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个税税率表(2019个税税率表速算)
前沿拓展:
2019个税税率表
级数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
1不超过1500元的不超过1XX55元的30
2超过1500元至XX500元的部分超过1XX55元至XX155元的部分10105
3超过XX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超过XX155元至7755元的部分20555
4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超过7755元至27255元的部分251005
5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超过27255元至XX1255元的部分302755
6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超过XX1255元至57505元的部分355505
7超过80000元的部分超过57505元的部分XX513505
注:1。本表所列含税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为按照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的所得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法》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个人所得税法》第四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免征个人所得税:
(一)省级****、国务院部委和******军以上单位,以及外国组织、国际组织颁发的科学、教育、技术、文化、卫生、体育、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奖金;
(二)国债和国家发行的金融债券利息;
(三)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的补贴、津贴;
(四)福利费、抚恤金、救济金;
(五)保险赔款;
(六)军人的转业费、复员费、退役金;
(七)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发给干部、职工的安家费、退职费、基本养老金或者退休费、离休费、离休生活补助费;
(八)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应予免税的各国驻华使馆、领事馆的外交代表、领事官员和其他人员的所得;
(九)****参加的国际公约、签订的协议中规定免税的所得;
(十)国务院规定的其他免税所得。
前款第十项免税规定,由国务院报全国**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因**而延宕近一个月的2021年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终于开始了。
根据国家**近期发布的服务通知:
在前期云南、青海、山西、广西、贵州、大连6省市先行开放的基础上,内蒙、辽宁、吉林、江苏、安徽、江西、广东、海南、陕西、甘肃、新疆、深圳等12地于3月27日开放了手机APP、网页等远程办税功能。
3月31日,黑龙江、上海、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南、重庆、四川、**、宁夏、宁波、厦门、青岛等14地手机APP、自然人电子税务局等远程办理2019年度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年度汇算功能开通。
也就是说,这些地区的纳税人可以通过上述渠道便捷办理年度汇算啦。
微博上、朋友圈都有很多人去试了,有人说成功退税——
也有人说App凌晨被挤爆了……
一部分人率先体验了这项新政策。在杭州体育场路上一家公司,同一个办公室的几个同事的汇算结果大相径庭,有人要补税几十元,有人却可以退税几千元。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年度汇算怎么**作?
01
这些情况必须进行汇算
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以下简称年度汇算)简单理解就是“查漏补缺、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每年3-6月对上一年度进行汇算,今年因为**,国税总局之前暂停了这项工作。
为什么要进行年度汇算?这是因为新个税法实施之后,单位每月代扣的个税只是预缴,有可能多缴,也有可能少缴,一年终了要算总账,再多退少补。
哪些情况需要年度汇算?一种是2021年多缴了个税且申请退税的,一种是2019年综合所得收入超过12万元且需要补税金额在400元以上的。
所谓综合所得,包括4类收入,分别是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其他收入如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财产租赁、财产转让、偶然所得等,不需要年度汇算。
以下三种情况不需要进行年度汇算:
需要补税但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
年度汇算需补税金额不超过400万元的;
已预缴税额与年度应纳税额一致或不申请年度汇算退税的。
为了不因漏税影响个人征信,建议每个纳税人都进行年度汇算,在“个人所得税”App上进行**作,几分钟就能知道要不要退补个税。实际上,哪怕你年收入不到6万元,也可能产生退税,这是新个税法的福利。
简单几步就完成汇算
在进行年度汇算之前,先做好这几项准备:将“个人所得税”App升级到最新版本,登录并完善个人信息,特别是实名认证、任职受雇信息,信息不全将无法进行汇算。
打开“个人所得税”App,进入“综合所得年度汇算”,然后选择填报方式。
由单位代扣个税的工薪族建议选“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这样不必再一一填写各项涉税信息;2021年换过工作、当年入职或自由职业者,则要选“自行填写”方式,逐项填报各项收入和扣除。
以“使用已申报数据填写”为例,界面列出纳税人的各项收入及费用、免税收入和税前扣除项目,逐项对照是否准确,如有遗漏,点击相应项目可以进行修改。
专项附加扣除非常重要。纳税人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赡养老人、房贷、租房、大病支出等6项支出的,可以在税前收入中扣除(房租和房贷二选一)。如果此前忘记申报,年度汇算还可以补报,这是最后的减税机会。
其中大病支出只能在年度汇算时申报,本人、配偶及子女在2019年发生的医疗费用支出,扣除基本医保报销后个人负担(指医保目录范围内的自付部分)累计超过15000元的部分,在80000元限额内据实扣除。
以上项目都确认后,点击下一步就能看到汇算结果:应补税额(包括0)、应退税额。
应补税额不超过400万元的,显示“享受免申报”,点击确定即可;超过400元的,按提示填写补税方式。
看到“应退税额”的纳税人,恭喜你,填写接收账户,就能拿到一笔退税款。
为何有人补税,有人退税?
产生补税或退税的情形有很多种,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种是年终奖单独或合并计税,导致汇算结果不一致。
以X先生为例,2021年工资薪金总额240000元,年终奖36000元。如果年终奖单独计税,年终奖需缴税1080元,汇算结果应补税10元;如果将年终奖合并计税,则需补缴4555元。显然将年终奖单独计税更划算。
年终奖具体选哪种方式计税,纳税人不妨自己对比一下,在收入中的工资薪金界面可以更改选择。
第二种情况是各月收入极不均衡,比如上半年收入特别高,下半年收入特别低,有可能产生退税。
比如X先生上半年月工资超过20000元,下半年换了单位,月工资降到五六千元,汇算结果可以退税近4000元。
第三种情况是补充申报专项附加扣除,也可能产生退税。
X**, 2019年12月底才填写租房扣除,汇算结果可以退税1100多元。
第四种情况是有多项收入。
比如除了工资薪金,还从其他单位取得过劳务报酬、稿酬、特许权使用费等收入,这些收入不管有没有预缴个税,汇算时都可能产生退税或补税。
Y**去年8月拿到外单位一笔1080元的劳务报酬,这家单位帮她预缴了50元个税。汇算结果显示,由于年收入不到12万元,她可以退税50万元。
她的同事L**也拿到过外单位一笔稿酬,同样预缴了个税,由于她的年收入超过了12万元,加上这笔稿酬后,年收入的适用税率刚好升了一级,她就需要补税。
在“个人所得税”App首页的“收入纳税明细”可以查看有没有从外单位取得的收入,如有,在填报时增加即可。
第五种情况,也是最大的惊喜,是年收入不足6万元但已经预缴了税款的纳税人,由于未达到起征额,他们可以全额退税。
所有涉税信息一定要如实填写,税务部门会进行抽查,查实虚假申报的,纳税人将受到多部门联合惩戒。一下子搞不清楚的纳税人,也不用着急,2021年6月30日之前都可以汇算。
拓展知识:
2019个税税率表
扣税标准是什么
一、扣税标准
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通过,起征点每月5000元,2018年10月1日起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费用,现行新标准为六万元/年(5000元/月),即通常我们理解的扣除额数,也是这次法律修订修改的内容。
二、2019年新个税税率表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716452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