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前税后(税前税后工资计算器)

前沿拓展:

税前税后

法律分析:社会保险基数是税前还是税后 社保基数按照税前工资计算。社保扣除是税前列支的。 但是基数的确定。

法律依据:《中华****社会保险法》

第四条 中华****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

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

第五十八条 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未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核定其应当缴纳的社会保险费。

自愿参加社会保险的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社会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应当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到手工资就是税后工资、也就是实发工资,对员工来说,是员工当前能支配的工资,员工之间对比工资主要说的是税后工资。对员工来说,到手工资越多越好。对单位来说,税前工资是单位支付的全口径工资,是单位全部承担的成本,还要按规定代扣代缴社保、住房公积金、个人所得税等费用。应发工资相同的情况下,如果社保费用、住房公积金扣缴标准不同,有时候到手工资多的,反而不如少的,这是咋回事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税前税后(税前税后工资计算器)

一、从工资条谈起

工资条主要包括应发工资、代扣代缴和实发工资三部分。

1.应发工资,也叫税前工资,就是你当月所能得到的全部工资,包括岗位(职务)工资、津补贴、奖金等。

2.代扣代缴部分:主要包括社会保险中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个人交纳部分,有的单位扣缴的企业年金或职业年金等。生育保险、工伤保险个人不需要缴费。符合缴纳个人所得税条件的,还要由用人单位依法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对于目前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月度工资低于一万元的,个人所得税很少或者不需要缴纳。

按照北京市相关规定,社会保险中的个人交纳部分一般是税前工资的10%左右(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0.2%),住房公积金中的个人交纳比例一般是5—12%,最高不得超过12%。

3.税后工资就是税前工资减去各项代扣代缴后的实际工资,就是单位实际发到你手中或打到银行卡的钱。

税前税后(税前税后工资计算器)

二、这些情况下到手工资少了不一定吃亏

我们举个例子进行分析。同样税前工资是1万元,若仅考虑三险一金,如果你的社保是按规定缴纳的,一个月需缴纳1020元,而住房公积金缴纳比例不同,对税后工资影响较大。如果按5%缴纳,一个月需500元,加上单位部分,公积金个人账户有1000元;如果按12%缴纳,虽然个人扣了1200元,但加上单位部分,公积金个人账户将有2400元。不考虑住房公积金,第一种情况,个税按3%计算是104.4元,实际到手工资是8375.6元,第二种情况,个税是83.4元,实际到手工资是7696.6元。如果按税后工资加住房公积金(可以办理定期支取)计算,第一种是9375.6元,第二种是10096.6元,第二种情况反而对职工更有利。

税前税后(税前税后工资计算器)

当你领取到工资时,在关注税后到手工资的同时,更要关注社保及住房公积金是否按规定扣缴了、个人所得税是否按规定缴纳,综合考虑,才能更好地判断你的收入情况。当前受**影响,社保机构出台了单位社保减免政策,员工需要和单位同舟共济,一同渡过难关,在效益好转时,相信你的工资福利待遇也会越来越好的。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810463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