缴税(缴税和交税有什么区别)

前沿拓展:

缴税

摘要 每月缴税500元,则工资为10000元。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至5000元。计算方法是: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 法律依据:《中华****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2-05-18 每月缴税500工资大概多少 您好 每月缴税500工资大概10000 每月缴税500元,则工资为10000元。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调整至5000元。计算方法是:缴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法律依据:《中华****个人所得税法》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请看下面四句话,判断哪句话的表达是正确的。

(1)2020年1季度,公司交税100万元。

(2)2020年1季度,公司缴税100万元。

(3)根据税审报告,2019年公司应交税100万元。

(4)根据税审报告,2019年公司应缴税100万元。

这像是一道抠字眼的语文题,有点咬文嚼字的意思。交税与缴税区别是什么?很长时间我自己都未能搞清楚,二者一直混用。就如上述(1)(2)两句话,表达都是正确的。

但我又总觉得“交税”与“缴税”有点不同,譬如,(3)(4)两句话,(4)更符合表达习惯。“交税”与“缴税”的细微区别在哪里呢?

首先要说明,无论用“交”,还是用“缴”,都是把税款给税务部门,这是二者的共同点,也是口语中二者混用的原因。硬要区分二者的话,可能是语境不同,用法不同。“缴”侧重满足国家的要求,“缴税”一般可与“纳税”通用,是履责行为;“交”侧重在企业或个人的主动,没有履责的意思,只是讲明一个动作。

(5)A公司2019年少缴税100万元。

(6)A公司2019年少交税100万元。

句(5)表明A公司未能合法合规纳税,税款应缴未缴,有偷逃税款之嫌。句(6)可能有句(5)的意思,但也可能是另外的意思,如A公司通过税收筹划手段少交税了,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少交税了。如果要言明A公司偷税,应采用句(5)的说法。

何时用“交税”,何时用“缴税”,要分析具体语境。我给个实用的建议吧,分不清楚时,就用“交税”,“交税”可以替代“缴税”,但“缴税”不一定能替代“交税”。“缴税”比“交税”更正式,法律条文中一般都用“缴税”。

来源:原创 | 指尖上的会计

拓展知识:

缴税

区别:缴税侧重于国家的要求。交税侧重于纳税人的主动行为。

交税:就是指进出口商或其**人依据海关签发的税款缴纳证,在规定的日期内,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税款。具体地说,交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集体或个人收入按照一定的比率的把一部分所得收入缴纳给国家。

扩展资料

交税又称纳税,是自然人或法人向国家税务机构交纳税款的行为和过程。例如:交纳海关税,就是指进出口商或其**人依据海关签发的税款缴纳证,在规定的日期内,向海关指定的银行缴纳税款。

参考资料:税收的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缴税

缴税和交税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

缴税:侧重于国家的要求,带有强制性,一般用在法律文献中,如:《中华****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公民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交税:侧重于纳税个人的主动行为,是一种自觉行为。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集体或个人收入按照一定的比率的把一部分所得收入缴纳给国家。是自然人或法人向国家税务机构交纳税款的行为和过程。例如:交纳海关税。

扩展资料:

税分很多种,具体有: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关税,车辆购置税,车船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契税,印花税,资源税等。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的经济基础,但税收同样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例如:国家为灾区重建拨的款单,铁路,公路,三峡水利工程等惠民工程。

参考资料:

《中华****个人所得税法》

《税收征管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缴税

它们的区别在于:“缴”有“被强制”的意思, 缴税,侧重于国家的要求;交税,侧重于纳税人的主动行为。

“交”、“缴”都是“付出”的意思,所以“交纳”“缴纳”含义十分接近。

扩展资料:

交税就是指进出口商或其**人依据海关签发的税款缴纳证,在规定的日期内,向指定的银行缴纳税款。也可以说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根据** 国家**《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6〕36号附件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

纳税人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

应税行为的年应征增值税销售额(以下称应税销售额)超过**和国家**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一般纳税人,未超过规定标准的纳税人为小规模纳税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缴税

百度百科:交税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缴税

有人说,缴税就是交税,交税就是纳税,本质意义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规定,集体或个人收入按照一定的比率的把一部分所得收入缴纳给国家。

话是有道理,但是细分之下还是有区别的。

这里仍想提醒大家的是,我们尽量交税,而不要缴税。

1

交税

交税侧重于纳税个人的主动行为,是一种自觉行为。

例如我们每年主动进行个人所得税汇算清缴,企业每年主动进行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等,都属于交税。

2

缴税

缴税侧重于国家的要求,带有强制性。

例如一些明星网红,没有主动承担纳税责任,国家就会强制缴税,而很少说强制交税。

3

不按时纳税的惩罚

上文说过,按时纳税是国家规定的,因此它是每一个公民的义务。所以交税要比缴税更好一些。

但是如果纳税人不履行这种义务要如何处理呢?

很简单,罚款呗!

除了行政处罚外,纳税人还需要缴纳滞纳金。

滞纳金是一种税收机关依法向当事人征收具有惩罚性的一定数额款项的行政强制执行行为。财务人员需要注意了,有以下六种行为是需要征收滞纳金的。

1.未按规定缴纳税款;

2.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导致少缴税款;

3.偷税;

4.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

5.欠税;

6.抗税。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税收滞纳金、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得扣除。

4

税收滞纳金的计算

根据《征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纳税人未按照规定期限缴纳税款的,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解缴税款的,税务机关除责令限期缴纳外,从滞纳税款之日起,按日加收滞纳税款万分之五的滞纳金。

由法规可知,从缴纳期限截止日的第二天算起,到实际缴纳税款当天为止,是滞纳天数。由此可知,滞纳金的计算方式为:

应纳滞纳金=应纳税额×天数×0.05%。

更多问题进会计网问答>>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cen.cn/20220823466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