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金怎么计算(2022年退休人员退休金怎么计算)
前沿拓展:
退休金怎么计算
基础养老金部分,是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一年发给1%。
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等于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针对国发1997年26号文件实施前参加工作的老人计算的待遇,是由各省市自行制定计算公式。主要是对有关年限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等待遇的一种补偿。
山东省的养老金计算公式为例,山东省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
第一,基础养老金主要和三个因素相关: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缴费年限。
退休上年度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现在已经改称为“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2021年11月,山东省公布了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为6893元。希望2022年能够公布的较早一些,否则今年退休的老人只能暂时使用693元计算临时性养老金了。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乘以养老金计发基数以后,实际上就是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实际上,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职工参与缴费指数计算月份的缴费工资占职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比重的平均值。如果说我们始终按照60%档次缴费,退休计算的平均缴费指数一般就是0.6。
人到中年,一直关注如何缴纳养老保险,会给自己退休生活带来最大的保障,今天就介绍下如何计算养老金,我也是学习了好久,有说的不对的地方,也请友友们指教。
养老金包括两个部分,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没啥说的,多缴存多得,少缴存少得,主要差别在于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省上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全部缴费年限×1%。
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在上述计算公式中,最为复杂的是“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它的计算公式是: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时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平均工资指数。在这里,“平均工资指数”最为复杂。文件的规定是:平均工资指数=(a1/A1+a2/ A2 +a3 /A3……)/ n,其中,a1、a2……an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月平均缴费工资;A1、A2……An为本人退休前1年、2年……n年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n为企业和职工按照规定应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
再分析一下“计发月数”。 5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95;5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70;6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39;65岁退休,计发月数为101;70岁退休,计发月数为56。
综合来看,要想让我们的退休金更多,可以多缴多存,个人账户金额就会多,然后就是取决于当地的平均工资,北上广一线城市的肯定是要高的,相当于18线城市的一倍,其次就是指数化,是实话这个我们改变不了,因为所在企业交的比例我们不能去改变,我们能改变的只是有一天如果真的辞职了,变成灵活就业了,我们自己可以选择这个缴费档位,然后改变指数,也可以去一线城市就业进行灵活就业参保,那还有一点需要提示的是跨城市参保,如果女性年龄大于40岁,男性年龄大于50岁,即使参保都超过15年,也必须回户籍所在地领取社保。举个例子,我在黑龙江缴社保15年,又去天津缴了15年,那我是不是就可以自由选择在哪里退休了呢,要看年龄分界,女性为例,如果去天津的时候超过40了,只能回黑龙江领取。
以上是我自己作为社保小白在上一点点积累的养老金知识,有说的不准确的地方也请指教,评论区一起讨论#养老金##基本养老保险观念#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806462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