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计算规则(个税计算)
前沿拓展:
个税计算规则
一、根据《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七条和《国家**关于发布<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公告2018年第61号)第十七条规定,对扣缴义务人按照规定扣缴的税款,按年付给百分之二的手续费。不包括税务机关、司法机关等查补或者责令补扣的税款。
扣缴义务人领取的扣缴手续费可用于提升办税能力、奖励办税人员。
二、根据《中华****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令第707号)第三十三条规定,税务机关按照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七条的规定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应当填开退还书;扣缴义务人凭退还书,按照国库管理有关规定办理退库手续。
三、根据《** ** **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代扣代收代征税款手续费管理的通知》(财行〔2019〕11号)第四条规定, “三代”税款手续费按年据实清算。代扣、代收扣缴义务人和代征人应于每年3月30日前,向税务机关提交上一年度“三代”税款手续费申请相关资料,因“三代”单位或个人自身原因,未及时提交申请的,视为自动放弃上一年度“三代”税款手续费。代扣、代收扣缴义务人和代征人在年度内扣缴义务终止或代征关系终止的,应在终止后3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提交手续费申请资料,由税务机关办理手续费清算。1.个税计算技能比较实用,掌握了个税计算技能,对自身、家庭、亲戚都能帮上忙,能够利用所学进行个税政策、优惠政策的充分享受,降低个人所得税税负。
2.是个人所得税业务处理的水平证明,应用面很广,不管是从事会计、人力资源管理、金融保险理财服务工作,还是个体户创业、几个好友创业都是必备的技能。
3.个税计算技能是一技之长,是未来多渠道获取收入的保障,在未来,一个人得有两份工作,一份主业+一份精通到可以作为职业的技能,这个技能可以辅助你,比如你对个税政策非常精通、对个税业务规划非常在行,你就能帮人帮己;
4、考出高级证书的,企业可以推荐实习、综合素质优秀的可以高质量就业;
5、有了个税计算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记账公司、大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都是你出彩的技能金名片;
6.对家庭
1)家庭理财需要懂得个税知识
2)家庭信用需要靠你创建和维护,未来的社会是信用的社会
3)家庭投资需要你的税法知识来保障,提高财产性收入和投资活动,是家庭未来极其重要的事情
7.对自己
1)开阔自己的视野,知道自己有哪些收入项目需要去努力,而不仅仅是单一工资收入,还有努力取得财产性收入、投资分红收入、知识产权收入、稿酬收入、劳务收入等等,自己的道路其实宽得很
2)让自己懂得感恩、学会包容,因为企业给你工资的背后,企业还要缴纳很多其他费用,企业的负担不仅仅是自己的工资,还有自己看不到但以后能享受到的五大社保、福利、各种税费和附加,企业给你未来在投入保障资金;可以让自己减少任性、增加责任感
3)让自己精通哪些收入需要缴纳个税,需要提前取得什么依据或保存什么资料
4)让自己精通个税计算的规则、条件、背景,充分享受国家给予的政策红利
5)有了个税师证书,你不仅可以做财税工作,你更可以做人力资源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投资理财服务,一下子给自己增加了很多机会、扩宽了创业就业空间
8.对亲朋
1)关于收入、财产、投资信息,往往是比较私密的信息,很多时候亲朋好友也会遇到这方面的问题
2)如果你很精通,你就可以为亲朋好友提供咨询意见,这是很荣耀的事
9.对社会
1)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大量懂税法、遵循税法、敬畏税法的专业人才,这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然特征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12月23日电 题:个税到底怎么算?哪些支出可以税前扣除?看这里!
记者 程春雨
国务院22日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自2019年1月1日起与新个人所得税法同步施行。
同日,国务院公布了《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人们关注的是,自己到底需要缴纳多少个税?怎么算?

资料图。中新网记者 李金磊 摄
个税到底怎么算?
新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即,计算公式: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起征点)-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专项附加扣除”能省多少钱?
在上述公式中,专项附加扣除一项很关键。
国务院日前印发的《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明确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的标准。
那么,专项附加扣除到底能为你省多少钱?
举个例子,已婚人士小李(独生子女)在北京上班,月收入1万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为2000元,每月房租4000元,有一子女上小学,同时父母已经60多岁。
起征点为3500元的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345元个税;
起征点为5000元的情况下,没有专项附加扣除,每月需缴纳(10000-5000-2000)×3%=90元个税。
有了专项附加扣除以后,小李至少可以享受住房租金1500元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扣除、赡养老人2000元扣除,所以,个税=(10000-5000-2000-1500-1000-2000)×3%=0元。
也就是说,虽然小李没享受继续教育、大病医疗、首套房贷款利息三项专项附加扣除,但其子女教育、住房租金、赡养老人专项附加扣除后,月薪万元,每月交税可能为0了,即使工资涨到11500元也可能是零缴税。

中新社发 韦亮 摄”>
资料图:山西太原蔬菜批发市场,姜贩用多台电风扇风干新鲜潮湿的生姜。中新社发 韦亮 摄
“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都有啥?
个人缴付的年金、买的商业健康险等可税前扣除
上述个税计算公式中,“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都包括啥?能为你省多少钱?
国务院今次公布的《条例》明确,其他扣除,包括个人缴付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年金、职业年金,个人购买符合国家规定的商业健康保险、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的支出,以及国务院规定可以扣除的其他项目。
根据这一规定,那会有多少人受益呢?
就企业年金这一项来看,将有2352.26万人受益。
人社部12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三季度末,全国企业年金积累资金总规模为14223.17亿元;全国范围内参加职工人数达2352.26万人。
此外,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已在2018年5月1日正式启动,如果你购买了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也可进行扣除,扣除限额按照当年应税收入的6%和12000元孰低办法确定。
根据《条例》规定,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以居民个人一个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额;一个纳税年度扣除不完的,不结转以后年度扣除。

**造船厂里的外籍员工。 李风 摄
这两个群体也将受益!
——个体工商户可减除家庭生计必要支出
居民个人从**境内和境外取得的综合所得、经营所得,应当分别合并计算应纳税额。为支持鼓励自主创业,《条例》对个体工商户等经营主体在计算经营所得时给予家庭生计必要支出减除。
《条例》规定,取得经营所得的个人,没有综合所得的,计算其每一纳税年度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应当减除费用6万元、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在办理汇算清缴时减除。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0月底,全国实有个体工商户7137.2万户。
也就是说,7137.2万户的个体工商户也将可享受新个人所得税法新增的“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负担得以减轻。
个体工商户如何进行专项附加扣除?《条例》明确,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未提供完整、准确的纳税资料,不能正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核定应纳税所得额或者应纳税额。
——符合居民个人标准的境外人士的税收优惠力度加大
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需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居民个人,是指在**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
此前,**对符合居民个人标准的境外人士实施的是五年宽免政策:
即在**境内无住所的居民个人,在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连续不满五年的,或满五年但其间有单次离境超过30天情形的,其来源于**境外的所得,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可以只就由**境内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经济组织或者居民个人支付的部分缴纳个人所得税。
《条例》加大对符合居民个人标准的境外人士税收优惠力度,以更好吸引境外人才。
《条例》明确,在**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在**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连续不满六年的,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其来源于**境外且由境外单位或者个人支付的所得,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在**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任一年度中有一次离境超过30天的,其在**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年度的连续年限重新起算。
同时,在**境内无住所的个人,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境内居住累计不超过90天的,其来源于**境内的所得,由境外雇主支付并且不由该雇主在**境内的机构、场所负担的部分,免予缴纳个人所得税。(完)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714450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