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累计税率(个税累计税率表2019)
前沿拓展:
个税累计税率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执行的是7级超额累进税率,我举例说明一下:一、如你当月累计收到工资:扣除社保*元,公积金*后得到8000元,纳税所得额=8000-3500=4500元;应交个税=4500*10%=450元速算扣除=105,实交个税=450-105=345;你的到手工资收入:8000-345=7655元。二、说明1:和你说一下,这个3500元扣减是2011年9月1日开始至今天的政策。所有的**公民在**境内都得执行的。只要你的月收入超过3500元就得自觉交的个人所得税,这个政策至今天还在执行哦。三、说明2:个人所得税是实行的收付实现制,就是你上月没有发合在这个月发了,只要超过3500元就得交个人所得税的。四、说明3:你所交的个人所得税在你当地的地税都能查到的,而且你当地的地税应该每年都会给纳税人一封纳税光荣的挂号信的。
【法律依据】
《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二条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一、工资、薪金所得;二、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四、劳务报酬所得;五、稿酬所得;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七、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八、财产租赁所得;九、财产转让所得;十、偶然所得;十一、经国务院**门确定征税的其他所得。
只知道年收入十八万,并不能准确计算需要扣除的个税。
个税的计算公式=(年度综合所得-60000-专项扣除-七项专项附加扣除)*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假设一年缴纳的社保是32000,可以扣除的其他专项附加扣除是36000。需要缴纳的个税=(180000-60000-32000-36000)*10%-2520=2680。当然,这里假设年收入只是工资薪金所得,并没有获得其他项目的应税收入。

如何计算个税?
个税在改革之后,涉及个税的计算需要分为两种情况:即月度的预扣预缴和年度的汇缴清算。

月度的预扣预缴
对于我们一般的上班族来说,我们需要缴纳个税的收入只是工资收入。其他的涉税收入并不常见。毕竟,大家的主要生活来源就是工资所得。
其实,我们每个月在获得收入时,公司已经给我们预扣预缴了个税。对于企业来说,我们的工资收入就是他们的费用支出。企业有义务在给职工支付工资时,代扣代缴个税。不仅,如此企业如果不能按时申报个税,也存在被处罚的风险。
对于工资薪金所得来说,预扣预缴的计算公式和年度汇缴清算的计算公式是一样。就是虎虎在上面提到的计算公式。
在适用税率方面,工资所得适用的税率是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具体税率表如下:

年度的汇缴清算
对于个税来说,如果我们只有工资收入,而没有劳务报酬、稿酬以及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一般情况下我们在汇缴清算时既不需要补税,也不会出现退税的可能。
当然,如果我们在年度中间换过工作,出现了年度费用重复扣除的情况,在汇缴清算时也会出现补税的可能。
其实,在年度汇缴清算时之所以会出现退税的可能,是因为我们除了工资所得肯定还要其他项目的收入。比方说年终奖、劳务报酬以及稿酬等。
当然年终奖本来属于工资的一部分,只不过在计算个税时可以选择计税的方式,所以才会影响个税的实际计算。
当然,个税之所以需要汇缴清算,就是为了查缺补漏。从而避免大家在计算税款时出现差错。个税的计算涉及的情况还是很复杂的,并是大家想象的那么简单的。

影响工资个税计算的因素有哪些?
其实我们从个税的计算公式也能看到影响工资个税计算的方面主要有三个:即年度综合收入、专项扣除和专项附加扣除。
如果我们只有工资,年度综合收入自然就是我们的年度工资总额了。我们的工资越高需要缴纳的个税自然也就越多了。

专项扣除其实就是社保当中,我们自己承担的“三险一金”。“三险一金”是以工资为基数,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出来的。具体的比例,各地之间的差异还是很大的。
专项附加扣除一共有七项,这个和我们的工资没有关系,只要依靠家庭情况进行计算。
拓展知识: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713449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