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税务知识(公司税务知识方面的书合理个人所得税管理)
前沿拓展:
公司税务知识
去百度文库,查看完整内容>
内容来自用户:君临天下
1、税务登记
根据《中华****税收征收管理法》的规定,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应当自领取营业执照批准设立之日起30日内,办理税务登记。纳税人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二千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自取得税务登记证次月起申报纳税,申报上一月度公司应缴纳税款。
2、税种核定
税种核定指由公司的税务专管员根据公司的经营范围,正确核定企业应纳税种、税目。主要有增值税、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等。其中营业税为5%;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3%,增值税一般纳税人17%;企业所得税为25%。
3、税种分类
我国现行税种共有18个,按照财政分税制的要求,将18个税种按照实际情况划分为**税、**与地方共享税、地方税三种。其中,**税归**所有,地方税归地方所有,**与地方共享税分配后分别归**与地方所有。
为适应分税制的要求,全国税务机关分为国家税务局(简称国税)和地方税务局(简称地税),负责征收不同的税种。国税主要负责征收**税、**与地方共享税,地税主要负责征收地方税,他们之间的征收管理分工一般划分如下:
(1)国税
1、增值税
增值税是对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实现的增值额征收的一个税种。增值税已经成为**最主要的税种之一,增值税的收入占**全部税收的一般纳税人企业所得税按纳税年度计算,纳税年度自公历3、
公司注册前
相信很多老板对于财务脑袋都是一片空白
最基本的税务常识还是要了解的
创易君为大家整理了
八大必了解的税务常识
一起来看看吧~
01 、不管有没有生意,都需要进行税务申报
有的纳税人认为有生意时要填报申报表,而没有生意或是不达起征点就无需申报了。按时、如实申报是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承担法律责任的主要依据,是税务机关税收管理信息的主要来源和了解纳税人的经济活动情况,掌握和分析税源的变化情况。如纳税人不申报,依照征管法,税务机关可对纳税人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
企业每个月都必须向税务局申报企业的经营情况。不管有没有**,也不管有没有生意,每个月都要根据运营情况做账然后根据账本向税务局做税务的申报。
02、 公司财务有会计,自己就不用管了吗?
“错”很多做技术的老板,认为税务财务什么的是会计的事情,自己不用管。对于老板来说,他确实不懂财务,看不懂那些报表,但是要经常和财务交流沟通,了解公司财务情况,最起码要了解公司资产利润什么的,适当的调节公司发展策略。
03 、符合条件小规模纳税人可申请“一般人纳税人”
连续12个月或在12个月期间营业额累计达到500万以上,税局就会强制要求该申请成为一般人。
12个月内累计销售额达500万的工业,需要当月申请为一般纳税人,当月不申请的下个月强行转为一般纳税人。
自愿申请成为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会计核算健全、能够提供准确税务资料的,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不作为小规模纳税人。
04、 **需仔细保管,丢失**要罚款
向税务机关领用**免收工本费,可丢失**却是要罚款的。规定已经开具的**存根联和**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保存期满后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否则情节严重的,被处以最高3万元罚款。如果不慎将**丢失,应于发现当日书面报告税务机关并登报声明作废,以争取从轻处罚。
**开具要建立在发生真实业务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发生真实的业务,千万不要购买进项**用于抵扣。
目前国税局的“金三系统”功能强大,**电子底帐全方位采集、查验、对比,一张**都跑不了,当初抵了多少就得补交多少税,还有滞纳金和罚款,严重的要被移送**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得不偿失。
05 申报不能停
企业的财务人员变动,前任已经离职,后任还没有到岗,中间出现了真空。其他工作可以等到新人来处理,由于纳税申报有时间规定,每次延迟都可能会被罚款2000元。所以,建议企业在财务人员离职时与其协商,即使人已离开,离职人员也尽可能把纳税申报做完。
06 关门不能一走了之,“任性”后果很严重
公司不经营了,就要按照流程走注销路线。将公司注销,而不是放任不管。不要以为把**换了就找不到你了,公司不注销不申报后果很严重,不仅仅是不能贷款买房,可能连高铁飞机都会被限制。另外,不要在网上轻信公司放置五年就自动注销,只有吊销,不会有自动注销,不注销公司一辈子都在。
07 税务检查要出示,未出示可拒绝
依据《征管法》第五十九条和《征管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九条,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向您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您有权拒绝检查,虽然是这么说,实际中我们都懂得,惹不起还躲不起么?
08 不可随意调取账簿
税务调取账簿要手续清晰,要有收据,交给税务后来无凭无据,账簿丢失,后面哭都哭不出来。另外,账本超过30天必须归还,如果是年度账簿,3个月为期限。
创易君认为,
企业要做好税务管理工作,
离不开税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日常纳税过程的控制。
税收管理对降低税收成本、规个人所得税管理务风险、
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具有积极作用。
企业如何做好税务管理
1、建立税务管理体系
根据公司业务,做好涉税节点税务处理方式,构建高效的税务管理体系。
2、获取企业管理层的支持
自上而下,有效开展企业税务工作。
3、做好日常纳税工作的流程
明确公司主要涉及的税种以及纳税管理工作,做好相应的账务处理、业务规范、政策的使用。
4、做好税务风险控制
分析企业可能涉及的税务风险点,建立设置和应对措施,并且定期进行自查自测。
5、保持与税务部门的沟通
保持信息通畅,及时了解税务最新政策。
企业应提前认清改革方向
提高企业专业能力
同时增强税务合规意识、注意企业信用建设
全方面把控企业税务风控体系
这样
能更好的享受到税务改革的红利
实现企业的长久的发展
拓展知识:
公司税务知识
税务基础知识有:
1.纳税期限:纳税期限是税法规定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发生纳税义务或者扣缴义务以后向国家纳税款或者解缴税款的期限。
2.纳税义务发生时间:是指税法规定的纳税人应当承担纳税义务的起始时间。
3.起征点:又称征税起点,指税法规定的计税依据应当征税的数量界限(起点)。计税依据数额达不到起征点的不征税,达到起征点的按照计税依据全额征税。
4.纳税自查: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①自查执行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的情况;
②自查遵守财会制度和财经纪律的情况;
③自查生产经营管理和经济核算情况。
5.**:是指在购销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以及从事其他经营活动中,开具、收取的收付款凭证。
6.企业所得税:顾名思义,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所得(大约可理解为利润,虽然严格来说不一样)征税。
7.个人所得税:是调整征税机关与自然人(居民、非居民人)之间在个人所得税的征纳与管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公司税务知识
(1)欠税管理与滞纳金的计算
【例题】某企业在2017年8月的经营活动中应纳增值税60000元,其应纳的增值税在9月25日才申报缴纳入库,其应承担的滞纳金是多少?
【**】该纳税人应于9月15日前缴纳入库,其25日才完成纳税义务,滞纳10天,其应承担的滞纳金=60000×0.5‰×10=300(元)。
(2)税款的退还和追征制度
2.税收保全措施和强制执行措施
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等采取保全措施或强制执行措施应经县以上税务局(分局)局长批准。
——税收保全措施
税收保全措施的特点:制约、限制纳税人的资金和财产物资的转移。
税收保全措施的实施条件:
(1)行为条件——纳税人有逃避纳税义务的行为。逃避纳税义务行为主要包括:转移、隐匿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等;
(2)时间条件——纳税人在规定的纳税期届满之前和责令缴纳税款的期限之内;
(3)担保条件——在上述两个条件具备的情况下,税务机关可以责成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纳税人不提供纳税担保的,税务机关可以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采取税收保全措施。
税收保全措施的内容:
(1)书面通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冻结纳税人的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存款;
(2)扣押、查封纳税人的价值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强制执行措施
强制执行措施的特点:强迫当事人履行纳税义务。
强制执行措施的实施条件:
(1)超过纳税期限。未按照规定的期限纳税或者解缴税款;
(2)告诫在先。税务机关必须责令限期缴纳税款;
(3)超过告诫期。经税务机关责令限期缴纳,逾期仍未缴纳的。
强制执行措施的内容:
(1)书面通知纳税人的开户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从其存款中扣缴税款;
(2)扣押、查封、依法拍卖或者变卖其相当于应纳税款的商品、货物或者其他财产。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8164650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