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前沿拓展:

**个人所得税

内地人签订**合同,不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但内地人通过**公司发工资超过限额也是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根据《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 在**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扩展资料:
《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以下称综合所得),按纳税年度合并计算个人所得税;非居民个人取得前款第一项至第四项所得,按月或者按次分项计算个人所得税。纳税人取得前款第五项至第九项所得,依照本法规定分别计算个人所得税。


近来不少朋友通过优才、专才、留学等渠道拿到了**居民身份证!但是要拿到****居民身份证必须满足入境处规定的“连续通常居住7年”的条件。

香港个人所得税(香港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可是很多优才计划申办者获得**身份后,享受着身份优势带来的便利,但其事业、生活重心仍在内地。对于不在本土常住又志于拿**护照的朋友来说,“连续通常居住”无疑是很大的困扰。他们普遍担心,自己因为离开当地时间长了,就不能申请护照或者会丧失移居身份。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非**居民而言,“连续通常居住” 是什么意思呢?

如果拿了**居民身份证后,我一直常住内地,还可以拿到**永居么?

**居民和非**居民在福利上有什么区别?

01

“连续通常居住”,到底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连续通常居住于**”与“必须只能居住于**”有着截然不同的意思,这意味着申请人是可以离港的。

依照相关规定,连续通常居住于**不少于七年,这个“连续通常居住”并不是必须只能居住于**。

只要申请人以**生活为中心,对申请人留港的时间长短是没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制,这样的灵活性事实上给予了申请人一定的自由。

所以,只有搞清楚入境处对于“通常居住”的判断标准,各位才能顺利续签直至永居。

【通常居住】

任何人如果是合法、自愿和以定居为目的而在**居住(例如读书、工作或居留等),不论时间长短,他/她会被视为通常居住在**。如果 他/她只是暂时不在**,仍会被视为是通常居住在**。

关于一名人士是否已不再通常居住在**的问题,须视乎其个人情况及其不在**的情况,包括

不在**的原因、期间及次数;

是否在**有惯常住所;

是否受雇于以**为基地的公司;

其主要家庭成员(配偶及未成年子女)的所在地。

说完了“通常居住”,就该说说很多人都会忽略的“连续”。7年的居留权必须是连续的,即使一个人在**生活了10年,但是在第5年时中断了在**的通常居留,只算作在两段分别少于七年的期间是「通常居于**」,无法获得永居。

02

常住内地,还可以拿到**永居么?

按照2+3+3的续签模式,除了第一次可以凭借入境处发放给主申请人的《原则上批准通知书》办理为期两年的逗留签证,其余的两次续签都需要符合**《入境条例》的要求。

但是,对于因为工作等等原因导致长期不在**生活的人而言,入境处的确有可能因为你不符合《入境条例》而拒绝续签申请,那么,该如何说服入境处相信你确实在**“通常居住”呢?

参照上方入境处对于“通常居住”的定义,要证明自己确实在**通常居住,只需要向入境处提交以下文件即可:

1.子女在港就读证明(成绩单、学生手册等);

2.惯性住所的通讯住址(自购、租赁或亲友住址皆可);

3.在港购买车辆、上牌及**驾照证明;

4.**手机在**电话网络的入网证明;

5.公用单据(水电费、煤气费、电话费、网络费等);

6.金融机构单据(银行月结单等);

7.**信用卡及按时还款记录证明;

8.在港购买保险的相关证明;

9.社群服务(慈善集团、商会、私人会籍等);

10.**公司委派雇员于外地工作的相关证明;

11.聘请专业人士证明(家庭医生、律师、会计师等)。

其实从相关的证明文件中也可以看到,入境处并没有强制性要求必须在**居留满183天,而是关心你是否把生活工作的重心放在**,就算你因为种种原因暂时没有办法在**居留,仍然可以证明自己“通常居住”在**。

03

永居VS非永居,福利差距有多大?

****居民身份证是**居民的主要身份证明文件,由入境处签发给拥有**居留权人士。

**居民身份证则是入境处签发给还没有**居留权人士的身份证。

一开始,通过优才、专才、科才、留学、企业家等途径拿到的是**居民身份证,之后一般以“2+3+3”的方式续签。

总得来说,永居与非永居在社会福利上的区别主要为以下几类:

香港个人所得税(香港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1. 特区护照

**籍的****居民可以获得**特区护照,可以免签/落地签168个国家和地区,对于喜欢旅游和因公需要经常满世界飞的人来说,**护照可以省去很多办理签证的麻烦。

香港个人所得税(香港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非**居民仍然需要前往目的地国家或地区的领事馆申请签证,不过,在**更容易申请发达国家的签证,比如美国、加拿大、欧洲国家等。

2. 住房/购房

港府规定,有资格申请公屋的必须要是低于特区**规定的收入水平以下的**居民,非永居无申请资格,不过我相信通过优才、专才等计划赴港的朋友也基本可以无视这一条。

香港个人所得税(香港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真正关乎切身利益的,其实是购房上的差异,如果购买普通住宅,**居民只需要缴纳1.5%的印花税,而非永居购房则需要缴纳30%的买家印花税。

3. 政治权益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及公务员资格:只有**居民才能依法享有选举权及被选举权。

此外,特区公务员事务局根据《基本法》第99条规定,明确在1997年7月1日或以后受聘的公务员,必须是****居民。非**居民不能应聘**公务员职位。

香港个人所得税(香港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04

**身份在内地有哪些优势?

**身份那么多好处,但是对于拿到了却大部分时间在内地生活工作的人来说,自己没有不在**,是不是没有什么用处呢?

其实**身份的优势远远不止上面列出的那些,而且有极大一部分,是必须在内地才能享受到的专属福利。

1. 粤港澳大湾区工作个税补贴15%

对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已缴税额超过其按应纳税所得额的15%计算的税额部分,由珠三角九市****给予财政补贴。

香港个人所得税(香港个人所得税是多少)

2. 创业/就业

无需审批发放内地就业许可,即可在内地就业,人社部更推出港澳人员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失业登记、劳动权益保护等配套设施。

内地各高校会为港澳毕业生发放《就业协议书》,签发《就业报到证》,方便港澳学生在内地求职就业。

广州市开展港澳青年就业招聘计划,每年从国企、民营外资企业挑选最少3000个工作岗位,用来聘请港澳大学生;建设10个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市级示范基地,每年给予100万**币营运资助。

3. 可在粤港澳大湾区购房

2019年公布的“惠港16条措施”开放了港澳居民来内地购房的限制:**居民可以在大湾区9市自由购买一套自用房,且无需境内工作、学习时间证明等限购条件。

以深圳为例,非深户的建设者需要交够5年的社保才可买一套房,**居民则无需缴纳社保,即可在深圳购置房屋。

4. 免税购车

不少通过**留学拿到身份的人士就适用于这一条。凡在境外正规学府注册学习毕(结)业和进修期限在一年以上的留学人员,可以通过海关购买一辆国产免税轿车。

5. 享奖学金

在内地高校就读的港澳及华侨学生奖学金名额和金额,保证获奖学生比例不低于30%,港澳和华侨学生奖学金名额规定了6170名。

此外,**身份的学生每个学历层次奖学金均设四个等级,即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6. 享长者津贴

根据****推行的《广东计划》和《福建计划》,**户籍的老人在广东和福建这两个省养老,申请人在无须每年回港的情况下,还可以享受****发放的长者生活津贴。

65岁或以上的长者如满足入息和资产要求,即可申请每月2675元、3585元两档的生活津贴(大多数人都可以满足要求)。

7. 免税购车

不少通过**留学拿到身份的人士就适用于这一条。凡在境外正规学府注册学习毕(结)业和进修期限在一年以上的留学人员,可以通过海关购买一辆国产免税轿车。

我能不能拿**身份?快来评估查看结果:**身份规划综合测评

拓展知识:

**个人所得税

**以应纳所得额为计税依据,薪俸采用15%的标准或2%- 17%实行四级超额累进税率,利得税和物业税都采用15%的标准税率计税。纳税人可以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薪俸税,但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的薪俸税,不得超过以扣除费用前的总所得乘以标准税率计算出来的税额。

工资薪金所得: 只是扣除标准不同,**人的扣除标准为4800元,税率相同,即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

1、不超过500元的 5 %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没有规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而是规定了免税条件和免税额。

扩展资料:

根据我国所得税法的规定,**公民、个体工商业户以及在**有所得的外籍人员(包括无国籍人员,下同)和港澳台同胞,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本例中,应税所得项目属于对企事业单位承包、承租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必要费用(2008年3月1日起月扣除2000元。)财产租赁所得适用20%的比例税率。
根据今日市价,1港币=0.8805**币,应纳税额为(3000×0.8805×20%)万元。

根据《税务条例》,为鼓励市民照顾和供养长辈,如纳税人在有关课税年度内连续全年与其同住,且无须该名长辈付出十足费用,则可享有额外免税额30000元。

这样,陈先生的应课税收入将大幅下降到十几万元,按累进税率计算并扣除**税收宽减6000元后,他只需缴纳1万多元税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薪俸税

参考资料来源:**网-算算**居民的“个税”账

参考资料来源:**网-算算**居民“个税”为何那么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个人所得税

在税率设计上,**采用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其中,薪俸税采用15%的标准税率或2%-17%的四级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可以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薪俸税,但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的薪俸税,不得超过以扣除费用前的总所得乘以标准税率计算出来的税额。利得税和物业税都采用标准税率15%.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个人所得税

在税率设计上,**采用比例税率和累进税率。其中,薪俸税采用15%的标准税率或2%-17%的四级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可以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薪俸税,但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的薪俸税,不得超过以扣除费用前的总所得乘以标准税率计算出来的税额。利得税和物业税都采用标准税率15%.年收入超过12.5万港币以上才需要交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

**以应纳所得额为计税依据,薪俸采用15%的标准或2%- 17%实行五级超额累进税率,利得税和物业税都采用15%的标准税率计税。纳税人可以采用超额累进税率计算薪俸税,但按超额累进税率征收的薪俸税,不得超过以扣除费用前的总所得乘以标准税率计算出来的税额。**没有规定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而是规定了免税条件和免税额。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71444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