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币换算(港币换算**币汇率表)
前沿拓展:
港币换算
根据**银行汇率信息计算:
356港币=293.6296**币
汇率数据更新时间:2015-12-04 10:16
最近发了一则微,引起朋友们的热议:
为什么商业银行可以发行纸币?为什么会有三家发钞银行?为什么纸币样式不统一?为什么汇丰一再作妖,还有港币发钞权?为什么没见到三家银行发行10元纸币?
流通货币
目前流通的港元纸币面额有10元、20元、50元、100元、500元和1,000元;硬币面额有1毫、2毫、5毫、1元、2元、5元和10元。这些纸币、硬币都是根据现行《法定货币纸币发行条例》及《硬币条例》所发行的,均为**的法定货币。
其中硬币和10元纸币,目前仅由**金融管理局(简称“金管局”)发行,纸币上有“**法定货币”字样。以前汇丰银行也发行过10元纸币,并且一直以绿色为主调,所以民间俗称“青蟹”,金管局发行的纸币图案花巧,就被引申称为“花蟹”。
其他面额的纸币则由汇丰、渣打、中银三家商业银行,上面都印有【凭票即付】字样,《法定货币纸币发行条例》第三条第8点解释说:凭票要求付款予持票人的银行纸币指由任何银行发行而凭票要求付款予持票人的汇票或承付票。因此,【凭票即付】就是付款承诺,这些纸币既是法定货币,也是流通货币。
发钞银行
目前,****透过金管局授权三家商业银行在**发行银行纸币,即**银行(**)、渣打银行和汇丰银行。这项授权附带的条款与条件是:发钞银行发行银行纸币时,必须按照【联系汇率制度】以指定的汇率,即1美元兑7.80港元,向外汇基金交出美元;赎回已发行银行纸币时,也必须以相同汇率从外汇基金取回相应美元。发钞银行发行的银行纸币都是由**印钞有限公司(**印钞)在**印制。
这三家银行发行的纸币地位完全等同,但是发行量不同,汇丰占比最多,占到纸币流通金额的58%,其次是中银(**),占比32.3%,最后是渣打银行,占比9.7%。
数据来自金管局发布的《2018年年报》
为什么是这三家银行呢?这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
**的现代银行史始于1845年,当时一家总部位于印度的银行来港开设分行,成为东藩汇理银行,该行更成为**首家发钞银行。其他银行也相继来港设立分行,而且大部分发行钞票,首家以**为基地的银行,是于1865年成立的**上海汇理银行。
**上海汇理银行要着重提一下,这家银行就是汇丰银行的前身。1865年3月3日,汇理银行在**成立;一个月后,在上海成立分行。成立的目的是为了服务**沿海的商贸和运输,准备立足上海和**两地,因此银行的名字就被叫做了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总部”和“上海分行”是并列地位,可以说都是总部,地位相同。“汇理”二字表示以汇兑和理财放贷为主要业务,按照当时**商界的习惯,银行中文名就叫“**上海汇理银行”。
后来据说是华人买办古应春测算过笔划吉凶之后,建议将中文名称“汇理”改为“汇丰”,意为“汇款丰裕”,而英文名称则一直保留了下来。现在汇丰集团总部是在伦敦。
**历史上的八家发钞银行
这些发钞银行,其中的东藩汇理银行、呵加剌汇理银行、印度东方商业银行、**中华汇理银行等四家银行,发钞时间主要集中在19世纪末期,而且发钞时间比较短,影响力比较小。
1895年制定的《银行纸币发行条例》收紧了对纸币的监管。由这年起,银行必须经总督取得内政大臣批准,才可发钞。
直到1935年,****公布以【港元】作为**货币单位,并设立【外汇基金】,3家发钞银行发行的纸币首次被指定为法定货币,分别是印度伦顿**三处汇理银行(后更名为有利银行),印度新金山汇理**银行,以及**上海汇丰银行。
1959年,有利银行被**上海汇丰银行收购,并于1974年停止发钞。
1969年,印度新金山汇理**银行与英属南非标准银行合并,改名为渣打银行。
1982年,**与英**就**回归问题开始谈判,与此同时,**银行**分行化解了80年代的港元汇价危机、月股灾、银行挤提事件等,地位直线上升。因此,**布政司向**银行总行提出,是否有意参加港钞发行。
1993年4月,**国务院批准**银行在港发钞。同年7月,**立法局通过法案,承认中银**分行发钞的合法性。1994年5月,**银行正式发行港币。
目前,三家发钞银行的总部设在****的只有**银行(**),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的母公司都位于英国伦敦。
每家银行的纸币设计各不相同,但是所有钞票样式都有版权,不能随意**。2018年系列的纸币,三家银行首次统一了每张纸币背面的设计主题,方便市民辨认,与现时流通的纸币相区分。
印钞
金管局在1996年4月代表**从英国德拉鲁集团购入位于**大埔的印钞厂,并改名为**印钞有限公司。在收购后,**便能透过金管局直接参与印制港元纸币,符合《法定货币纸币发行条例》及《基本法》赋予**的责任。
1997年3月,**将**印钞的15%股权售予**印钞造币总公司。同年10月,**再向三家发钞银行合共出售**印钞30%股权(即每家发钞银行10%)。**仍为**印钞的大股东,对该公司行使控制权,并由金管局总裁担任公司主席。
**印钞有限公司同样也负责澳门的印钞工作。澳门元的发行由澳门金管局授权给大西洋银行和**银行澳门分行两家银行,所以会看到两种版本的澳门元。澳门元在1980年代开始于港元之间实行联系汇率制度,以澳门元1.0315元兑换 1港元。两家银行在发行纸币时,需要向澳门金管局交付等值的港元换取无息负债证明书,作为发钞的法定储备。由于港元和美元直接实行联系汇率制度,所以澳门元间接与美元挂钩。
联系汇率制度
【联系汇率制度】是一种固定汇率制,即将本币与某特定外币的汇率固定下来,并严格按照既定兑换比例,使货币发行量随外汇存储量联动的货币制度。
**为稳定货币和金融,采取的就是【联系汇率制度】,这项制度从1983年10月17日在**实施,透过严谨、稳健和透明的货币发行局制度,使港元汇率保持稳定在7.75至7.85港元兑1美元的区间内。当汇率接近7.75的时候,反映港元需求增加,同时触及强方兑换保证水平,**金管局便需要卖出港元买入美元以维持港元汇率,反之亦然。
今年,多只中概股即将回流**,引发资金持续流入**,港元需求强劲,多次触及7.75强方兑换保证,金管局已多次出手买入美元,向市场注入港币近百亿元。
三家银行在发行纸币的时候,必须先交出等额的美元,按1美元兑7.80港元进行换算;赎回纸币时,也以相同的汇率取回相应的美元,就是【联系汇率制度】的体现。
联系汇率制度是**货币金融稳定的支柱,经历过多个经济周期仍然行之有效,在过去多次地区和全球金融危机后,更凸显这项制度稳健可靠。
拓展知识:
港币换算
81.9202**币。
扩展资料:
汇率的标价方法
1、直接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又叫应付标价法,是以一定单位(1、100、1000、10000)的外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付出多少单位本国货币。就相当于计算购买一定单位外币所应付多少本币,所以叫应付标价法。包括**在内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目前都采用直接标价法。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为直接标价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兑119.05日元。
在直接标价法下,若一定单位的外币折合的本币数额多于前期,则说明外币币值上升或本币币值下跌,叫做外汇汇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来较少的本币即能兑换到同一数额的外币,这说明外币币值下跌或本币币值上升,叫做外汇汇率下跌,即外币的价值与汇率的涨跌成正比。
2、间接标价法
间接标价法又称应收标价法。它是以一定单位(如1个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来计算应收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在国际外汇市场上,欧元、英镑、澳元等均为间接标价法。如欧元0.9705即一欧元兑0.9705美元。
在间接标价法中,本国货币的数额保持不变,外国货币的数额随着本国货币币值的对比变化而变动。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少,这表明外币币值上升,本币币值下降,即汇率下降;反之,如果一定数额的本币能兑换的外币数额比前期多,则说明外币币值下降、本币币值上升,即汇率上升,即外币的价值和汇率的升跌成反比。
外汇市场上的报价一般为双向报价,即由报价方同时报出自己的买入价和卖出价,由客户自行决定买卖方向。买入价和卖出价的价差越小,对于投资者来说意味着成本越小。银行间交易的报价点差正常为2-3点,银行(或交易商)向客户的报价点差依各家情况差别较大,目前国外保证金交易的报价点差基本在3-5点,**在6-8点,国内银行实盘交易在10-40点不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港币换算
100港元=84.1326**币元
港币换算
今日实时汇率换算:100港币=84.18**币元,以上信息仅供参考,交易时以银行柜台成交价为准。
港币换算
货币兑换
100港元=84.2815**币元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8314681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