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计算方法(退休金计算方法举例)

前沿拓展:

退休金计算方法

广东省过渡性养老金计算方法:
1、基础养老金等于(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加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除以2乘以全部缴费年限乘以1%;
2、过渡性养老金等于(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加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除以2乘以建立帐户前缴费年限乘以过渡系数1,4%加符合政策增发额;
3、个人帐户养老金等于个人帐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4、定额补贴等于【调剂金(25元)加统筹项目内补贴】乘以减发比例。
养老金的多少,与购买的时间长短和金额大小有关。缴费的基数大,缴费的时间长,退休时养老金会多,反之就少。由于每个人每个时段的缴费数量不一,因此养老金的计算按“分段计算、综合结算”原则处理。
计算“中人”建立个人账户之前的养老金叫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是统一制度后“中人”基本养老金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新制度(或“统账结合”)之前参加工作、之后退休的人员来说,由于其在此之前的工作年限没有实行个人账户,则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中没能体现这段年限的劳动贡献情况,因而其退休时的基本养老金不能简单用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而应再加上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就解决了这一没有个人账户年限的养老金问题。
【法律依据】
《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第三条 基本养老保险费用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在理顺分配关系,加快个人收入工资化、工资货币化进程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个人缴费比例。提高个人缴费比例的幅度,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职工工资增长等情况确定。为适应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对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提出两个实施办法,由地、市(不含县级市)提出选择意见报省、自治区****批准,直辖市由市****选择,均报劳动部备案。各地区还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对两个实施办法进行修改完善。


有网友问,43年工龄,个人账户余额6.5万元,养老金能领多少?

养老金是这样计算的,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三部分构成。

(一)基础养老金计算公式: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也有的地方,是直接将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的结果称之为本人的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

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过去一般指的是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但是2019年国家社平缴费基数的口径,明确统一为全口径城镇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按照60%~300%的上下限执行。目前计算使用的社平工资国家正在实施过渡,每年由人社厅统一公布称之为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指的是本人的平均缴费档次。缴费指数实际上等于某一缴费年度的所有缴费月份的缴费基数之和,除以当年的社平缴费基数。

不过由于社会平均工资口径的变化,缴费档次转换的缴费指数会略低一些。比如说60%的缴费基数是3500元,计发养老金的基数是7000元,实际计算出来的缴费指数只有0.5。

缴费年限包括了视同缴费年限和实际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主要指的是实施养老保险制度,以前原国有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连续工龄,凭借档案来认定的。

实际上,由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不多我们可以大体推算出平均缴费指数。如果说个人账户余额有6.5万元,按照0.65的平均缴费指数计算。

实际上,缴费年限一年平均缴费指数是0.6的情况下,可以领取0.8%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如果缴费指数提升至0.8,可以领取的退休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为0.9%。缴费指数每提升0.01,社会平均工资可以领取0.05%的。因此,平均缴费指数0.65,每缴费一年可以领取社会平均工资就是0.825%。

缴费年限43年,可以领取35.475%的社平工资。假设养老金计发基数为6000元,结果为2128元。

实际上养老金计发基数每年都在增值,2020年的时候,各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都普遍在6000到1万元之间,北京市达到了9910元。区域之间的不同也是不可小觑的。

如果养老金计发基数是7000元,基础养老金就是2483元。

退休金计算方法(退休金计算方法举例)

(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公式: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余额6.5万元,60岁退休的计发月数是139个月,个人账户养老金可以领取467.6元。

实际上个人账户余额的形成很不简单。1992~1997年,全国各地才陆续建立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从这个时候开始才有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

当时最初的缴费基数只有两三百元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形成的比例是11%,积累到现在,个人账户钱数也不多。2005年国家进一步完善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个人账户的记入比例改为8%。但是改革了养老金的计发办法,才形成了现在的计发机制。

个人账户的记账利率,最初不低于银行存款利率。一开始一般是按照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计算,后来2005年以后有各地自行公布,一般提升到了4%~5%之间。2016年开始由国家统一公布,当年高达8.31%,近年来一直在6%~8%以上。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实际上是2005年国家完善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时发放的一张表,至今没有变过。形成的依据是2020年的城镇人均预期寿命以及按照4%的个人账户利率情况下推算出来的,已经不符合实际。十四五期间将进行修订完善。

退休金计算方法(退休金计算方法举例)

(三)过渡性养老金计算公式。前面所说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是1992~1997年陆续形成的,至于形成之前的缴费年限,没有个人账户养老金怎么办?因此是计算过渡性养老金。

具体的计算公式,各个省级统筹区域自行确定。一般是跟社平工资相挂钩,过渡系数是1%~1.4%。

按照山东省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假设是1995年12月31日前所有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都计算过渡性养老金,这样计算过渡性养老金的时间可能会有18年左右。

退休金计算方法(退休金计算方法举例)

18×1.3%×平均缴费指数(按照0.625),结果是14.625%的社平工资。社平工资使用7000元计算(山东省2020年就达到了6573元),结果是1024元。

其实我们也可以看出过渡性养老金中,缴费指数的作用更大。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1的话,过渡性养老金将是23.4%的社平工资,过渡性养老金将达到1638元。

以上三部分相加,社平工资7000元,平均缴费指数0.25的情况下,基本养老金也能领到4000元左右。

不过,这只是退休时领取的养老金,退休以后养老金还会根据国家每年调整养老金的通知进行增加。养老金会越来越高的,特别是缴费年限长的人员,增加的养老金会更高,这样是也是相当不错的。

这就是我们养老金的计算方法,希望大家能够了解。欢迎关注暖心人社,与大家分享社保知识。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8234666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