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计算表(税后工资计算器)

前沿拓展:

个税计算表

个税计算器可以通过百度APP查看,用户下载百度APP,搜索个税计算器,找到个税精灵计算器小程序,输入税前收入等信息,就可以计算税后收入了,步骤如下:

1、打开手机中的百度APP。

2、搜索个税计算器。

3、找到个税精灵计算器小程序。

4、进入后可以按照月度计算还有年度计算,填好相关信息,点击计算。

5、就会出来税后收入了。

注意事项:

1、应纳税所得额 = 累计税前工资收入 – 累计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 – 累计专项附加扣除 – 累计减除费用;

2、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 * 预扣税率 – 速算扣除数;

3、当月应纳税额 = 应纳税额 – 累计已缴纳税额。


一、居民个人工资、薪金所得预扣税率表(综合所得税率)

2019年起实施新个人所得税率,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综合所得金额 –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5000元(外籍5000元)的余额。

个税计算表(税后工资计算器)

扣缴义务人向居民个人支付工资、薪金所得时,应当按照累计预扣法计算预扣税款,并按月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累计收入-累计免税收入-累计减除费用-累计专项扣除-累计专项附加扣除-累计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本期应预扣预缴税额=(累计预扣预缴应纳税所得额×预扣率-速算扣除数)-累计减免税额-累计已预扣预缴税额

其中:累计减除费用,按照个税起征点5000元/月乘以纳税人当年截至本月在本单位的任职受雇月份数计算。

二、劳务报酬所得税率

2019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将和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可参考综合所得税率

2018年12月31日前劳务报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在800元以下的,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大于800元且没有超过4000元,可减除800元的扣除费用;超过4000元的,可减除劳务报酬收入20%的扣除费用。

个税计算表(税后工资计算器)

三、年终奖所得税率

2019年1月1日起至2021年12月31日前,全年一次性奖金将不会并入到当年综合所得,是按照全年一次性所得的奖金除以12,得到全月应纳所得税额。本表平均每月收入为年终奖所得金额除以12个月后的平均值。

个税计算表(税后工资计算器)

年终奖所得是将年终奖金额除以12个月,再以每月平均收入金额来确定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年终奖所得税率表与工资、薪金所得的税率表相同,只是计算方式不同。

四、稿酬所得税率

2019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将和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可参考综合所得税率

2018年12月31日前稿酬所得,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或 应纳税额 = (每次收入额 – 800)× 20%

实际缴纳税额 = 应纳税额×(1 – 3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或 应纳税额 = 每次收入额 ×(1 – 20%)× 20%

实附缴纳税额 = 应纳税额×(1 – 30%)

五、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税率

2019年1月1日起,居民个人取得劳务报酬所得,将和工资、薪金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合并为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可参考综合所得税率个人所得税计算方

2018年12月31日前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以实现使用权或所有权的转移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定额或定率减除规定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减除费用800元;4000元以上的,减除20%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1.每次收入不超过4000元的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或 应纳税额 = (每次收入额 – 800)× 20%

2.每次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

应纳税额 = 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或 应纳税额 = 每次收入额 ×(1 – 20%)× 20%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714449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