建筑吗?如果安全不保,那些效率岂不成了无本之末?
四,赛格大厦晃动释放信号之二:深圳楼价天花板是超高层建筑,是不是也要松动了?
深圳地标式建筑,无疑也带动了楼价的攀升。著名的一个例子是深圳湾壹号。
深圳湾壹号矗立在后海片区,建筑高度70-338米。作为全深圳最顶豪的产品,它一直被视作深圳房价的标杆。
深圳湾壹号莱佛士公寓30万一平的单价,成为了近两年深圳房价最高的空间。5-6万的向10万看齐,10万的向15万看齐,15万的向20万看齐,20万的向30万看齐。
有了标杆,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中介卖房有了说辞,开发商定价了有标准,投资客有了动力。所以,有的炒房机构敢定1个亿的目标。
如今,深圳赛格大厦这个超高层建筑的安全问题,实实在在摆在了我们面前。那些由超高层建筑形成的房价天花板还牢固吗?显然,大家心里不再是那么坚定了。
一旦心理的防线被突破,楼价的天花板一定会松动。因为,安全性是财富的第一考量。
现在,房贷利率进入了缓慢升高的通道,#深圳杭州等多地银行上调房贷利率#,一手房销售基本启动了计划模式,二手房开始了指导价调控,土地拍卖进行溢价率管控,再加上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性问题,房地产真的到了需要审视、审慎的阶段了,野蛮成长的阶段结束了。
写在最后:出于长期考虑,买房一定要关注安全问题、建筑问题,超高层建筑不要碰,不管你多有钱。不管在市中心还是郊区,还是特大城市周边,楼盘的品质是第一考虑的要素。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015480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