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最新版)
前沿拓展:
工程地质勘察
工程地质勘察重点和难点探究
【摘要】工程地质勘查是为工程设计、施工做铺垫的工作,设计与施工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与工程勘查提供的资料的准确度和详尽度有关,因此,搞好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对工程建设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工程地质勘查概况、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重点与难点、工程地质勘查的质量保证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期对我国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查;重点
工程地质勘查是工程设计与施工开展前的很重要的一个工作,很多工程质量通病都与建设初期的工程地质勘查工作没做好有关,其对工程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勘查工作中,勘查工作人员往往存在着某些工作误区或主次不分之嫌,给我国工程地质勘查工作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数据不准、不详等弊病,因此,对工程地质勘察重点和难点探究是本领域学者研究的热点,也是本专业技术人员急需掌握的内容之一,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分析研究了工程地质勘查工作的重、难点和质量控制措施。
1、工程地质勘察概况
地面以下土层的状况,包括分布、松密程度、压缩性状况、强度的大小等,地下水的深度与水质情况等地质状况,都直接关系着拟建建筑物或构筑物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拟建建筑物在设计和施工前,需要对其所建地区的地质状况进行勘查,取得工程地质的详尽准确资料后,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服务。工程地质勘查实行勘察、设计和施工三结合的工作原则,勘察工作在设计和施工前进行,
工程地质测绘是工程地质勘察中一项最重要最基本的勘察方法,也是诸勘察工作中走在前面的一项勘察工作。它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详细观察和描述,以查明拟定工作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空间分布和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按照精度要求将它们如实的反映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地图上。配合工程地质勘探编制成工程地质图,作为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成果提供给建筑物设计和施工部门考虑。在基岩**山区,进行工程地质测绘,就能较全面地阐明该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得到岩土工程地质性质的形成和空间编号的初步概念,判明物理地质现象和工程地质现象的空间分布、形成条件和发育规律,即使在第四系覆盖的平原区,工程地质测绘也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只不过测绘工作重点应放在研究地貌和松软土上。由于工程地质测绘能够在较短时间内查明地区的工程地质条件而费资不够,在区域性预测和对比评价中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在其它工作配合下能够顺利地解决工作区的选择和建筑物的原理配置问题,所以在规划设计阶段,它往往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手段。
工程地质测绘可分为综合性测绘和专门性测绘两种,综合性工程地质测绘是对工作区内工程地质条件的各要素全面并进行综合,为编制综合工程地质图提供资料,专门性工程地质测绘是为某一特定建筑物服务的,或者是对工程地质条件的某一要素进行专门研究以掌握其编号规律,为编制专用工程地质图或工程地质分析图提供依据,无论那种工程地质测绘都是为建筑物的规划,设计和施工服务的,都有特定的研究项目。例如,在沉积岩分布区应着重研究软弱岩层和次生泥化夹层的分布、层位、厚度、性状、接触关系,可溶岩类的岩溶发育特征等;在岩浆岩分布区,侵入岩的边缘接触带,平缓的原生节理,岩脉及风化壳的发育特征等;喷出岩的喷发间断面,凝灰岩及其泥化情况,玄武岩中的气孔等则是主要的研究内容,在变质岩分布区其主要的研究对象则是软弱变质岩带和夹层等。
工程地质测绘对各种有关地质现象的研究除要阐明其成因和性质外,还要注意定量指标的取得,如断裂带的宽度和构造岩的性状,软弱夹层的厚度和性状,地下水位标高,裂隙发育程度,物理地质现象的规模,基岩埋藏深度,以作为分析工程地质问题的依据。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kaicen.cn/20220813464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