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怎么使用)

前沿拓展:

速算扣除数


计算公式:

个人所得税是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年末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如下:

对应税率=奖金收入总额÷12对应的税率

应纳税额=(应得工资-起征工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方法

综上述公式求得的速算扣除数,可用直接计算法验证其准确性,以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第2级验证如下:

① 用上述公式计算:

1500×(10%-3%)+0=105

② 用直接计算法计算

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2000×10%=200

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1500×3%)+(500×10%)=95

速算扣除数=200-95=105

拓展资料:

速算扣除数是指为解决超额累进税率分级计算税额的复杂技术问题,而预先计算出的一个数据。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税特点,是把全部应税金额分成若干等级部分,每个等级部分分别按相应的税率计征,税额计算比较复杂。

简便的计算方法是先将全部应税金额按其适用的最高税率计税,然后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其余额就为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和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相减后的一个差数。

速算扣除数是指用快捷方法计算税款时,可以扣除的数额。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可以将应纳税所得额分成不同级距和相应的税率来计算。如扣除3500元后的应纳税所得额在1500元以内的,按3%税率计算,1500-4500元之间的部分(即3000元),按10%的税率计算。

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部分的个人所得税额=应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的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金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4.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下)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

劳动报酬所得(4000元以上)的个人所得税额=[每次所得收入x(1-20%)]X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00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0;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税率30%,速算扣除数为2000元;

应纳税所得额超过50000元的部分,税率40%,速算扣除数为7000元.

5.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元)×20%×(1-30%)稿酬的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1-30%)”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800)×20%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超过4000元)的个人所得税税额=[每次所得收入×(1-20%)]×20%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的个人所得额=每次所得收入×20%

8.2008年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遗产税

应纳税遗产额不超过50万元的,税率10%,速算扣除数0。

应纳税遗产额超过50万元不超过200万元的,税率20%,速算扣除数5万元。

应纳税遗产额超过200万元不超过500万元的,税率30%,速算扣除数25万元。

应纳税遗产额超过500万元不超过1000万元的,税率40%,速算扣除数75万元。

应纳税遗产额超过1000万元的,税率50%,速算扣除数175万元。


个税已经从单一税制,变成了混合税制!可以说,个税的改革从未停止过!

在混合税制的情况下,部分收入就会加总在一起进行计算个税,其他的收入则会分开进行个税。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怎么使用)

个税综合所得都包括哪些类型的收入,计算税款的公式是什么?

个税综合所得包括:劳务报酬所得、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当然这四项收入只是在年度汇缴清算的时候,需要合并在一起计算个税,预缴时不需要合并。

计算公式=年度综合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年度综合所得-60000-专项扣除-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其他扣除-捐赠)*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公式里面的专项扣除指的就是职工自己承担的“三险一金”;六项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赡养老人、继续教育、住房租金或购房利息以及大病医疗专项附加扣除。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怎么使用)

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主要是职工因为任职或者存在雇佣关系,而获得的收入。像职工给企业打工,企业发放的报酬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工资薪金所得了。

其实,工资、薪金所得也是包括两个部分,即工资所得和薪金所得。工资主要指的是一线工人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的报酬;而薪金主要是管理人员,或社会公职人员获得的收入。

当然,从全球各国的普遍做法来看,对于这两项收入并没有进行更加详细的区分。一般都是作为一个共同体一起计算的。

需要注意的是,年度汇缴清算的时候,工资、薪金所得百分之百计入综合所得。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怎么使用)

劳务报酬所得

劳动报酬所得,指的是个人因为**劳动而获得的收入。也可以理解为,个人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和接受服务的一方没有劳动合同或雇佣关系。

劳动报酬所得的内容还是很多的,像我们常见的录音、演出、会计、法律服务、代办服务、以及经济服务等劳务获得的收入。

其中,在进行年度汇缴清算的时候,劳动报酬的80%计入年度综合所得。这里需要和预缴的时候进行区别。

速算扣除数(速算扣除数怎么使用)

稿酬所得

稿酬所得主要指,个人通过图书、报刊的发表或出版获得的收入。其实,稿酬所得是从劳务报酬里面分离出来的。

有能力出书,并发表文章的人毕竟是少数。同时按照实际情况来看,稿酬所得的适用范围还是挺小的。所以,才把这部分所得单独区别出来。

对于稿酬所得来说,在年度汇缴清算时不仅可以扣除20%的费用,还可以再减按70%。即稿酬所得实际计入综合所得只是全部所得的56%。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就是转让知识产权所得。常见的知识产权有: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以及非专利技术。

相对来说,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的门槛还是很高的。当然,在自媒体时代,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也已经变成了我们平常人获得收入的形式。

当然, 在我们计算综合所得时,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同样可以扣除20%的费用。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虎说财税

拓展知识:

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是指为解决超额累进税率分级计算税额的复杂技术问题,而预先计算出的一个数据。

超额累计税率的计税特点,是把全部应税金额分成若干等级部分,每个等级部分分别按相应的税率计征,税额计算比较复杂。

简便的计算方法是先将全部应税金额按其适用的最高税率计税,然后再减去速算扣除数,其余额就为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速算扣除数是按全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和按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的税额相减后的一个差数。

计算公式

1、个人所得税是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2、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应纳税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3、年末一次性奖金的个人所得税计算方式如下:

对应税率=奖金收入总额÷12对应的税率

应纳税额=(应得工资-起征工资)×对应税率-速算扣除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 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税时,简化计算应纳税额的一个数据。速算扣除数实际上是在级距和税率不变条件下,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多纳的一个常数。因此,在超额累进税率条件下,用全额累进的计税方法,只要减掉这个常数,就等于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故称速算扣除数。采用速算扣除数法计算超额累进税率的所得税时的计税公式是: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的计算公式是:
  本级速算扣除额=上一级最高所得额×(本级税率-上一级税率)+上一级速算扣除数 超额累进税率全额累进税率
  用上述公式求得的速算扣除数,可用直接计算法验证其准确性,以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9级超额累进税率第2级验证如下:
  ① 用上述公式计算:
  500×(10%-5%)+0=25
  ② 用直接计算法计算
  全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2000×10%=200
  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500×5%)+(1500×10%)=175
  速算扣除数=200-175=25
  速算扣除数是指用快捷方法计算税款时,可以扣除的数额。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可以将应纳税所得额分成不同级距和相应的
  税率来计算。如扣除2000元后的应纳税所得额在500元以内的,按5%税率计算,500-2000元之间的部分(即1500元),按10%的税
  率计算。如某人工资扣除2000元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1200元,则税款计算方法为:500*5%+700*10%=95元。个人所得税的计
  算,也可以将应纳税所得额直接按对应的税率来速算,担要扣除一个速算扣除数,否则会多计算税款。如某人工资扣除2000元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是1200元,1200元对应的税率是10%,则税款速算方法为:1200*10%-25=95元。这里的25就是速算扣除数,
  因为1200元中,有500元多计算了5%的税款,需要减去。其他税率所对应的速算扣除数分别是:15%:125,20%:375,
  25%:1375,30%:3375,35%:6375,40%:10375,45%:15375。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速算扣除数

采用
超额累进税率
计税时,简化计算
应纳税额
的一个数据。
速算
扣除数实际上是在
级距
和税率
不变条件
下,
全额累进税率
的应纳税额比超额累进税率的应纳税额多纳的一个
常数
。因此,在超额累进税率条件下,用全额累进的计税方法,只要减掉这个常数,就等于用超额累进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故称
速算扣除数

速算扣除数

解:9000*20/100-1500*5/100+3000*10/100+4500*20/100=525
4500*10/100-3000*10/100-1500*5/100=75
答:第一个是75,第二个是525。
(2)解:(7175+2000-3000)*0.2-525=710
答:他应缴纳的税710元
(3)设今年3月份月应纳税所得额为x元,
0.2(x-2000)-375=0.25(x-3000)-975,
x=19000,
(19000-2000)×0.2-375=(19000-3000)×0.25-975=3025元.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8234667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