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本文的标题是《》来源于:由作者:陈永钊采编而成,主要讲述了在前两天小米12系列发布的文章中,机哥答应过一些机友,安排一下小米12系列的评测。好了好了,大家的留言和提问,机哥都看到了。不多哔哔,今天的主

在前两天小米12系列发布的文章中,机哥答应过一些机友,安排一下小米12系列的评测。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好了好了,大家的留言和提问,机哥都看到了。

 

 

不多哔哔,今天的主题就一个:

 

 

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外观上手

 

 

其实外观部分倒没多少好说的,大家看过发布会的,对它的颜值也应该有个大概的判断了。

 

 

机哥这部分,就主要还是给大家聊聊上手的感觉吧。

 

 

呐,小米12 Pro一共有四款配色,机哥这次拿到的是紫色的版本。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8.16mm的厚度、205g的重量。

 

 

拿在手里肯定和「轻薄」这两字,是沾不上边的。

 

 

但放在旗舰机里,这个厚度和重量其实还算OK。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和黑蓝同样,后盖也是AG玻璃的材质。但有一点不同的是,紫色版用的是闪光砂工艺。

 

 

后盖上会有一些细微的颗粒感,遇到光线时也稍微有一点点闪闪的感觉。

 

 

顺带一提:这次的金属边框也是磨砂的,终于不沾指纹了。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这次相机模组的设计,也是不少人比较关注的点。

 

 

至于要说好不好看。

 

 

机哥拍了一组和小米11 Pro的对比,大家自个评判吧: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正面。。。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前小米11 Pro;后小米12 Pro)

 

 

简单聊完外观部分,接下来我们直接来扒扒它的内在。

 

 

屏幕

 

 

小米12 Pro用的是一块2K+120Hz三星E5双曲面屏。

 

 

硬件素质没啥好说的,2022年顶级旗舰的标配。

 

 

机哥最关心的,还是这个LTPO2.0,到底有没有变化。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这一测试,还真有。

 

 

举个栗子,在开启120Hz的情况下,小米12 Pro桌面静置2-3秒就会自动降至10Hz。

 

 

但只要手机重新触摸,屏幕又会立马切回120Hz。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B站也是类似,静置2-3秒切换到60Hz。

 

 

再触摸就切回120。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这种设定的好处很简单,保证流畅使用的同时,达到省电的效果。

 

 

也就是说,安卓的LTPO,终于不再是LTPO了个寂寞了。

 

 

性能

 

 

先帮大家过一遍它的核心硬件:

 

 

骁龙8 Gen 1、满血版LPDDR5、满血版UFS3.1。

 

 

因为去年一年骁龙888过于「火热」的表现,机哥也很期待,这颗骁龙8 Gen 1到底表现如何。

 

 

娱乐兔跑分方面,小米12 Pro上一百万很轻松。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但你懂的,跑分也就图一乐。

 

 

下面直接来上《英雄联盟手游》、《王者荣耀》、《原神》三件套测试。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首先是最近刚刚开放了90帧模式的《英雄联盟手游》,在画质全开+90帧的模式下。

 

 

小米12 Pro一局游戏下来,帧率的曲线还是很平稳的。

 

 

另外,游戏在进入游戏、选择英雄这些界面时,还会再次发挥LTPO2.0的特性,将刷新率自动降到60帧以减少耗电。

 

 

修正这部分数据后,平均帧率为88.09帧。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王者荣耀》因为支持120帧,机哥同样的,也给它安排到高清+120帧模式。

 

 

平均帧率118.52,一个字: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看来,这两个游戏的挑战性似乎还有点不够。

 

 

来,上《原神》。

 

 

在开启「极致模式+性能模式」的情况下,小米12 Pro前15分钟基本都能在55帧以上。

 

 

虽然后15分钟帧率的波动开始变大,但最终的平均帧率依然能达到54.4帧。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至于发热,其实也还好。

 

 

机哥拿出**的测温枪测了一下。

 

 

小米12 Pro正面和背面的最高温度,分别为43.1度和42.6度。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要说完全征服《原神》,那小米12 Pro确实还做不到。

 

 

但相比起机哥之前测过的一众骁龙888机型,还是有进步的。

 


拍照

 

 

众所周知,从冲击高端的「一代目」小米10以来,小米旗舰的主摄都是用的三星传感器。

 

 

机哥原本以为,小米12 Pro会沿用上一代的三星GN2。

 

 

结果没有。这次小米和索尼搞了一颗IMX707,1/1.28英寸大底。

 

 

为了验证这颗新主摄的表现到底如何,机哥找来了小米11 Ultra,和它较量较量。

 

 

PS:对比全程为自动模式+开启自动HDR+关闭AI。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白天场景下,两台手机拍天空都是饱和度比较高的风格。

 

 

但小米12 Pro拍出来的照片,宽容度反而要更高一点

 

 

注意看对面白墙的部分,机哥这大中午艳阳高照拍的图。

 

 

相比之下,小米11 Ultra拍得有点像阴天了。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这组小米11 Ultra发挥了GN2进光量更大的优势。

 

 

但…感觉还是亮过头了,有点泛白的感觉。

 

 

机哥个人还是更喜欢小米12 Pro的质感。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来到夜景,两台手机的对比,其实也是互有胜负。

 

 

比如这组。

 

 

小米11 Ultra的高光压制非常暴力,很有夜景的质感。

 

 

小米12 Pro整体亮度高,但灯牌处有些偏蓝。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这组。。。

 

 

小米11 Ultra的高光压制有点过头,整体的观感,机哥还是更喜欢小米12 Pro一点。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一台是打磨大半年的老大哥,一台是刚刚用上新CMOS的新旗舰。

 

 

说实话,机哥原本以为,小米12 Pro应该会被按在地上摩擦。

 

 

结果拍来拍去,发现整体居然不输。。

 

 

而且小米12 Pro拍照的速度更快,咔咔一顿出片,软件体验好太多了。

 

 

划重点:就算是触发夜景模式,12 Pro也不会转圈圈。

 

 

如果它有一颗顶级的潜望式长焦,那么可能将绝杀。

 

 

可惜不能。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5X随手拍,只能说没得比)

 

 

系统

 

 

除了硬件,MIUI 13的变化,也有一些值得聊的。

 

 

机哥这几天用下来,流畅确实挺流畅的,也没发现啥Bug。

 

 

但要说机哥最喜欢的一个新功能,还得是手机和平板,终于能协同了。

 

 

XDM,把「泪目」打在公屏上。

 

 

在手机和平板都升级到MIUI 13后,开启蓝牙,靠近就能无感自动连接。

 

 

呐,可以看到,连接后平板的Dock栏会自动出现手机App的图标。

 

 

点它,手机屏幕就投射过来了。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用爱优腾看视频的话,平板点击也能实现无缝接力。

 

 

平板大屏继续看,手机自动暂停。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有一说一,这个功能用起来真的蛮好用的。

 

 

希望MIUI加大力度,把小米妙享也快点搞出来。

 

 

最后

 

 

最后,受限于篇幅的关系,这里没办法把小米12 Pro的方方面面都拿出来聊。

 

 

比如快充,小米12 Pro也挺强的。

 

 

120W有线,不到20分钟就能充到100%.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至于续航。

 

 

机哥估计也是得益于LTPO2.0的作用。

 

 

4600mAh的电池,用起来还比小米11 Ultra的5000mAh更耐用一点。

 

 

小米这次终于要翻身了?-小米12 Pro上手体验

 

但要说遗憾,也不是没有。

 

 

像前面就提到的长焦,而且这一代也没有了IP68。

 

 

我猜这些,应该都会留给后面的小米12 Ultra补齐吧?

本文原作者为陈永钊,转载请注明:出处!如该文有不妥之处,请联系站长删除,谢谢合作~

原创文章,作者:陈永钊,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kaicen.cn/2022011516923.html