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责任有限公司的条件(有限责任公司设立申请人是)
前沿拓展:
申请责任有限公司的条件
D
题目解析: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币三千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币六千万元;(2)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百分之四十;3)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润足以支付公司债券一年的利息;(4)筹集的资金投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5)债券的利率不超过国务院限定的利率水平;(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公司申请公司债券上市交易,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公司债券的期限为一年以上;(2)公司债券实际发行额不少于**币五千万元;(3)公司申请债券上市时仍符合法定的公司债券发行条件。
在利益的巨大诱惑面前,人性的劣根性终于撕下伪善的面具,深渊般的黑暗终将显露无疑——佚名
上一次写雇主责任险的文章还是一年之前,今天之所以再写一篇雇主责任险文章,起因是今天下午去见的一个客户公司今年年初发生的一起真实事情,同时跟现在当下的大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昨天刷遍朋友圈的华为任总的文章相信大家都看了,“未来十年应该是一个非常痛苦的历史时期,全球经济会持续衰退”,一个了不起的民族企业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普通的中小型企业了。
今天我的文章主要分为4个部分
(1):客户的小故事
(2):狭义和广义的工伤
(3):何先生的经历
(4):给企业的建议
这是黄凯工作室2022年分享的第壹篇原创文章,共4428字,感谢您的阅读
壹:一个客户的小故事
今天下午,我去光明拜访了一个企业客户,这个客户也是我之前理赔过的雇主责任险老客户帮我转介绍的,客户问的问题都非常专业,对工伤这一块也是非常熟悉,客户一上来就跟我说我们今年打算买雇主责任险,不买之前的团意险了,你们有啥好的雇主责任险方案推荐。
当时我也挺好奇的,因为我之前接触的大部分客户只了解团意险不太了解雇主责任险,很少客户一上来就直接要求雇主责任险方案的,细问之下才知道,客户公司背后原来有一个这样的故事。
先简单的介绍一下这个客户公司背景,客户公司是做芯片设计研发这一块的,目前已经拿到了B轮2个多亿的融资,公司人数其实不多,总共也才70多号人,公司规划是今年年底要扩张到100人以上,属于成长创新型企业。
今年1月份的时候,有一个工程师早上上班的路上,在人行道上被一辆送外卖的电动车撞到,因为当时电动车速度比较快,这个员工被撞倒摔倒在旁边的石柱上,导致手腕和手指多次骨折,当时也报了交警,后面交警判定外卖小哥全责。
员工去医院看病总共是花了3万多医药费,当时是送外卖的小哥垫付的,因为外卖小哥公司有买骑手第三者责任险,医药费大部分可以报销,误工费小哥就不愿意承担,一直到现在也没有给。
休息期间企业跟员工协商按照病假60%发放工资,员工也同意了,员工月平均工资在2.5万左右,有时候加上项目奖励高的时候四五万的时候也有,最后企业跟员工协商按照2.5万×60%=15000去给员工发放病假期间的工资,员工出院之后休息了2个月。
员工在医院治病期间,自己也在网上搜索关于工伤这些事情,后面也找一些朋友了解到他这种情况是可以报工伤的,然后就主动问企业那边有没有帮忙报工伤,后面企业去走了工伤流程,因为有交警的定责报告以及早上上班的交通轨迹,4月份的时候工伤认定书下来了。
员工后面又去做了工伤伤残鉴定,7月份的时候伤残鉴定等级也出来了,工伤8级伤残,8月初的时候,员工跟公司提出想要离职的想法,说想要休息一段时间先调理一下身体再上班,然后就跟公司聊赔偿的事,要求公司赔偿15个月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广东省工伤保险条例,员工发生工伤,并不是工伤保险全部报销
还有一些责任是需要企业承担的,这张表红色部分就是需要企业承担的法定赔偿责任,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医药费自费药,误工费,护理费
员工自己也去网上了解了,就是按照自己月平均工资15个月,因为员工的平均工资2.5万+项目奖金和年终奖什么的,去年的月平均工资算下来差不多有3.4万左右,当时员工就要求企业赔偿3.4万×15月=51万左右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企业其实每年都有给员工买意外险+重大疾病+疾病身故,一个人的保费差不多500多块钱,企业负责人也大概问了一下意外险那边可以赔偿多少钱,因为意外险想要理赔还需要再去做一个人身伤残鉴定,按照保险公司过往的评残经验,大概是9级人身伤残,可以赔偿差不多6万块。
后面负责人自己也去网上搜索相关信息,同时找公司法务和一些律师这一块的朋友了解,自己粗略算了一下,确实员工离职的时候企业需要赔偿员工51万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因为团意险那边差不多可以赔偿6万左右,老板的意思就是最多赔偿51万-6万=45万,因为意外险可以赔偿6万。
员工当时不同意赔偿45万,员工自己去网上了解到团意险只是福利性质,不能抵扣企业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明确的跟负责人说了这些,负责人然后去网上了解了同时也找相关人士咨询,了解到确实是这样,就给老板说了这个情况。
老板当时是有一点生气的,老板说买这个保险一年一个人花了500多,但是真的发生工伤对于企业来说没有什么帮助,老板当时说今年看下要不要再花钱买这个保险,或者今年选一个更好的方案可以兼顾帮助企业转移风险的。
保障员工的意外险有两种,团体意外险和雇主责任险
两个险种都可以保障员工意外,但是两个险种的性质却是完全不一样的
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我会优先建议企业配置雇主责任险,因为雇主责任险不仅可以给予员工福利,还能帮助企业转移用工风险
负责人跟我说,企业最后跟员工协商赔偿51万解除劳动合同,然后意外险那边6万块钱企业就不管了,让员工自己去找保险公司赔偿,能不能拿到就看员工自己了,企业不会帮员工去处理这6万块的理赔。
负责人说经历过这一次,自己也学到了很多,以前对工伤和团意险这些只是有一个粗略的了解,并不知道里面还有这么多学问,所以这一次负责人就明确给我说需要买雇主责任险,可以说真的是吃一堑,长一智吧,只有吃过亏才会更有感触。
因为客户公司人均有500多的预算,所以我今年给客户规划的方案是组合型搭配方案,雇主责任险+团意险(重大疾病+疾病身故),这样组合搭配下来人均预算比他们之前的一个人高了大概50多块钱,但是保障责任比他们之前的真的是多了很多。
既可以兼顾员工福利,同时还能帮助企业转移工伤风险,如果客户去年是配置我今年规划的组合方案,企业需要承担的这51万赔偿,我的雇主责任险方案可以全部报销。
贰:狭义和广义的工伤
我发现在跟很多企业HR沟通的时候,他们都喜欢说,我们公司是研发型企业,都是在办公室上班的人,不会发生工伤的,所以没有必要买雇主责任险。
他们之所以这样认为,是因为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面,工伤只会发生在工厂和一些高风险的职业,办公室文职和研发人员是很安全的不会发生工伤,但是这样其实是一个误区。
工伤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
狭义的工伤:员工在工作期间或者工作岗位发生的风险,这种最常见的就是工厂以及一些高风险的职业,这个也是大家都知道的。
广义的工伤:员工上下班路上发生的非本人负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企业名义组织的团建,员工因工外出期间发生的意外等。
员工工资越高,间接来说对于企业的风险也会越高,因为万一员工发生工伤,企业需要承担的赔偿金额就会越高。
就我自己的客户今年发生的4起工伤案例,基本都是研发型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员工早上和晚上上下班的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只要员工不是闯红灯或者逆行等行为,基本都是对方全责或者主要责任,这样员工就符合工伤条件。
叁:何先生的故事
何先生是2021年5月25号晚上11点多加的我微信,正好当时我写的一篇文章刚刚发布(团意险赔了20万,**判决企业继续承担赔偿责任),何先生最近一直在网上浏览寻找相关的文章,看到我文章就加了我微信,然后从晚上十一点多聊到十二点多,感触挺深的。
何先生是河北邯郸一个长途运输车小老板,主要经营长途运输这一块,挂靠在河北某运输公司旗下,请了4个司机跑长途运输,2020年10月份司机在河北某高速上面发生车祸撞到前面的车子,致使另外一位在睡觉的司机当场**亡,**亡的这位司机是和何先生的堂哥,一个家族,两家相隔几十米距离。
因为事故涉及第三人,所以三方共同承担赔偿责任,开车的货车司机,对方货车司机,还有何先生本人,最后分摊到何先生本人需要承担的责任是59万。
何先生本人也非常有保险意识,退伍兵人出身,给车子上的人员买了3份保险,一份平安的驾乘险50万保额,一份人寿的团意险50万保额,一份中华联合的车上人员责任险10万保额。
因为是嫂子,关系也不错,当时就口头协商,3份保险合计理赔110万,加上对方车险可以理赔30万,开车的货车司机再拿18万,货车司机不同意,最后只同意拿15万,何先生本人再出20万。
总共赔偿给嫂子:50万+50万+10万+30万+15万+20万=175万。当时嫂子也是同意的,年底的时候保险理赔款合计140万已经支付给嫂子,司机赔偿的15万和何先生赔偿的20万打算年后**了再给。
过完年的时候,嫂子又不同意这175万的赔偿,要求何先生在175万赔偿的基础上再赔偿29万,理由是何先生需要承担的责任总共是59万,中华联合的车上人员责任险10万可抵扣何先生承担的59万责任,59万减去10万还有49万,49万抛去何先生同意理赔的20万,还有29万的差额。
**人寿50万团意险是人身保险不能抵扣企业的赔偿责任,何先生也表示认可,关于平安的驾乘险50万,因为是平安财险出的,何先生认为是财产保险,可以抵扣他的赔偿责任,现在嫂子那边的律师告诉她,驾乘险也算人身保险,也是不能抵扣企业的赔偿责任,所以4月份再次**何先生。
《保险法》第三十九条:
投保人为与其有劳动关系的劳动者投保人身保险,不得指定被保险人及其近亲属以外的人为受益人
2021年8月份结案,**判决平安财险出的驾乘险属于财产险,不属于人身保险,可以抵扣企业需要承担的赔偿责任,所以何先生不用再赔偿嫂子费用,如果一旦平安驾乘险判定为人身保险,何先生总共需要赔偿嫂子49万。
肆:给企业的建议
我们我们都愿意去相信世界是美好的,人心是善良的,但是古语有云: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人为了利益而蜂拥而至,为了利益各奔东西。
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学会用法律方式保护自己,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做企业挺不容易的,尤其是接下来的经济下行周期,越是不好**的时候,人性越会体现的淋漓尽致,员工万一发生工伤风险,肯定希望可以尽可能的多拿一些赔偿,这一点无可厚非。
不要用金钱去考验人性,人性不一定经得起考验。
所以在面对企业客户想买意外险的时候,我都会先问一句,你们企业花钱给员工买这个保险,只是为了给员工福利,还是说希望在帮助企业转移风险的基础上再给员工一些福利,先明白企业花钱买保险的目的,然后再寻找相应的保障方案,这样就不会买错。
对于大部分中小企业而言,我个人其实会更建议优先配置雇主责任险,因为大部分中小企业老板花钱给员工买保险的主要目的,其实还是为了转移企业风险,转移风险的同时再给员工一部分福利待遇。
如果预算充足的话,可以再配置一些重大疾病和疾病身故责任,如果还有预算就可以加上疾病门诊和疾病住院这些责任,针对企业的高端团队或者外籍人士,团体高端医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小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909470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