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有限公司的直接费用工人工资记账(建筑公司支付工人工费)
前沿拓展:
建设有限公司的直接费用工人工资
核五的待遇还是不错的,基本工资2100(本科生实习期间),分到不同的项目部,拿到的补助也是不一样的(公司这点不错,越累的地方拿的越多,一般去现场拿的比较多, 那时450,现在行情不清楚了),比较不错的一点就是公司提供宿舍(细想下这就省了很多钱)一个人吃住要花很多钱的~~至少核五的宿舍和大学的寝室差不多,现场的寝室会差一些(据说三门的寝室不错,二扩的就很一般了).还有公司比较体贴新员工,中秋的时候能给点补助(貌似是100元的**卷),十一补助120元(还不错),如果在现场遇到吊装穹顶这些情况的话,貌似还有补助.也就是说,你一个月节省点话,净省2000也能做到的(个人经验,在现场除了吃饭或者上上网吧,没别的花消,在二扩最好别回总部~~),细算起来一个人在上海市区,如果说月工资4000,除去住房子1000左右,吃饭600-700,能省的也就2000.
去核五的同学放心吧,核五虽然比23小,但是效益比23好很多(很多人都这么说~~)与一些私人的小企业比,核五还是正规的很多(核五毕竟是国企~~).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在延安,工人是很体面,很光荣。尤其是公营工厂里的技术工人们,享受着很高的工资待遇和生活保障。
1、延安工人的来源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军阀连年征战。为了赢得胜利,军阀们不惜重金从国外购置先进的设备,筹办兵工厂。当时全国有奉天、上海、汉阳、巩县四大兵工厂,不仅装备精良,而且人才济济。
其工程师多是从国外留学归来的高材生,技术工人也都具有相当高的文化水平,为了能熟练地**作先进的机器,他们一般都粗通外文,业余组织读书会,学习数学、绘图、读报、议论时事。
这些熟练的技术工人每月工资,以1933年为例,通常都是大洋20元以上,而一般普通工人工资只有8元,同时期的生活费用约10元。
这些产业工人与农村手工作坊工人相比,其文化程度和言谈举止完全不一样。他们平时就穿皮鞋,戴礼帽。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千百万产业工**离失所,先后逃难到南京、武汉、西安等城市。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延安也公开地参与到这一人才争夺战中。
1940年在延安创刊不久的《**工人》杂志,连续刊登《陕甘宁边区各工厂招聘技术工人启事》:
我们为了增强抗战力量,促进经济建设,提高技术,发展生产,招聘棉毛纺织、制革、采矿、冶金、化学工艺、造纸、畜牧、国艺、机器修造、印刷等等技术工人,待遇从优,愿应聘者,请函延安信箱十号接洽。
此前,1937年零星招募的工人,或直接进入延安,或被安排在安吴堡“战时青年短期训练班”受训,尔后再安排进入延安。
随着招募来的工人越来越多,1938年3月特设安吴堡职工训练大队。
从这里开始:
“对于工友特予优待,除供食宿外,并发给文具讲义。本班虽受物质条件所限制,但对于工友的生活,无不尽力改善。在饮食上,因他们多来自北方,不惯米食,所以有时增加他们常食的面条、馒头等;在居住方面,亦选较好的房屋为宿舍。此外,关于医药费,亦往往由校垫付。
即因故离开本班者,也常资助旅费。对于无衣服鞋袜被褥者,则由队部发起阶级友爱捐,将所得的现金,购置鞋袜,连同募得的衣服,分发给他们。所以全体工友在生活上都极感满足。”
工人来自全国15个省份的大中城市和东南亚地区华侨,34%已经结婚养子,但极少数带家属在一起,大多留在沦陷区。
这里就有后来被树立为边区特等劳动英雄、边区和**工人旗帜的赵占魁。
2、工人的福利待遇
到延安以后,他们被安排在****抗日军政大学(简称“抗大”)职工大队学习,或进入公营工厂工作,其利益由**于**支部和行政厂长的工会维护。
他们的工资待遇,高于边区供给制条件下任何一级**工作人员,也略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在1942年以前的延安,就账面工资标准比较,最高的是技术工人,其次是知识分子,再次是拿津贴的**工作人员。
一个熟练技术工人的月工资是18一38元,“当时在全国是很少有这样高的工资的”。
据当时在抗大任教的徐懋庸介绍:
“**出身的各级领导干部,一般每月的津贴费,最高不过4一5元,而对一部分外来的知识分子,当教员或主任教员的,如艾思奇、何思敬、任白戈和我这样的人,津贴费每月10元。1938一1939年间,延安的物价很便宜,猪肉每斤只值二角,鸡蛋一角钱可买十来个。所以,这10元津贴费,是很受用的。”
可以想像,高出于徐懋庸津贴费三四倍的技术工人们,怎么不过着体面的生活呢。
另据两份当时公开的宣传材料称:
他们有充分娱乐运动的机会,厂方购置各种乐器和体育用具,他们在工作之余,一样能够像普通学校中游戏运动,经常可以看到活泼的晚会和运动会,恢复工作的疲劳。工人生活也逐渐改善,一般的工资比抗战以前增加了两倍,工人待遇,高过任何**工作人员。
工作彻底实行八小时,青工六小时,童工禁止,男女同工同酬。每逢工人出席各种工会及**会议,不算缺时不扣工资。每月休息四天,纪念日例假,以及疾病、妇女生产前后两个月休养、工人每年两星期的休养,这一切工资全照给。
公营工厂有医务所、托儿所、澡堂、膳食,和**工作人员同样待遇。工人子弟入学,**供给一切学膳宿费用。这样,工人自身及家属的生活问题,都有了保障。
3、工厂的从无到有
陕北地区地广人稀,经济落后,除生活必需的手工业,原来基本没有什么现代工业。
**长征到达后,带来了一个军事修械所,稍后,建立起小规模的被服厂、印刷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后,1938年2月,上海工人沈鸿带来10部机器和7名工人,参与建立边区机器厂。
同年8月,国民**行政院下属赈济委员会派出以曹仲植为首的五名赈济委员,携款10万元到陕北放赈,救济难民,经双方协商同意采取“以工代赈”的办法,陕甘宁边区**以此项专款作为基金,设立难民工厂(纺织)、难民农具工厂、振华纸厂、兴华皮革厂等四个工厂,救助避难民众,也奠定了边区工业发展的基础。
另外,处于抗战初期的陕甘宁边区**主要财政来源于外援,其最大部分是国民**划拨给八路军的经费,每月拿出一部分用作财政收入。
1939年全边区全年收入共计880余万元,其**民****拨给的协议款有790万元,约占全部收入的90%。此项专款始于1937年,到1940年同比下降到占50%,1941年初“皖南事变”发生后便全部断源了,延安财政供应进入非常困难的境地,便有了后来的大生产运动。
4、工人们的节假日
1940年11月由边区总工会通过的在公营工厂执行的《陕甘宁边区战时工厂集体合同暂时准则》规定,工人每天工作八小时,除星期日休息外,每逢下列日期为例假日:
1月1日(新年元旦)、2月7日(京汉工人惨案纪念日)、5月1日(国际劳动节)、7月7日(抗战纪念日)、10月10日(国民**国庆节)各休息一天,农历新年休息三天。
“工人连续工作满一年,事假未超过十四天,病假不过十四者,得休息两星期;连续工作半年,事假未超过一星期,病假未超过一星期者,得休息一星期。有旷工者不得享受此项权利。例假期间,因工作急需而加工者,工资加倍。”
同时,规定工人最低工资标准为16元,最高40元,“有特殊技术者,可另行估价”。
“工资之大小,根据技术之高低与熟练程度以及劳动热忱由估价委员会估定,经厂务会议议决公布。”
“估价委员会由工务科长及**、工会生产委员、工会组织委员、工会主任等组织之”,除临时估价外,估价委员会正常工作是每六个月估价一次。工资估价组织和程序,排除了**支部和行政厂长的参与可能,基本完全由工会掌握着执行的标准。
5、劳动模范
1942年以前的延安,有两种工人:产业技术工人与手工业工人。
在公营工厂里工作的产业技术工人,他们生活体面,政治觉悟好,劳动热情高;以打工仔形式出现的手工业工人,则刁滑偷懒,只认金钱,不讲信义。
“工人参加生产都是自觉的,而且过着和前线作战的弟兄同样的战斗的生活,所以劳动的热忱非常高。在这些公营工厂中,节省经济,反对浪费等事,厂长和管理员一点也不要关心,工友大家互相监督着。…工友们的学习兴趣也是很高的,有政治的、文化的、军事的各种工余的功课,虽然白天做了一天工,但到了晚上受课起来,大家一点也不觉疲倦。这些产业中,工友们都认为这工厂是自己的家庭一样。”
出身贫苦的农具厂工人赵占魁,就是今昔对比、知恩图报的典型。
赵占魁,山西定襄县农民出身,因为家境贫寒而四处打工。1938年初,日寇侵占同蒲铁路,他和其他铁路工人一道流亡到西安。
5月他进安吴堡青训班,随后到延安。年过不惑的他没有文化,口不善言,手不能写,带着北方农民的淳朴本分,为人忠厚老实,从来不会调皮捣蛋。
他到延安,先后进安吴堡训练班、抗大职工大队和工人学校学习。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过去活了40年,连自己的名字都认不下,而今竟一个钱不要花,管吃管住,还进学校学文化。
他常拿过去的苦难与现在的幸福作对照,情真意切地说:
“我的血快要被人挤干了,而今四十二岁,才找到了自己的家!”
特别使他感动的是,上级**经常找他们工人学员谈话,问寒嘘暖,并且,有点小病就有医生看。
“什么人待咱这么亲热过?这共产**的**,真像俺的亲娘一样呀!”
被分配在边区农具厂(原难民农具工厂)后,他总是在起床钟敲响之前就起来了,上工比别人都早。下工后,别人都走了,他要在厂子里转一圈,看看有没有人把工具乱丢乱放,要有,就一件一件地收起来,摆放好。
遇到下雨或下雪,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他一定把大家叫起来,带头把院里的工具、成品等器件都搬移到避雨的地方,或者拿油布遮盖严实,以免受到损坏。他从来不计较工资,不要加班费,很少请假,有了病也不肯休息。
他说:
“在外边做活,费**了劲还时常饿肚子,咱们这里就是自由痛快,遇事大家商量,工人可以随便找厂长谈问题,有吃有穿,还要那么多的钱干啥呢?”
1943年11月26日,被称为**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者代表大会在延安隆重举行,来自边区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按比例分配层层推选出的200名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者,还有有组织的3万群众一起参加了大会。
会议表彰先进,展示成果,边区**主席林伯渠作了这个庄严的宣告。
延安和陕甘宁边区公营工厂通过开展赵占魁运动的劳动竞赛,使生产效益大大提高。
截止1944年5月,边区公营工厂97家,职工6174人,运动开展一年时间,各工厂产量与上年同比平均增长30%至50%,全边区涌现出500名劳动英雄和模范工作者。这样的工人**皮鞋,不戴礼帽,是生产模范、劳动英雄,是那个时代社会的光辉荣耀。
6、工会组织
早在1936年4月1日,**组织部颁发《苏维埃国家工厂怎样工作》,规定国家工厂管理体制仿照苏联模式,建立“三人团”,由厂长、工会委员长和**支部**组成。
“三人团”会议由厂长召集,厂长并有最后决定权。
在具体分工上,厂长代表**在生产上、技术上负全部责任;**支部领导全体**在生产上起着推动与模范的作用,是团结教育工人的核心;工会是工人自己的组织,其任务是教育工人,提高劳动热忱,帮助厂方完成生产计划,保护工人利益。
但在实际工作中,三方面关系却经常处于矛盾状态。
“因为厂长虽然是一厂之长,负责工厂行政的最高职权,但他没有权利决定**的工作,也不能直接干涉工会工作。”
遇到工作矛盾的时候,有人建议策略的方法应当是,“如果某方不同意彼方的工作办法,而协商不通的时候,均可向自己的直接上级提出意见。”
将矛盾上缴,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势必影响生产进度,不利于战争环境下的军事工业发展。适应于战争环境下的公营工厂内部新的管理制度,是“三位一体”。
八路军印刷所的经验是,“所部是来执行计划,支部就是经过支部小组同志保证计划的执行,职工会则动员群众来完成这一计划。”
1943年3月2日至4月21日召开的边区**直属工厂厂长联席会议上,时任******处**之一的洛甫(张闻天)宣布:
“为了彻底改造我们的工厂,我们必须贯彻工厂管理一元化的方针。工厂是一个统一的生产单位,有一定的生产任务,他只有由**、由厂长集中管理时,才能把工厂办好,多头的分散的管理,只能把事情弄坏。”
在同一会议上,刘景范代表边区**作总结报告,更明确强调:
“在厂长的领导下动员全体工人与全厂**为完成生产计划而奋斗,工会与支部的一切活动,如与该厂生产计划抵触时,厂长有停止执行之权。”
实行厂长一元化领导体制后,公营工厂工会的工作范围是:
“经常检查工会会员的生产情况与劳动纪律,并领导讨论生产计划,帮助工人定生产计划,向行政、**反映工人的生产情况和意见;配合行政、**进行工人教育,出版墙报,组织时事政治报告,主持俱乐部,开展文化娱乐生活,并推进业余生产,改善职工生活。”
这样的工会是在**的组织**职工运动委员会的指导下,从事于具体的日常工作:
“如组织全厂职工在工会中,进行宣传教育工作,组织文化政治技术学习,适当改善职工生活,解决职工的困难问题,动员与组织工人增进产量质量,发动与组织劳动竞赛,维持劳动纪律,注意工厂环境卫生,举办托儿所、子弟学校,举办储蓄与合作事业,组织工余副业生产,帮助职工家属建立家务,调解职工与工厂的**。”
7、工人们的干劲
主要承担**报、**刊和马列著作印刷任务的**印刷厂,1940年5月1日举办过一次问卷调查,参加测试的127人中,工作安心者78人,占61.42%。
理由分别是:
因革命工作而安心的18人,为学习技术而安心的7人,因出身印刷而安心的4人,工作需要而安心的5人,无理由而安心的40人,不是工人是职员而安心的4人;
工作不安心者49人,占38.58%,理由分别是:
不能长久做下去的3人,因介绍来厂时没有说明的3人,因领导而不安心的11人,因学不到技术的1人,要学习的10人,无理由而不安心的3人。
在这些不安心工作的原因里,与领导有意见、人事矛盾是最主要的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没有因为生活待遇问题而对工作不安心的。
这样高的生活满意度,这一时期的延安产业工人无论是学技术、讲政治,都表现出高昂的精神风格。他们为支援抗战,主动增加工时,削减工资。
1938年“二七”**纪念日,边区印刷厂工人自动提出每人减少工资1一4元,由难民农具厂改制更名的第一兵工厂,年均减少工资10%,并在其他公营工厂相继推广开来。
1940年9月,八路军印刷所全体职工向边区工人发出倡议:
“为了争取抗战最后胜利,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自动要求**每天增加一小时的义务工(内包括加工六小时,改为七小时),星期六工作六小时,改为八小时。自9月16日起实行,一直到抗战胜利,新民主主义的新**建立为止!”
为此,《**工人》杂志予以充分肯定地说:
“由于边区工人生活于最进步的真正为广大民众所共有的新民主主义政权下,获得了民主自由,获得了生活改善,才能够发挥抗战力量与劳动热忱,才能够自发自觉地积极参加各部门的生产劳动,才能够对于**的经济建设更加关心与爱护,才能够提高自己的觉悟程度。”
这是生活体面的工人对于民族尊严、政治尊严、道德尊严的自觉体现。一个通过诚实劳动获得生活体面的人,是具备人格尊严的人。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拓展知识:
建设有限公司的直接费用工人工资
工作上,员工员工的工资,如果是建设单位直接付款吗?施工单位也要把它做进来呀,你收入多少支出多少。
建设有限公司的直接费用工人工资
晚上农民工工资正式单位直接付款了,施工单位需要做帐吗?施工单位自也是算是支出的,肯定是需要做账的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910470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