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路小学(东川路小学是省一级吗)
前沿拓展:
东川路小学
青岛东川路小学,原青岛下河小学,始建于1913年, 2003年更名为青岛东川路小学。学校占地25亩,总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现有12个教学班,32名教职工。
文明校园是创建文明典范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进程中,我市不断深化文明校园创建,扎实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教育,从思想道德、领导班子、教师队伍、校园文化、优美环境、活动阵地等六个方面入手,着力将学校建设成为锻造理想信念的熔炉、弘扬主流价值的高地、涵育中华文化的家园、滋养文明风尚的沃土。
我市积极打造“一地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各级文明校园开齐开足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广泛开展经典诵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等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让中华美德、人文精神等在学生生命中扎根。
搭建载体,把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我市各级文明校园充分整理、系统梳理传统文化知识,打造特色课程体系,让传统文化走进课堂、走进孩子心灵深处。
青岛市第二实验小学积极开发传统文化课和传统文化微课程。在传统文化课方面,立足学校特色和学生实际,开设传统文化、蓝色海洋等地方课程,抓实教师教研和集备工作,夯实教学根基的同时彰显文化力量。在传统文化微课程方面,发挥诵读微课特色,研发《悦读手册》校本教材,按年级、 分学期在学校的晨诵午读微课程中循序渐进地完成。
青岛东川路小学在课程设置方面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浸润,加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化“晨诵、午赏、闲读、暮思”经典诵读课程,引导每个年级诵读一部国学经典,编辑了《古色雅韵——青岛东川路小学经典诗文选粹》古诗集,让晨诵浸润传统文化熏陶。打造“布艺”“陶艺”“茶艺”“香道”等特色课程,每学年开展以“礼、智、体、诗、书、艺”为主题的六艺节,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丰富形式,开展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我市各级文明校园积极探索传统文化教育形式,通过邀请传统文化从业者走进校园、带领学生走进文化场馆等形式,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就在身边。青岛宁夏路第二小学将戏剧表演作为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一项传统项目,打造“我型我秀”校园戏剧节,让京剧正式进入校园,融入该校创建“特色之路”的工作中。
延伸内涵,在校园文化营建中融入传统文化基因。我市各级文明校园积极延伸传统文化内涵,打造具有校园特色的文化标识,让学生置身其中,自觉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胶州市向阳小学自2020年创建山东省甲骨文特色学校以来,把甲骨文特色文化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扎实推进甲骨文教学研究,让甲骨文学习走进课程,融进课堂,合进活动。该校还依托甲骨文课程,构建了以语文教学为主,与美术课、书法课、综合实践相融合的“一主多翼”甲骨文课程体系。
来源:青岛日报/观海**
拓展知识:
东川路小学
广州市越秀区东山片区东川路47号 东川路小学是广州市东山区一所市一级学校 ,创办于晚清末年,原名东关学堂,几经易名,1997年改为东川路小学。学校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学校建有四座连体综合教学楼,内设24个课室、10个办公室及美术室、 音乐室、 多媒体电教室、语音室、 计算机 室、自然室、电子琴室、管乐训练室、图书室、直播室、劳作室、体育活动 室、大小礼堂、教师休息室、教师活动室、教工食堂、游泳池、少先队队部室等多个专用场(室)。综合教学楼的顶层有美丽的花园、气象观察站、植物种植区和动物养殖区。学校的校舍布局合理,环境幽雅,各专用室设备 完善, 功能 齐全,在区教育局的统筹安排下,建成了校园网。学校周围环境及治安秩序良好。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011478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