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型企业(科技型企业具有什么竞争力)

前沿拓展:

科技型企业

摘要 您好,科技型企业是指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群体,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在****国务院和各部门、各地方的大力支持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仍然面临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创业环境有待优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融资渠道有待拓宽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特定时期内的政策倾斜并不会导致不公平竞争。 咨询记录 · 回答于2021-11-23 科技型企业扶持政策是否会导致不同类型企业不公平竞争? 您好,科技型企业是指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发、生产和服务的中小企业群体,在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支撑经济可持续发展、扩大社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在****国务院和各部门、各地方的大力支持下,科技型中小企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我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仍然面临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创业环境有待优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融资渠道有待拓宽等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凝聚各方力量,培育壮大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带动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创新发展道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特定时期内的政策倾斜并不会导致不公平竞争。 何种补贴方式更有利于激励企业创新投入 个人觉得资金补贴加适当的考核相结合的激励方式更有效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 《经济参考报》7月19日刊发文章《纾困政策助力中小科技型企业创新发展》。文章称,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强服务保障……一批针对中小科技型企业的纾困举措正自上而下全面铺开。北京、上海、重庆、广东等30余省市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创新。《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作为“轻资产”的中小科技型企业发展正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态势。

减税降费 创新“轻装上阵”

精准高效的留抵退税、缓缴和免征阶段性税等,能够切实解决企业痛点。在税惠政策红利的助力下,企业通过积极调整结构,加大科技研发比例,在市场竞争中也能获得更大优势。

作为一家专注于环境模拟试验设备设计及生产的科创企业,重庆哈丁环境试验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了满足客户不同的测试需求,每接一笔订单,就会对产品生产线进行适当改造,再加上生产模具等的研发投入,资金压力比较大。

“按照最新的税收政策,2022年预计比去年增加34.6万元加计扣除额。目前,我们正在研发储能式快速温度变化试验箱、**温度冲击箱等,这笔减税资金能直接转变为研发资金。”公司负责人雷正根说。

除了税收减免,**下发的稳岗补贴也很实惠。“**期间,无锡高新区保障了我们的供应链和生产的正常运行。而稳岗补贴,也减轻了企业的负担,增强了企业的发展信心。”希捷国际科技(无锡)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大力度的税费优惠政策让企业在创新的道路上“轻装上阵”,而研发投入的增加也让企业发展有了后劲。“受**影响,不少中小微企业面临原料供应紧张、市场订单减少、资金压力增大等问题。近来,从**到地方相继推出的减税降费、减租减息政策为中小科技企业解了燃眉之急。”工信部赛迪研究院研究员王磊表示。

拓宽渠道 金融“活水”不断

这几天,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的金刚清泓科技有限公司的员工们一直在热议扩大生产的事情。“速度真是太快了!这笔钱,就是雪中送炭。受各种因素影响,我们的经营产值只有前两年的一半。这次‘高新贷’的获批对我们扩大生产、加大研发有很重要的意义。”金刚清泓的副总蒲榕生说。

蒲榕生所说的“高新贷”,是重庆高新区创新服务中心等部门针对科学城中小型科技企业数量占比较高、融资需求较大的现状,与重庆科学城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合作,为科技型企业量身定做的创新金融产品。此前,金刚清泓只用了5个工作日就收到了300万元的贷款。

事实上,近来围绕中小企业融资困难和现实需求,**和地方都在加力施策。截至目前,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等30多个省市推出助企纾困和支持市场主体发展的系列措施。其中,北京提出,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创业投资、银行信贷、上市融资等多方式全链条金融支持力度,打造多层次、专业化、特色化的科技金融体系。

除了**部门外,金融机构也在高效对接纾困工作。以兴业银行为例,近日该行升级推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涵盖投联贷、人才贷、科技贷等六大产品。“我们综合运用‘商行+投行’综合金融工具,建立适用科创企业的‘技术流’授信管控模式,为中小科技企业纾困服务。截至2022年3月末,我行服务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逾7000户,融资余额近千亿元。”兴业银行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

助企纾困道路上,资金是迈不开的“坎儿”。由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是推动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们一般都具有轻资产、高成长、高风险特点,融资难、融资贵、融资面窄一直都是其最大“痛点”。为此,国家知识**日前发布《关于知识产权政策实施提速增效 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各地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

数据显示,截至5月末,全国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为54.2万亿元,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8万亿元,同比增长22%。今年一季度,通过全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增长了48.6%。

强化服务 精准打通“堵点”

科技型中小企业多为初创公司,抗风险能力较低。面对**期间**、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不畅的冲击,运营工作很难开展。唯有把服务工作及时、精准做到位,才能从根本上为企业纾困。

“近来,相关技术专家积极为我们挖掘技术应用场景、诊断项目后期问题,这不仅加快了我们的开发进度,缩短了项目产品化的时间,还帮助我们完善知识产权布局。”作为第一创客(重庆)孵化的企业之一,重庆远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唐云建表示,得益于专业优质的孵化服务,目前公司已拥有多个发明专利,并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势头越来越好。

而在中小科技型企业“扎堆”的北京,助企纾困工作也开展得有声有色。“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围绕企业需求深入一线送政策、优服务、解难题。”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张宇蕾透露,中关村科技型小微企业研发补助“达标即享”、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直达快享”、高新技术企业“小升规”资助“免申即享”、孵化器减免中小微企业房租补贴“多级联享”等一批支持企业创新发展的务实举措都在加快推出。

在业内专家看来,在纾困道路上,关键是聚焦中小企业的痛点、难点、堵点。“当前,最大的难点还是要解决资金来源问题。鉴于中小科技企业低营收的特点,可以加大知识产权和科技服务的输出,让中小科技利用自身所长开展业务,获得销售款项;在融资层面,推动金融机构支持中小科技企业,通过风险投资让中小科技企业在未盈利的情况下也能获得融资。”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说。(记者钟源、吴燕霞/北京、重庆报道)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817465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