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税率表对比(个税税率表月税率)
前沿拓展:
个税税率表对比
根据预扣预缴法,个税的计算公式如下: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本年度累计应发税前工资—累计个税起征点—累计五险一金个人部分—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2020个税税率表: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第三条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一)综合所得,适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四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二)经营所得,适用百分之五至百分之三十五的超额累进税率(税率表附后);
(三)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税率为百分之二十。
不含税劳务报酬如何预扣预缴个税?
一、居民个人负担税款,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
1.劳务报酬所得以收入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
2.减除费用:预扣预缴税款时,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按八百元计算;每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3.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应预扣预缴税额。劳务报酬所得适用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见附件)。
4.居民个人办理年度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时,应当依法计算劳务报酬所得的收入额,并入年度综合所得计算应纳税款,税款多退少补。
【例】曹老师于2019年3月外出给某单位税务内训,一次取得讲课费劳务报酬60000元。计算某单位应预扣预缴税额:
1.劳务报酬60000元(一次)收入四千元以上的,减除费用按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计算;
2.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减除费用=60000×(1-20%)=48000(元);
3.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税额=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48000×30%-2000=12400(元)。
二、扣缴义务人负担税款,应当按照以下方法按次或者按月预扣预缴税款:
1.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元(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下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800)÷(1-税率)
2.不含税收入额为3360(即含税收入额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速算扣除数)×(1-20%)÷(1-税率×(1-20%))
3.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数公式1、2中的税率,是指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公式3中的税率,是指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
4.文件依据《国家**关于明确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的劳务报酬所得代付税款计算公式的通知》(国税发〔1996〕161号)
【例】**公民方某为某公司提供工程设计,取得税后收入54600元。该公司需要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1.取得税后收入54600元,超过49500元,适用: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换算系数(%)68%。
2.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54600-7000)×(1-20%)÷[1-(1-20%)×40%]=56000(元),其中[1-(1-20%)×40%]=68%
3.适用税率40%、速算扣除数7000元,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税额=56000×40%-7000=15400(元)。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一(含税级距)
(适用居民个人负担税款,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个人所得税预扣率表二(不含税级距)
(适用扣缴义务人负担税款,居民个人劳务报酬所得预扣预缴适用)

(备注:当级换算系数为84%,76%,68%
1-(1-20%)×20%=84%
1-(1-20%)×30%=76%
1-(1-20%)×40%=68%)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714450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