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住房公积金能提取多少(辽宁住房公积金能提取多少个月)
前沿拓展:
辽宁住房公积金能提取多少
我们家的房子是以我名义商贷的,我没有公积金,我老公有,所以结婚以后,每年都提取一次,我老公是市住房公积金,不知道和省的差多少,但是只要把相关手续带全直接就能提了,非常方便,提取金额不能超过所偿还贷款一年的总金额。
查看原帖>>
去年,辽宁职工通过公积金贷款节省了近62亿元的购房利息。近六成公积金贷款用来购买面积为90到144平方米的住房,购买新房的职工占比约66%。
日前,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辽宁省财政厅、****银行沈阳分行联合印发《辽宁省住房公积金2020年年度报告》。该报告显示,2020年,辽宁省新开户单位13807家,较上年减少1920家;新开户职工35.03万人,较上年减少5.67万人;实缴单位98474家,实缴职工504.26万人,缴存额845.34亿元。
缴存职工中,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占27.23%,国有企业占24.32%,城镇集体企业占1.36%,外商投资企业占7.34%,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占32.96%,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占1.53%,灵活就业人员占0.02%,其他占5.24%;中、低收入占98.31%,高收入占1.69%。
2020年,辽宁省住房公积金支持职工购建房1141.62万平方米。通过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可节约职工购房利息支出61.89亿元。
去年,辽宁省发放个人住房贷款11.22万笔、383.23亿元,同比下降8.18%、4.13%。使用公积金贷款的职工中,购房建筑面积90(含)平方米以下占36.75%,90-144(含)平方米占57.66%,144平方米以上占5.59%。购买新房占65.83%(其中购买保障性住房占0%),购买二手房占33.99%。
在年龄方面,贷款职工中,30岁(含)以下占33.46%,30岁-40岁(含)占39.04%,40岁-50岁(含)占20.5%,50岁以上占7%。
在职工贷款笔数中,单缴存职工申请贷款占51.67%,双缴存职工申请贷款占48.14%,三人及以上缴存职工共同申请贷款占0.19%。
去年,辽宁省211.61万名缴存职工提取住房公积金,提取额653.49亿元,同比增长12.46%。提取额占当年缴存额的77.3%,比上年增加2.92个百分点。
在提取金额中,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占15.84%,偿还购房贷款本息占56.55%,租赁住房占2.93%,支持老旧小区改造提取占0.001%,离休和退休提取占19.46%。此外,为方便职工异地购房,去年,辽宁省发放异地贷款8459笔约30亿元。
报告还总结,去年,在国家出台住房公积金阶段性支持政策后,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及时转发国家政策文件,提出具体落实要求,积极做好政策解读,各地出台了具体落实文件。阶段性政策执行至2020年6月底,全省共有3540个单位申请缓缴公积金,涉及职工40万人,累计缓缴住房公积金16亿元,企业的困难得到了有效的纾解。
(责任编辑:万珍妮)
我要留言
评论
来源: 辽沈晚报
拓展知识:
辽宁住房公积金能提取多少
公积金提取比例?
辽宁住房公积金能提取多少
8种情形提取额度为全部存储余额:
1、退休;
2、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并与单位终止劳动关系;
3、男性年龄满50周岁或者女性年龄满45周岁,失业且住房公积金账户封存均满2年;
4、在国外或者港、澳、台地区定居;
5、户籍迁出本市;
6、户籍不在本市并已申请基本养老保险或者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7、享受最低生活保障;
8、职工**亡或者被宣告**亡的。
6种情形提取额度为部分存储余额:
1、购买具有所有权的住房;
2、支付本市范围内住房租金;
3、偿还本市范围内具有所有权的住房的贷款本息;
4、建造、翻建、大修本市范围内具有所有权的住房;
5、其他住房消费;
6、职工本人或者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
【备注】
1、租房提取每月可提取额不超过申请当月应缴存额的50%,每年度可以提取不超过12个月的月可提取额。
2、用于其它住房消费提取额不超过申请提取前12个月内职工住房公积金应缴存总额的30%。
3、购买具有所有权的住房或建造、翻建、大修本市范围内具有所有权的住房,提取额不超过申请时账户内的存储余额,且不超过购房总价。职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员合计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可提取额不超过申请时账户内存储余额的60%,且不超过购房总价款。
4、偿还本市范围内具有所有权住房的贷款本息的,职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员合计仅有一套住房时,每月可提取额不超过职工上月实际还贷额。职工本人及其家庭成员合计有两套及以上住房的,每月可提取额不超过申请当月应缴存额的60%。
5、第三套住房不允许提取住房公积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804461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