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祭扫(云祭扫是什么)

前沿拓展:

云祭扫

指园区工作人员代客户指定墓地扫墓,扫墓过程拍照,摄像回传给客户。


春暖花开芳草萋,又是一年清明时。清明,是广大群众寄托哀思、缅怀祖先的传统节日。但当清明遇上**,大众似乎都有些进退两难,既想尊重祭拜的传统,又要顾忌**的现实。**关不住思念,距离隔不断亲情。许多出门在外的游子,急切的希望赶回去!

近日,一首改编自《你莫走》的清明防疫歌曲《你莫回》上了热搜。“祭祖先 重在心”,劝导在外的乡亲清明期间不要回来,减少人员流动,降低感染风险,巩固防疫成果!

如何既满足群众祭扫需求,又做好**防控呢?为避免现场祭扫引发聚集性**,全国多地都发文“暂停现场祭扫活动”,采用网上献花、线上寄语、云上代祭、撰文追忆等方式追思故人。

何谓“云祭扫”?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云端”,在网上追思已故之人。

事实上,这并不是什么新生事物。近年来,全国各地为了营造“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绿色清明,文化清明”的良好氛围,纷纷在网上开辟实景式“祭扫”平台,将现实里的祭扫场景在网络世界进行还原,通过在“云”上表达思念,倡导绿色、低碳、文明的祭祀新风尚,算得上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

当前,**防控还未到“松劲”“歇脚”之时,防控工作不能有半点松懈,提倡“云祭扫”,就能有效避免**聚集引发**传播风险,又可寄托哀思、化解思念,是一种具有现代气息的祭扫方式。

与传统祭扫方式不同,“云祭扫”体现的是绿色低碳的理念。指尖轻动,在“云端”点烛、献花、祈福,减少了碳排放等引起的环境污染,其中所包含的意义,在本质上跟传统祭扫方式并无区别,使绿色低碳成为慎终追远新的“打开方式”。

同时,“云祭扫”所秉持的理念,也让人们从过去“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舟车劳顿中,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清明”空间,于人情往来中抽身而出,有利于规避攀比浪费等祭扫陋习,推动了文明观念的进步。可以说,通过形式多样的“云祭扫”,祭祀对先人的虔敬之心、缅怀之意,完全能够很好地得到传递,更能无视时空的距离,让天涯如在咫尺,让思念在“云端”蔓延。

祭扫之要,诚在其心,贵在其意。

追思缅怀先人,无论形式怎样改变,不变的是亲情、是思念,关键在于是否用“心”。只要心诚意真,“云祭扫”、代祭扫和实地祭扫一样,都能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礼敬!别样清明一样情,尤其在**防控形势紧张的当下,“云祭扫”更是对家人、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文明体现,不失为一种清明祭扫的新选择。

云中谁寄锦书来?是家人、是亲人,是所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承者。清明时节,让我们来一场“云祭扫”——这是对生命的共同追忆,对历史的深刻铭记。

在“云端”悼念逝者、怀念先人,不只是**期间的权宜之计,即使**结束后,也应该成为引领移风易俗的新风尚。

拓展知识:

云祭扫

创建完纪念空间后,点击完善信息,上传照片即可拍照或上传照片。
在**防控的特殊时期,结合**防控实际,“云祭祀”活动将引导市民朋友采用“云祭扫”“代祭扫”等方式,过一个更文明有序的清明节。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1007477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