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绥芬河进入战时状态(黑龙江绥芬河转入战时状)
前沿拓展:
黑龙江绥芬河进入战时状态
全面进入战时状态的意思是!
准备打仗和准备已经准备打仗之中!
情况就是特别严重!全面进入战时状态。
做到招之则之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全面进行战时状态,随叫随到的状态!
12月12日,黑龙江绥芬河市新型冠状**感染的肺炎**防控应急指挥部发布第38号公告。
12月10日—11日,绥芬河出现1例**肺炎确诊病例和2例无症状感染者。按照绥芬河**防控预案,绥芬河立即转入战时状态,调整相关管控措施,特通告如下:
一、继续严格交通管制,加强交通卡口管控,严格控制人员出入,非必要不出城。确需出城的,须持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所在社区(村)出具的居住证明。绥芬河户籍和常住居民人员可以入城,其他人员一律劝返。用于运输保障物资的货车出入城不需相关证明,但须携带身份证,执行防疫“三宝”(扫码+测温+戴口罩)。绥芬河铁路车站暂停发送旅客,公路客运、公交车临时停运,出租车禁止出城,司乘人员须佩戴口罩,定时保洁、消杀、通风。
二、实施严格的小区(村屯)封闭式管理,确保只留一个出口,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外来人员和车辆不得随意进入,严格落实“一证三宝”制度。每户居民每3天凭通行证出行1次进行生活物资采购,并于2小时内返回。外卖、快递、商超配送等物品要放置指定区域,小区值守人员进行物表消杀后,由居民自取。
三、严格执行“三不聚(不聚会、不聚餐、不聚集)”,学校、幼儿园和培训机构临时停课,九小休闲娱乐场所和非保障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的经营场所暂时停业。餐饮场所暂停堂食,可以外卖方式经营。养老机构、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实施封闭式管理。红事暂停,白事限于5人之内(含5人),不允许召开告别仪式。宾馆、公园、广场、体育场等暂停娱乐健身活动。
四、商超、农贸批发市场等生活必需品经营场所要控制人员流量,通行过程和日常**作中始终保持间距1米以上,严格执行防疫“三宝”(扫码+测温+戴口罩),定期进行环境消杀。发现异常人员立即报告疾控部门。
五、民营医院、个体诊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村卫生所、牙科诊所等医疗机构暂停营业。医疗卫生机构要发挥哨点作用,落实首诊负责制、院长负责制,严防院感。退烧、止咳、抗**三类药品实行实名销售登记并定期上报,发现异常人员立即报告疾控部门。
六、广大市民朋友,要自觉加强自我防护、家人管理和身边人监督。家中常备口罩、手消等防疫物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居家环境清洁,保持手卫生;不吃野味,生熟要分开,海鲜水产和肉蛋类食物一定要煮熟煮透;两人以上合餐时使用公勺公筷养成文明用餐良好习惯;做好全家人健康监测,做好环境消杀,出现发热等症状及时就医。核酸检测期间要做到应检尽检、能检尽检。对有居家隔离人员产生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消杀消毒。
众志成城、砥砺前行,上下同心、此战必胜。希望广大市民认真遵守**防控规定,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共同筑起群防群控的**防线,坚决打好、打赢**防控阻击战。
以上通告事项自发布之日起施行,解除日期另行通知。
-此前报道-
黑龙江塔河进入战时状态
12日上午,塔河县紧急召开应对**肺炎**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县委**林建军强调,要提高政治站位,迅速进入战时防控状态。合理调配疫防工作人员,妥善安排办公硬件设备设施,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力以赴处理好出现的**。
黑龙江东宁市宣布进入战时状态
12日,黑龙江省东宁市发布**肺炎**应急防控工作指挥部第二十七号通告,通告显示,12月10日,东宁市出现1例**肺炎确诊病例。按照东宁市**防控预案,该市立即转入战时状态,提升管控措施级别,分别采取了升级举措:
一是要求实行严格交通管制,设立临时交通卡口,严格控制人员出入,非必要不出城,确需出城,出具24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所在社区、乡镇出具通行证明,并进行备案。
二是要求实施严格的小区(村)封闭式管理,确保只留一个出口,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中风险区域只允许每户一名家庭成员外出采购生活用品,两天一次,每次不超过2小时。
三是要求学校、幼儿园和培训机构临时停课,九小休闲娱乐场所和非保障群众生活必需品供应的经营场所、企业停业、停产。餐饮场所暂停堂食,采取外卖方式经营。养老机构、监管场所等重点场所实施封闭管理。红事暂停,白事限于20人之内,宾馆、公园、广场、体育场等暂停娱乐健身活动。
来源:央视**、四川日报
原标题:《又一地进入战时状态!小区封闭管理、铁路公交暂停》
编辑:刘梦鸽 首席编辑 华丽娟
拓展知识:
黑龙江绥芬河进入战时状态
从1946年到1960年前,陈培民任过连队指导员、团组织副股长、股长、军组织部干事、师组织科科长,炮兵教导营政委、军组织处副处长、团政治处主任。这段时间参加过牡丹江剿匪、1947年的冬季作战、攻克四平、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渡江作战、抗美援朝第一、二、三、四次战役等大小战役战斗40余次;经历了我军由战时进入和平建设的转型阶段。
战争年代,战争的恐惧,对战时军人的影响几乎是零。当初与陈培民年龄上下的官兵,都盼打、敢打。战斗越惨烈,官兵越勇敢。部队赴东北,下船后,部队天天走路,几乎天天打仗,因为当地土匪多。部队一直走到牡丹江,大一点的仗,打了10多次。1946年,陈培民在连队当指导员,连队在绥芬河。当地老百姓的东西被土匪抢得差不多了,生活艰难。连队生活很苦。转年过春节,连长想改善生活,几个战士从老百姓那里拖来了一头猪,司务长告诉了陈培民这件事。陈培民说,不论老百姓同意不同意,得把猪送回去。司务长说猪已经杀了,没办法送。他和连长商量后,要司务长给老百姓赔礼道歉送去400斤高梁米。 1947年6月,第3次打四平,112师担任主攻,伤亡很大。林(彪)罗(荣桓)**为了保证主力部队有骨干,决定牡丹江2团补充到112师。当时由副指导员带出50多人去335团1营2连,陈培民带70多人去了1连,并任指导员。人要分开了,连队节余的一些伙食费怎么办。陈培民主张按人头平均分,不给本人,由干部拿着带给所去的连队。就要分手的干部都说这事办得好,所到连队的干部更是高兴,一位副连长兴奋地说,真是及时雨,太好了,可帮了我们大忙。刚到112师,有的人认为他们是地方部队,有些看不起。其实,牡丹江2团的班、排长基本都是抗战时期参军,又经大小战斗考验的骨干。到112师后,接连打了两仗,打得都不错,彼此融洽了,团结也很好。1947年11月,陈培民被提职。原准备到一营当副教导员,但原副教导员不愿离开老单位,结果陈培民到了团里当协理员,管直属队。直属队有训练队、警卫连、侦通连、炮兵连。这期间,因他政治工作搞得活跃,部队**委给他颁发了“工作模范”奖章。在东北,打了不少仗。收四平,打辽西会战,解放沈阳。有些战斗打的很惨烈,但战士们都很勇敢,真正是浴血奋战,前赴后继。部队与部队之间从来是互相支援的。打下四平时,335团缴获了不少大米,团里**就想到并肩作战的334团、336团,赶紧派人送去些米,还给了师里一部分。
辽沈战役一结束,部队没休整就入关,去打平津战役。攻打天津时,335团打得很英勇,是最先突进去的部队之一。突进后,官兵**向潮水一样向城里涌。城壕里全是吓得发抖的国民**部队的兵。天津一役,金汤桥一战给陈培民留下深刻印象。金汤桥是10点30分打下的,三营副营长刘庆贤只顾带着战士冲锋了,没有及时给上级报告。自然师里和军里无法知道,没能向前指报告,得到确认。另外一支部队是凌晨2点到金汤桥的,人家及时报告了,战后因此立了战功。在平津战役期间,军里组织开展创“三好”活动,即:纪律好、团结好、打得好。提出部队不许进民房、商铺、空房,一律露天宿营。之前有个别进空房休息的,马上撤出。几天后,部队接到命令,撤到城外永清,部队就地整训。 1955年3月,陈培民去了南京**总高级步兵学校学习。两年毕业回来后,到炮兵教导营当政委。过了不久,组织又调他到组织处当副处长。1958年,部队也搞“反右”,陈培民被调到“反右”办公室当主任。当时,军部满走廊都贴的大字报,其中过激语言不少。宣传处李副处长爱看内参,可能受些影响,讲出一些所谓的“错话”。有人说,李是“右派”。陈培民一再表示,李副处长是好同志。陈培民找到**长反映自己的想法。后来,还是给李定了个“中右”分子。陈培民回想起来,觉得当时自己并不是多有觉悟,也没有个人之间私情,只是感到,李副处长是好同志,只不过讲了内参上刊登的一些材料,即使有些错误,但不会同**组织过不去。正因如此,对犯错误的同志,要重思想教育,轻组织处分。
从1960年起,陈培民先后任步兵第341团政委、陆军第114师政委、陆军第112师政委、陆军第65军政委,**副政委。在不同领导岗位上,使他有机会接触高级领导干部,感受到了好的领导作风,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体现到工作上。一次,总政主任谭政大将到部队调研基层建设情况,住地委招待所。领导安排陈培民去向谭政主任汇报,谭政主任听得很仔细,不时提问,不时记笔记。有时还问到基层干部和战士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就像连队干部同战士拉家常一样。谭政主任这次下部队,一行才有7人。**只有一名二级部的领导陪同。谭政主任这种不讲大话、不讲排场的务实作风,让部属没有距离感的亲和质朴本色,给陈培民留下了深刻印象。再有,领导给部属说话的机会,听得进意见的事,很多。1970年,在陈培民任112师政委时,军区调他任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陈培民知道后,心里很不安,感到难做好这份工作。于是,他就找到军区吴岱副政委和徐光友主任反映,说自己不适合、也不具备当军区组织部部长的条件。这事后来出现变动, 主要是因为****点名推荐38军老政委王猛(时任**副政委)到国家体委,王猛政委带了陈培民一道去了国家体委工作。1982的,军区拟调陈培民到军区政治部当副主任,陈培民同样是很不情愿。他向秦基伟司令员汇报了自己的想法。尽管秦司令员斩钉截铁表示不行,说事情已经定了,但仍表示理解他的意见。后来,调整比陈培民大两岁的夏一超到军区政治部来。这两件事,尽管同他自己的意见无关,但反映出上级倾听下级意见,领导倾听部属呼声的作风,是常见的。一个单位的凝聚力与人和气顺,离不开领导同志这种联系群众的作风。
陈培民离开老部队到65军任职时,秦司令员、傅政委分别找他谈话,内容竟然惊人的一致。都表示说,没有情况介绍,你自己去摸吧。陈培民明白**的意思,调查研究要亲历亲为,无可代替。这也是传帮带。陈培民在65军工作了2年零3个月,用心思做了人和心和的工作,一班人也很努力,团结形势很好。陈培民到职不久,孙军长把军原班子不团结的情况做了坦诚详细的介绍,对因此耽误了一些干部的提升和成长,也非常惋惜,并真挚希望两人团结好,把部队带好。陈培民表示,你是老军长、老班长,我支持你的工作。在后来工作中,凡遇到矛盾,陈培民就事论事,坦诚相见。班子成员认为他办事公道,没个人成见。班子团结了,部队风气正,不但工作好做,而且出成果,特别是成长起一批干部,有好几个提升到大军区领导岗位上。当初65军的班子成员,回想起来当时共事工作的日子,都有好多感慨,都挺留恋。 1983年,陈培民被选为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1988年和1993年,他又接连被选为第七、八届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在第八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陈培民当选为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这15年间,每年同全军代表面对面,认真议事,同全国人大代表共聚一堂,参政议政,视野更加开阔。作为军队代表,陈培民把事关军人利益的事,放到了维护安定团结局面的高度来认识,把事关军队建设的事,放到了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的层面来认识。在这方面,提出了关于维护军人权益、军队干部家属就业、军队干部子女入学、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士兵优抚和退伍安置等议案和意见建议;提出了军事设施保护、国防动员、边防建设等意见建议。在他任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期间,感到肩上担子更重了,以“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精神面貌,努力履行自己的职责。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0154800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