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被别人拿走了怎么办(在驿站的快递被别人拿走了怎么办)
前沿拓展:
快递被别人拿走了怎么办
快递别人拿走了可以要求快递公司赔偿。销售者将货物交给快递公司发运,但是在运输过程中,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在送货时未验证对方身份信息擅自将货物交由别人签收,消费者**的货物在交付过程中被别人冒领,消费者主张销售者与送货人共同承担赔偿责任的,应由销售者承担赔偿责任。
《中华****邮政法》
第四十七条
邮政企业对给据邮件的损失依照下列规定赔偿:
(一)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或者全部损毁的,按照保价额赔偿;部分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保价额与邮件全部价值的比例对邮件的实际损失予以赔偿。
(二)未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赔偿额不超过所收取资费的三倍;挂号信件丢失、损毁的,按照所收取资费的三倍予以赔偿。
邮政企业应当在营业场所的告示中和提供给用户的给据邮件单据上,以足以引起用户注意的方式载明前款规定。
邮政企业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给据邮件损失,或者未履行前款规定义务的,无权援用本条第一款的规定限制赔偿责任。
来源:法治日报
不告知就放,丢失现象时有发生 记者调查快递代收乱象
□ 本报记者 韩丹东
□ 本报实习生 姜晓蕊
由于快递被他人代签,**陷入僵局——来自浙江温州的张文(化名)没有想到,自己的快递被代收点代签后丢失了,他找物流公司投诉,却因“已签收”被对方“踢皮球”。
快递员给出的解释是每天需要完成一定的工作量,如果全部等待收件人验货再签收,就很难完成工作量,因此只好将快递送至代收点,并替收件人签收,再通知收件人自取。
“快递在送达代收点后,被工作人员扫码代签,随后摆放在货架上等待自取,就在这时,另一名收件人将快递拿走了。”张文后续通过代收点的**视频看到了这样的场景。
张文认为,快递员未经其同意擅自把快递放在代收点,代收点又管理不善,最终导致其快递丢失。
张文的经历并不是孤例。在天津蓟州,《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大多数小区能送快递上门的只有两三个快递品牌,其他快递一律被放在门口超市或者附近代收点。快递员一般是将快递放在代收点后,才会短信通知收件人,甚至不通知,也不会提前询问收件人是否可以放在代收点。
“很多快递员都不通知收件人,直接将快递统一放在代收点,让收件人自取,而且一般是系统自动发送取件码,并告知收件人去哪个代收点取件。”家住天津蓟州的魏巍(化名)结合自己取快递的经历说。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一种现象:快递除了被快递员擅自送至代收点外,还有的快递被放进快递柜,再由快递员向收件人发送一条取件信息并附带取件码,取件码被扫描后,系统会自动认为快递确认签收,但在这期间收件人无法检查物品是否被损坏。
近年来,**规模越来越大,配送问题随之凸显。为解决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快递柜、快递代收点等应运而生。据了解,快递代收点主要开在一些小区附近,既有以加盟形式开的专门代收点,也有一些便利店、房产中介兼营代收业务。
记者近日随机采访多人发现,“没通知有快递就被放到代收点,离家1公里远”“特意备注不要放代收点,还是放了”“去代收点好几次都没人”“拿快递东奔西走就像开盲盒”“快递服务是标准化服务,服务协议约定的是送到门的配送服务,有些贵重快递需要当面开箱验收,生鲜需要马上保鲜处理,如造成损失该谁承担”……原本为方便消费者而设立的快递代收点,近年来却被消费者频频吐槽。
记者调查发现,一些代收点不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取件时间不合理,快递被随意堆放,丢失快递等现象时有发生。
有快递员告诉记者,许多有代收点的地方根本没有快递员,而是由快递站将快递分好后,分配给代收点,代收点再通知收件人扫码取件。
而根据2018年5月1日施行的《快递暂行条例》,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应当将快件投递到约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
既然有相关规定,为何代收乱象仍然频频出现?
在北京物资学院教授邬跃看来,快递企业对末端员工采取加盟的方式,造成了即使存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规定,快递员在没有各项保障的情况下,也难以按照规定严格执行。
“随着快递行业的业务量快速上升,快递末端的激励体制没能很好地适应目前市场化的需求,进而导致在快递末端这一环节中,消费者和快递员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快递物流行业专家赵小敏说。
多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专家指出,治理代收乱象需要多管齐下。代收点本是为方便消费者服务的,应优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建议快递企业优化对快递员的绩效考核和奖惩措施,让快递员有提升服务的动力;通过合同等方式理顺快递企业与代收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快递企业要加强对代收点的监督;邮政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快递企业和代收点的监管,可通过罚款、责令停业整顿直至吊销其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等方式,督促快递行业提升服务质量。
“在政策层面,要加快引导民营快递企业主体转型升级,让企业来维护员工的生存利益,履行企业市场主体的社会责任,同时也要改进完善快递市场的政策法规体系,补全政策法规的短板。快递企业也要加强员工的培训与法治观念的培养,以罚为主、以罚代管的管理方法需要做出改变,人文关怀要更多一些。”快递物流业专家刘建新说。
赵小敏也从快递末端角度提出建议:快递员的保障福利机制应进一步完善,同时快递员也应提升自身竞争力,做到“送好每一件”。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9244740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