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调税计算(个调税比例)
前沿拓展:
个调税计算
方法如下:
个人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项目税率表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法(元)
1 不超过500元的 5 0
2 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分 10 25
3 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部分 15 125
4 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部分 20 375
5 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的部分 25 1375
6 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30 3375
7 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35 6375
8 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40 10375
9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45 15375
工资、薪金所得按以下步骤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每月取得工资收入后,先减去个人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以及按省级**规定标准缴纳的住房公积金,再减去费用扣除额1600元/月(来源于境外的所得以及外籍人员、华侨和**、澳门、**同胞在**境内的所得每月还可附加减除费用3200元),为应纳税所得额,按5%至45%的九级超额累进税率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计算公式是: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例:王某当月取得工资收入9000元,当月个人承担住房公积金、基本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共计1000元,费用扣除额为1600元,则王某当月应纳税所得额=9000-1000-1600=6400元。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6400×20%-375=905元。
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统一由支付人负责代扣代缴,支付人是 税法规定的扣缴义务人。
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
如何计算分摊?
—— 申税小微来教你 ——
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设立了境内分支机构,今天申税小微和你一起学习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如何计算分摊~
1 #总体原则#
对于跨地区(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下同)经营的汇总纳税企业,企业所得税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汇总清算、财政调库”的管理办法。
2 #总分机构可以选择是否汇总纳税吗#
居民企业在**境内跨地区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该居民企业为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以下简称汇总纳税企业),除另有规定外,其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适用《国家**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公告2012年第57号)。
3
#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的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处于不同税率地区的应如何计算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
对于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和其他规定,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处于不同税率地区的,先由总机构统一计算全部应纳税所得额,然后按《国家**关于印发<跨地区经营汇总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办法>的公告》(国家**公告2012年第57号)第六条规定的比例和按第十五条计算的分摊比例,计算划分不同税率地区机构的应纳税所得额,再分别按各自的适用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后加总计算出汇总纳税企业的应纳所得税总额,最后按本办法第六条规定的比例和按第十五条计算的分摊比例,向总机构和分支机构分摊就地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款。
4 #是否所有总分机构都需要就地分摊缴纳
企业所得税#
总分机构其总机构和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的二级分支机构,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以下二级分支机构不就地分摊缴纳企业所得税:
(1)不具有主体生产经营职能,且在当地不缴纳增值税的产品售后服务、内部研发、仓储等汇总纳税企业内部辅助性的二级分支机构。
(2)上年度认定为小型微利企业的,其二级分支机构。
(3)新设立的二级分支机构,设立当年。
(4)当年撤销的二级分支机构,自办理注销税务登记之日所属企业所得税预缴期间起。
(5)汇总纳税企业在**境外设立的不具有法人资格的二级分支机构。
5 #总分机构如何分步计算分摊企业所得税#
总分机构企业所得税实行分步计算分摊,第一步计算总机构与各分机构之间的分摊金额,第二步计算各分支机构之间的分摊金额。
第一步:分摊总机构与所有满足参与分摊条件的二级分支机构之间的企业所得税税款,即总机构分摊税款=汇总纳税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50%、所有满足条件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总额=汇总纳税企业当期应纳所得税额×50%。
第二步:总机构根据上年度分支机构的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三个因素计算各分支机构分摊所得税款的比例,相应计算各分支机构分摊的所得税款。第二步分摊计算是在所有满足条件二级分支机构之间在第一步分摊基础上的再次分摊,第二步分摊的基数金额是第一步计算分摊给各分支机构间的50%部分,各分支机构分摊的比例是按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三因素依据 0.35、0.35、0.30 权重分别计算的。计算公式如下:某分支机构分摊比例=(该分支机构营业收入/各分支机构营业收入之和)×0.35+(该分支机构职工薪酬/各分支机构职工薪酬之和)×0.35+(该分支机构资产总额/各分支机构资产总额之和)×0.30。
某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所有分支机构分摊税款总额×该分支机构分摊比例。
**及以下分支机构,其营业收入、职工薪酬和资产总额统一计入二级分支机构。
拓展知识:
个调税计算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关于工资薪金所得应交个人所得税的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应税所得=取得的收入-免税收入-费用扣除额 应交的个税=应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其中: 1。免税收入包括有:个人按照规定交纳的社会保险金和住房公积金,等。 2。费用扣除额(即平常所说的所谓的“起征点”)自2006年1月1日起,全国统一执行1 600元的标准。 3。税率为5%-45%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由于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算较为复杂,因此转化为使用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的简化算法。具体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可查阅税率表: (应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0-500、5、0 500-2 000、10、25 2 000-5 000、15、125 5 000-20 000、20、375 20 000-40 000、25、1 375 40 000-60 000、30、3 375 60 000-80 000、35、6 375 80 000-100 000、40、10 375 100 000以上、45、15 375
希望可以帮到您,谢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个调税计算
常用的个税计算公式是个税=应纳税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额=工资总额-社保个人缴交额-住房公积金个人缴交额-免征额。
下面分步说明,并举实例以便大家更好理解。
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是一个月)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项目。
个人社保缴交额、住房公积金个人缴交额即为员工当月应缴交的社保、住房公积金个人部分总额,由企业代缴代扣。
免征额:根据2011年9月1日以后开始实施的个税法规定免征额为3500元,
国家规定的应纳税额与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举实例以便大家更好理解:
假设员工工资总额为10000元,社保个人缴交额为1000元,住房公积金个人缴交额为500元。
则其应纳税额为10000-1000-500-3500=5000元,则参考图示,适用税率为20%,速算扣除数为555元,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为5000*20%-555=445元
关于个税的缴纳,个税法也对一些特殊行业或岗位的人员有专门的优惠政策,详细规定可进国税局官网查询。各地在大体符合国家个税法的规定下,有些城市也制定了适当的优惠政策。
个调税计算
宋聪聪律师
擅长:婚姻家庭
咨询律师
张保刚律师
擅长:公司法务
咨询律师
刘勇律师
擅长:损害赔偿
咨询律师
王莉律师
擅长:劳动工伤
咨询律师
陈娜律师
擅长:税务合规
咨询律师
朱哲雨律师
擅长:合同**
咨询律师
李昌锁律师
擅长:经济**
咨询律师
李金杏律师
擅长:债权债务
咨询律师
查
看
更
多
官方电话
在线客服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电话咨询
个调税计算
年度个税如何计算?
原创文章,作者:九贤互联网实用分享网编辑,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709446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